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行是怎么评价郭德纲唱戏的?

青春与我无关3


郭德纲自出道前期所面临的窘境,再到大红大紫多年,似乎从来都不乏他人的评论。批评的、表扬的、间接的、直接的,似乎都不再少数。往年里,大家对郭德纲的评价更多的还是源于他的相声。



除了说相声,郭德纲对唱戏也是情有独钟,经常在相声表演中,附带一些京剧的唱戏。不说,唱的还是挺好的。而且近来,他也时常率领麒麟剧社大唱一场。

对于唱戏呢,很多人都普遍的认为它更多的源于京剧,而非相声的本职。纵观大多数的相声演员中,能唱的似乎也不多,所唱之戏也不是特别的专业。



难么郭德纲作为现今最为红火的相声演员之一,他所唱之戏,梨园行又是怎么个评价呢?

首先,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梨园行》,其实它就是京剧界的从业人员,在古代,戏曲人员也被称为梨园弟子。

也就是说梨园行是京剧的专职人员,对唱戏自然是比较专业的。就如相声演员对说相声、歌手对唱歌、演员对演戏一样,自然是比较内行的。

梨园行对郭德纲的态度更多的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虽然说,梨园行的京剧从业人员没有正儿八经的对郭德纲的唱戏进行直面评价,但对于郭德纲这位相声演员的唱戏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郭德纲从小除了学习相声外,他还专心学习京剧和评书,小时候他还经常辗转于梨园,兼职做一些文丑、铜锤的行当。所以说,对唱戏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也正因为从小对戏曲的酷爱,在后来的相声演艺中,他所说相声也时常会增加一些唱戏的段子,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其实,相声本来就是民间的一种说唱曲艺,与戏曲京剧也有很大的联系。而且,相声的特点就是说、学、逗、唱,其中也就包括了唱这一学门功夫。像《太平歌词》、《莲花落》等可都是非常的经典。



所以,郭德纲的唱戏也是相声的一部分,他对艺术的弘扬,对本职工作的热情,想必梨园行也没必要去批评吧。

再说,郭德纲作为一名相声演员,虽然相声也包含唱这一门功夫,但他完全可以不用去唱,每次演出之际,他都经常会唱一两首,他并不是为了展现他的唱功,更多还是对唱戏的热衷,以及对戏曲文化的弘扬。



像小陶阳,他原本是京剧演员,郭德纲当年对他的唱戏可是非常的欣赏,以致后来收纳他成为德云社的相声演员,这或许就是对戏曲的热衷吧。

论郭德纲的徒弟中,唱戏的也不少啊,就张云雷来说,唱红酒非常了得,这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异禀外,还离不开郭德纲的栽培。



所以,作为一名非专职出身的唱戏人郭德纲,在唱戏上能有如此作为,而且唱的也不俗,重要的是观众喜欢,还对戏曲进行弘扬,就凭郭德纲的这份心,梨园行对他应该也是比较肯定的。

不知大家对前两年,在北京北展剧场举办的《龙凤吉祥》有没印象,其中郭德纲就被受邀与八大京剧名家一起为“国粹”发声,可见,郭德纲在京剧中,还是备受肯定的。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梨园行人对郭德纲唱戏的“轻蔑”

郭德纲在相声界如今如此的红火,可想当年也是备受同行的排挤。而本非京剧出身的他,时常在舞台上一身京剧服装的打扮,唱起了各京剧小曲,还有那么多观众的亲昵。



多少人对他在舞台上的风光无限而眼红,我们不得而知,但应该是不少。或许,很多京剧名家,唱了一辈子的京剧,都没有郭德纲一个非专业出身唱的那么受欢迎。

而且,郭德纲的唱戏,在普通观众眼里还行,但在梨园行里,顶多也就个“票友”的实力。没有具备高深的实力,又怎能服众于他人呢,被“轻蔑”,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啊。



总体来说,郭德纲对戏曲的热爱,以及不断弘扬戏曲的精神,还是备受梨园行专职京剧的名家们所认可的,毕竟他们都在为戏曲而努力。

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更多精彩娱乐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之前从来没有发文的经历,今天按捺不住,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郭德纲近几年来很热衷于唱戏,尤其是近几个月,基本上每月一场大戏。每件事物都有他本身的优缺点,下面我就来说说我自身认为郭德纲唱戏的优缺点。

首先说优点,郭德纲唱戏,无疑会带动郭德纲的粉丝进入剧场看戏,这点来讲带动了京剧的发展传播,自然会有不少观众在听过郭德纲唱戏后深入欣赏从此迷上京剧,这样的例子不仅有,而且不在少数。对于长期听戏的戏迷来说,郭德纲演出了许多南派京剧,使得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刘公案这一系列的连台本戏,发扬了南派,避免了京剧界北派一花独放的局面,从这两点来说郭德纲唱戏是件好事,是值得支持的。

