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生涯 軍裝情

閒暇,翻出家裡的相冊,獨自欣賞珍藏多年的老照片。

細細端詳著大學時代的我,雖非天生麗質,卻也穩重端莊。默默打量著風華正茂時的丈夫,英姿勃發,一身戎裝。

微微發黃了的結婚照,滿臉分明還掛著甜蜜的微笑。張張溫馨的全家福,更是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

女兒稚嫩的笑臉漸漸成熟了,皺紋卻又慢慢地爬上了我和丈夫的眼角。

一幅幅畫面記錄了一個個歷史瞬間,一本本相冊留住了一段段流金歲月,好像在時光的隧道里又重新穿梭。

我禁不住的感嘆,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陰都值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段故事都值得回味和懷念。

軍旅生涯  軍裝情

  

沉思片刻,我把目光鎖定在女兒身穿的毛衣上。

那豔麗的顏色,時尚的款式,新穎的圖案,仍然能夠喚起我心中那份暖暖的柔情,深深的愛戀。毛衣和女兒都是我的母愛藝術品。

一邊翻動相冊,一邊慢慢地把目光又移向了丈夫身上的綠軍裝。

有草綠色的,深綠色的,黃褐色的;有中山領的,西服領的,打領帶的;有軍常服,軍禮服和迷彩服;還有八角帽,大簷帽和貝雷帽。

肩牌從一條槓到了兩條槓,星星從一顆到了四顆。左胸前增加了胸牌,右胸前又掛上了姓名章。設計越來越合理,做工越來越精細,材料越來越講究,配飾越來越豔麗。

丈夫這麼多的軍裝照,我還是最喜歡穿"零七"式軍裝的模樣,顯得有內涵,有積澱。

正在陶醉時,我驀然發現,那一套套的橄欖綠,簡直就像是軍服展覽,恰巧代表了新中國成立後的代代服裝更換,儼然是國家軍裝發展史的真實展現。

眼前的情景又一次把我記憶的閘門打開,往事像放電影,一幕一幕在腦海中重新閃現。

那是軍裝和我們家的故事。

軍旅生涯  軍裝情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和丈夫出生在膠東半島。

記憶中的童年時代,文化生活相當貧乏,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露天電影。戰爭題材的影片,像《南征北戰》、《閃閃的紅星》、《英雄兒女》,是那個年代少年兒童的最愛,記不清看過多少遍。影片中解放軍叔叔英勇作戰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腦海裡,自然當作自己心中最崇拜的偶像。男孩子最羨慕的是,能夠像潘冬子那樣,頭戴一顆閃閃的五角星,領子掛上兩枚鮮豔的紅領章。那個年代,那是奢望,他們只能常常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理想:"長大當解放軍,穿上綠軍裝。"

軍旅生涯  軍裝情

  

丈夫幸運,一次偶然的機會,當上瞭解放軍,穿上了綠軍裝。

丈夫很幸運,只有十四歲,入伍離開了村莊。

丈夫太幸運了,參軍來到了祖國的心臟,看到了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

丈夫更幸運的是,學習軍樂演奏,未來從事國家司禮工作,執行任務時,代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形象。

丈夫圓了童年時的軍人夢。那是一九七七年,當時轟動了十里八鄉。

軍旅生涯  軍裝情

我和丈夫青梅竹馬,緣分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沾了丈夫的幸運光。

我幸運,是軍人的戀人。

一九八五年五一節的前一天,那是我和丈夫分別八年後的第一次相見。當我站在青島火車站出站口,正心神不定,忐忑不安,翹首期盼的時候,一個黑瘦的年輕軍官,向我走來。紅帽徽,紅領章,四個兜兒的綠軍裝,和電影中穿著樸素布軍衣的解放軍一模一樣。那次丈夫穿的是"六五"式軍裝。不知是人太瘦了,還是衣服過於寬大,丈夫給我的軍人形象,遠遠沒有心目中想象的那麼威武高大。然而,令我驚喜的是,第二天丈夫煥然一新,換上了筆挺合體的新軍裝。頭上戴著大簷帽,肩上掛著新肩章,八一軍徽取代了五角星,領子換上了新領章。

