《鬼吹燈》裡觀山太保和摸金校尉有仇嗎?你怎麼看?

綏江趙子龍


《鬼吹燈》裡觀山太保和摸金校尉不僅有仇,而且還是不共戴天的大仇。

在《鬼吹燈》前期故事當中,只有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四大盜墓門派,後期又增加了第五大門派,即觀山太保。

《鬼吹燈》小說第一次出現觀山太保,是在《怒晴湘西》裡。

當時陳瞎子與鷓鴣哨,聯手盜掘瓶山古墓,不想竟在丹井裡發現殭屍,其衣服上還掛著腰牌,上寫“觀山太保”四個大字,確認其為明朝觀山太保,也是盜墓中的一支,並且先於陳瞎子和鷓鴣哨等人,來到瓶山大墓,而且他們沒有得手,死在了這裡。

《怒晴湘西》全篇僅僅點到為止,並沒有繼續深寫觀山太保一脈,因為觀山太保的重頭戲,在下一部書《巫峽棺山》中。

觀山太保,為封氏所創,幹得也是盜墓勾當,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峽,是當地有名的名門望族,極具權勢。而封家的發跡,也源於巫山棺材峽。那峽中地形險峻無比,懸崖上藏有無數“懸棺”,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封家先祖,就曾經在“棺材峽”中盜取過許多“天書異器”,藉此發跡,習得了許多失傳已久的巫術,進而痴迷“爐火之術”。

封家擅長使用攝魂一類的邪法,一直隱世於棺材峽!!

到了元末明初,封家傳到了封王禮這輩,自稱“棺山太保”,仗著精通“棺山指迷術”,在各地秘密發掘古冢山陵。後來封王禮因緣際會,結識劉伯溫,被其引薦給朱元璋,並且正式被國家招安,為朱元璋建造皇陵,並因此被封為觀山太保,賜予觀山太保腰牌,一時殊榮。

朱元璋在建造完皇陵之後,擔心後世皇陵被盜,就問觀山太保可有什麼辦法保得皇陵周全。

這時候觀山太保出了一個大餿主意,稱盜墓一派以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最盛,滅了這兩支,皇陵就不會被盜。

擒賊先擒王,滅賊先滅首,封王禮獻計策,毀了發丘摸金一脈的發丘印、摸金符,並且瘋狂鎮壓盜墓四派。

發丘、摸金傳於後漢,曹操曾鑄1枚發丘印,10枚摸金符,視為正統,不過可惜,發丘印和7枚摸金符全都被朱元璋毀了,最後只遺留下3枚摸金符,傳到了胡八一、王胖子和楊小姐的手裡。

可以說,觀山太保差點滅了摸金校尉一門,所以他們之間的仇當然大了。


金二叔plus


在天下霸唱的作品《鬼吹燈 怒睛湘西》中,搬山道門和卸嶺力士合夥,歇盡全力盜發湘西瓶山元墓時,在墓中發現了一具觀山太保的屍體。在明朝以後的倒鬥界就有觀山太保的傳說,觀山太保盜掘了無數皇陵古墓但他們的目的和手段卻是個迷。

與曹操設置的職業盜墓部門發丘郎中將、摸金校尉,尋不死仙藥(找雮塵珠)的搬山道士和農民起義軍遺脈的卸嶺力士不同。觀山太保是大明洪武天子朱元璋封的大內御職,專司大明皇陵的建造。洪武天子出身淮左布衣,成年又遊走江湖,對民間事物多有了解。為了以後陵墓不會被胡虜盜掘,同時也不被漢人盜墓發,而問計於劉伯溫。心生退意的劉伯溫就畫“棺山盜骨圖”給洪武,並向洪武引薦了隱居巫峽的封氏一族。

封氏一族世代居住在巫峽棺材山一帶,在峽谷中的懸棺裡盜出的龜甲竹簡上參悟出上古異術,以此四處盜墓,尋求古墓中的丹書古籍。在首領封王禮被召到南京聽了要他主持建造皇陵的聖旨後,推脫自己不懂尋龍葬制,想推掉皇差,看了觀山盜骨圖後以為自家行藏敗露,驚動了皇帝,於是在設計了南京明孝陵後向洪武獻出毀掉髮丘印和摸金符,並剿滅長勝山卸嶺的計策(對搬山道士的辦法是在皇陵中不放置金丹珠鼎,搬山道士就不會起心)而獲得了“觀山太保”的封號和御賜金牌。在靖難後觀山太保跟著永樂來到北京,主持建造了十三陵,並在永樂年間抓住機會把發丘印和七枚摸金符毀了。

由於觀山太保從事的工作為皇家特級機密,自己又儘量低調隱蔽,故而不被世人所知。無論是滿清咸豐年間戴了三枚摸金符的張三鏈子張小辮還是民國年間盜瓶山元墓的卸嶺盜魁陳玉樓都不知道觀山太保給洪武出主意禍害他們前輩的陳年老事,要不是現代摸金校尉胡八一被觀山封氏後裔“孫教授”封學武誑進地仙墳,這段陳年的似海深仇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凍僵的海岸


沒看過此書,別入戲太深。


我與孩子共成長


看沒看過小說?原著裡說了,觀山太保設計,預滅了發丘和摸金兩派。九位摸金校尉就傳下來了三枚摸金符,發丘中郎將就此滅絕了


張堃21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鬼吹燈只看了一小部分。也早忘了個八九。連人名都不曾記起。只是知道個摸金校尉這四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