我再来写一下我认为的不足,前些年有很多人说郭德纲唱戏有股评剧梆子味,我要说一下,有没有评剧梆子味,我不知道,因为我不常听评剧梆子,所以没法点评,但是郭德纲的京剧不论是行腔吐字都有些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我是这样认为的:郭德纲很是喜欢麒派艺术,崇拜周信芳和私塾麒派的赵麟童,这两位的吐字发音,说实话,有很多南方江浙地带的口音,这也成为了他们二位的一些特点,而郭德纲很喜欢麒派,自然要往他们二位的吐字发音上去模仿,然而郭德纲是北方人,这样首先就具有了一定的难度,而且郭德纲又有评剧梆子的功底,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之中造成了现在的演唱风格(以上仅仅代表个人猜想,绝无贬低讽刺之意)。然后在说一下郭德纲的演唱念白的技巧方面,怎么说呢,我看过郭德纲前几天演出的秦香莲中王延龄骂陈世美一段,听完以后,只有一个观点,就是吼,全段全是通过好嗓子在吼,而没有韵味,我知道这样会找骂,但是不得不表达出我心中的观点。还有就是做派不行。这就是我认为郭德纲唱戏的缺点。这里要补充一下,郭德纲毕竟没经过学习,没有坐过科班,所以以上缺点我认为情有可原。

而京剧圈的一些名家,都和郭德纲关系很好,像群借华的时候杨赤邀请郭德纲演曹操,以后还合作过铡美案,还有纪念李和曾的时候辛宝达,十年之约里的各位名家,同时还有刘桂娟等,这里不得不说说陈少云老师和郭德纲的关系,据说每次郭德纲去上海演出都要邀请陈少云。另外还有年轻的王梦婷鲁肃等等,可见郭德纲唱戏在圈内是获得认可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对待郭德纲唱戏,应该鼓励,至于真正想深入欣赏京剧还是建议观看一些艺术家的表演。同时我本人也是十分喜欢郭德纲先生的,希望郭德纲先生再接再励,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相声,带来更热闹的南派京剧。



无意蝉鸣


曲艺界历来就喜欢厚古薄今,这个早就司空见惯了,不足为奇。郭德纲早年间开始拉起小剧场相声时,也是被某些同行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如今那些指指点点的都没什么成就,反而德云社独霸相声江湖。


没听过梨园行(戏曲从业人员)站出来评价郭德纲京剧水平,帮衬、指点并和郭德纲同台演出的京剧名家倒是有不少,真正会指手画脚的都是京剧票友——而票友指责比自己还专业的票友,就多少有点天理难容了吧。

2017年1月,八位京剧名角和郭德纲一起,在北展剧场上演了一场“十年之约京剧全明星《龙凤呈祥》”,共同为“国粹”发声,而且卖票方式还采用了最新方式——众筹。八位名角分别是:王平、谭孝曾、朱强、赵葆秀、孟广禄、迟小秋、李宏图、杨赤等。

几天前的2018年12月30日,郭德纲受邀参加了“京剧名家名段北京新年演唱会”,与名家名角一起齐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还表演了南派名段《刘墉下山东》。

这两个事件足以说明,郭德纲并非不受梨园行待见,而是很受喜欢和青睐。只有外行才会动辄自以为是地挑三拣四,名家只会谦虚谨慎

郭德纲对戏曲的痴迷和热爱,观众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唱了几年的戏,包括京剧、评戏、河北梆子,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和京剧神童陶阳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为什么会创办麒麟剧社、为什么教出张云雷等对传统戏曲曲艺那样精通的徒弟,为什么会拜赵麟童为师。

有人说郭德纲唱腔不正宗,这不奇怪,毕竟他并非从小坐班出身,又带有评戏韵味,和梨园行比起来,肯定属于“高级票友”水平。而且,郭德纲从来也没说自己是专业京剧演员。

京剧,往大了说是艺术,往小了说,是个人的买卖,要对得起花钱买票的观众。”郭德纲如是说。


岑詮


过去认为梨园行深不可测,自从出了个郭德纲,郭大神真是对犁园行明白了一点,千万不要听本行人吹本行如合如合的大吹大擂。什么从小学艺,找名派认名师,还京剧研穷生班,纯扯蛋,郭德讽没有系统的学过京剧,以前也没拜过什么名师,可以说是天生就会,从娘肚子里就有基础,京剧,评剧,梆子小曲那样不是第一,犁园行名角名家名人都不服气,可是嘴不服心服,就是个嘴硬,但近期京剧名角名家投降郭德纲的人可真不少了,也认头陪郭唱戏了,打旗跑龙套都行,只要能跟郭同台赚了钱就行,架子也没了,什么这个派,那个派,名人名角,研穷生一律投降了,让郭德纲打的梨园行的脸都变屁股了。郭德纲不是人,是神,是大神,不服气吧?不服接着说:一段老掉牙的小曲淫调,词不雅,曲不美,郭搬出来就红半个天,给了徒弟红了整个天,万人场馆说相声有谁能行,演京剧目前就郭一人演有人花钱看,谁人能比,只有神才行,大神才行。说郭德纲是相声大师,戏剧泰祖,艺术家,骂亍人祖宗,还有不服的,这些郭德纲都没放在眼里,要做就做娱乐界的大神,各位拿好钱准备给他修庙吧?娱乐神。


三门俠


没人回答?怕挨骂?我不怕,我来说!