我與丈夫的重逢,同時也見證了"八五"式軍裝的誕生。

軍旅生涯  軍裝情


我幸運,是軍人的妻子。

丈夫唯一的願望是拍結婚照時穿著軍裝。他告訴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不想讓自己遺憾終生。"我理解他,欣然同意了。白色婚紗搭配綠色軍禮服,一張獨特的婚紗照片,讓我們開始了兩地分居,飽含苦辣酸甜的婚姻生活。

一九八八年,女兒的出生讓家庭完整了。同年,軍隊實行新軍銜制,軍裝的變化更大了,可以說是軍服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那一年丈夫三喜臨門,做了父親,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被授予上尉軍銜。

丈夫在扛起一條槓三顆星肩章的同時,也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我更幸運的是,隨軍來到了北京,結束了六年的兩地分居,一家人過上了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

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回老家過春節的情景。丈夫告訴我,要帶著軍裝回家過年。我有點不理解,非公務時間,穿著軍裝多麼不方便,況且旅行箱已經塞得滿滿。我倆意見沒有達成一致,電話鈴聲卻突然響起。婆婆在電話裡提醒兒子:"回家時別忘了穿著軍裝。"關鍵時候婆婆當了裁判長。丈夫與婆婆的不約而同,在我心裡留下了一個很大的問號。

大年初一的早晨,婆婆滿臉洋溢著幸福的喜悅,目送戎裝的兒子,如同執行任務似的跨出家門,去給全村的父老鄉親拜年。此時,我忍不住提出了那個問題。婆婆說:"別看這身軍裝,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穿的。有多少人想穿還穿不上啊!"接著,婆婆就告訴了我,她對軍裝的那份情感。

軍旅生涯  軍裝情


婆婆出生於一九三零年,小時候的家境還算殷實,上過兩年學。在她七歲的時候,抗日戰爭爆發了,婆婆的父親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父親走後,家裡缺少勞動力,家境也一年不如一年,慢慢地婆婆就輟學了。父親離家後一直沒有音訊,婆婆只知道,父親當兵打日本鬼子去了。白天干農活太累,常常晚上夢見父親穿著軍裝回來了。而父親真的回家,是在離家十五年後,回來時卻沒有穿著軍裝。父親已經轉業到工廠,成了新中國的一名廠長。婆婆始終沒有見過父親穿軍裝的模樣。

十八歲那年,婆婆嫁人了,新郎當年就參軍上了戰場。在一次戰役中,婆婆的丈夫光榮負傷。回到家裡,婆婆雖然精心照料,可丈夫再也不能重新返回戰場。婆婆也沒有親眼看見丈夫穿軍裝的模樣。

軍旅生涯  軍裝情

解放後,婆婆的父親享受國家幹部待遇,國家也給婆婆的丈夫發放了殘廢軍人撫卹金,全家人過上了吃飽穿暖的生活。婆婆常常唸叨,這是父親和丈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生活。應該感謝共產黨,感謝新中國。

婆婆的樸實話語,久久縈繞在我的耳畔,讓我慢慢增加了對軍裝的那份情感。那個春節之後,只要丈夫回老家過年,大年初一的早晨,村裡人都會看見,穿著整潔筆挺軍裝的丈夫,挨家挨戶在拜年。年輕人投去羨慕的目光,長輩們發出由衷的稱讚,婆婆樂得合不攏嘴。丈夫的那一身綠軍裝,就象一道綠色的風景線,每年初一的早晨,都會在村子裡畫上一個幸福的圓圈。

軍旅生涯  軍裝情


如今,丈夫已經年過半百,軍旅生涯整整三十六載。軍裝換了一代又一代,每一代都見證了國家的發展,軍隊的強大和民族的興旺。

丈夫穿著軍裝,見證了三次國慶大典的壯觀,見證了二十九屆奧運會的開幕,見證了香港迴歸,見證了上海世博會的隆重召開。

丈夫穿著軍裝,在天安門廣場,在人民大會堂,在澳門,在香港,一次又一次的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國歌聲中,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的高高飄揚。

這是祖國的驕傲,軍人的驕傲。這是丈夫的驕傲,也是婆婆和我的驕傲。

一人當兵,全家榮光。

軍旅生涯  軍裝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