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在西安选址定都?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历史上的汉唐盛世都是建都于长安(西安)的。那么,为什么在唐朝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不选择西安作为都城了呢?

为何唐朝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在西安选址定都?

这是由诸多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经济因素。在唐以前的关中地区,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甚至在秦朝时候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农业经济的发达吸引着历代封建王朝在此建都。但是,随着历史上的几次战乱,关中地区遭受到惨重破坏。特别是经过了东晋十六国和隋末战乱的破坏后,关中平原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农作物灌溉水源日益不足。再加上从各地迁来的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的密集使得有限的耕地超出它原本的承受范围,从而导致了粮食补给日益困难。再加上,唐中叶以后北方由于政治动乱,经济日益萧条。出现了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为何唐朝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在西安选址定都?

第二点,政治因素。都城的选择不仅要求其位于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还要结合自身势力与地方势力强弱的社会因素而定。早期的周、秦其发源地均在西安附近,他们选择西安定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从西魏开始,能够在长安起决定作用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关陇集团。隋炀帝三次南巡,最后甚至死于江都,这其中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隋炀帝希望借此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独立的行驶自己的政治权利。因为隋炀帝曾经平定江南,他的政治势力遍布江南,江南是隋炀帝的根基。但是很遗憾,隋被关陇集团扶持的李唐王朝灭掉了。唐代建立以后,曾大力打击关陇集团。特别是依靠庶族官僚的力量登上帝位的武则天因为害怕关陇集团会影响到她的统治,对关陇集团极力打压。从这以后,关陇集团渐渐衰落。而另外一股政治势力——关东势力却在不断壮大。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唐代宗“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其成为了中央政府任命的节度使,关东势力掌握军队和土地,权力越来越大,而且造成了割据的局面。这一时期政治中心随着东部地区军事力量的崛起而东移。随着唐朝灭亡,长安建都的历史也就随着关陇集团的衰落而结束了。

为何唐朝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在西安选址定都?

最后,在唐朝中后期,西安作为都城曾被安禄山叛军、吐蕃军队黄巢领导的农民军还有那些心怀不轨的节度使军队所占领,他们纵兵在长安城内烧杀抢掠,长安城曾两度被大火焚烧,成为一片残垣断壁,失去了往日的帝都气象。

为何唐朝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在西安选址定都?

虽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西安的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过改善,但是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却是不可阻挡。此后的西安城,只是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失去了往日大长安的辉煌。

为何唐朝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在西安选址定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