首先我是个钢丝,郭德纲老师拯救了相声,同时也拯救了戏曲,也就是梨园行。没有郭德纲之前,谁去花钱听相声?谁去买票听京剧?增票我还没时间呢!可以说,现在很多买票去听郭德纲唱戏的人,听的不是郭德纲的唱功有多么的精细,有多么的纯正,而是奔着郭德纲本人去的!

那么细分析一下郭德纲老师的唱功,对于评剧,和河北梆子,老郭应该说没问题,尤其是highC的嗓门,不唱梆子白瞎这嗓子了!但是京剧的发音位置跟梆子评剧不同,老郭本人也常说,难学专业人士的三分之一!所以唱功上来说老郭欠缺火候,稍显业余。

再说说郭德纲在京剧舞台上的节奏与调度,相比专业的京剧人一般无二,完全够的上一线水平,这也得益于他早年的戏曲舞台经历,再加上有京剧老艺人们的指导,又有频繁的京剧演出经验,保障了他在京剧舞台的排演水平非常专业了!



郭德纲的麒麟剧社,主要是排演一些新版的海派京剧,因为麒麟剧社是以京剧神童陶阳为主,现在叫陶云圣。陶阳擅长的就是“麒麟童——周信芳”的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无论从故事剧本到舞台道具,都要比京派更紧跟潮流,所以郭德纲的京剧更有看点!


现在郭德纲已经把相声带的火了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梨园行在郭德纲的带领下也会迎来第二春。现在很多人喷郭德纲,说他不配唱戏曲,糟蹋艺术。其实他只是把以前人们不敢做的做了,而且还做好了!让我们的国粹放射了更璀璨夺目光彩!这里祝福老郭飞黄腾达!艺进更深!


周巠力木公


现在的梨园行如何评价郭德纲唱戏?参考前些年相声界如何评价郭德纲说相声就明白了,尤其是在郭德纲拜师侯耀文之前。甚至直到现在相声界还有不少人不愿意接纳和承认郭德纲。

曲艺界讲究门派,码头,师承关系,只要你没有师父,个人能力再强也没用。杨少华杨仪父子就一直被认为是海清,也就是野路子出身,尽管他俩的业务水平比很多所谓的相声大师都要高的多。没能上春晚是老杨先生一生的遗憾。

现在郭德纲带火了相声,让观众重新走进剧场,让买票听相声成为习惯,让全国的相声同行看到了希望和继续说相声的勇气。假设郭德纲于谦的相声商演200块钱一张票,那你让其他人怎么活?他们票价越高,其他人就越有机会。不仅如此,他更是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个人爱好,正在振兴传统曲艺的演出市场。

为什么很多人质疑郭先生的唱戏水平?其实质疑的人大多数是外行,或者是入门级的票友,专业的戏曲演员和剧团对郭先生都是正面评价,因为一是郭先生真有能耐,二是他们跟郭先生一起唱出戏,不仅能迅速打开知名度,而且挣得也多。前几天质疑孟鹤堂和谢金的人,其实大多也是外行。至于“公式相声”之流,顶多就是郭先生说的“观众起义”这个类型的,这么多年来他遇到的“起义型”观众多了去了,早就见怪不怪了。

不仅是曲艺界,其实体育界也是如此,厚古薄今是个常态,大家都觉得少的不如老的,活的不如死的,所以郭先生才说谁活的长谁就是艺术家。质疑郭德纲的唱戏水平,主要是因为他相声说的太成功,个人标签太耀眼,不管他说什么,一开口大家都觉得是在说相声,甚至唱戏也觉得满嘴的梆子腔和评戏味儿。更重要的是郭德纲在京剧界没有正式拜师,没有门户,地道的野路子出身,如果郭德纲在京剧界有个威望极高的师父,那么大家瞬间就认为他是京剧大师了。这跟郭德纲之前在相声界的遭遇一样,其实他在拜师侯耀文之前的业务能力和个人风格就已经相当成熟了,侯先生最大的贡献是领郭德纲正式进了门,入了行,在专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真心没多少。

说到专业不专业,正统不正统,不管是相声还是戏剧,其实这都不重要。真正的大师表演同一段作品,不会每次都一模一样的,同一段相声,郭德纲能连续一个月不重样,同一段京剧,梅兰芳也能有很多版本。艺术是活的,演员是活的,观众也是活的。相声和京剧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有观众喜欢,都快进博物馆了,还有人在争论正统不正统,真是脑子有问题了。再说了,能有新的表演技巧和风格,新的作品涌现,不正是艺术进步的表现吗?难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墨守陈规就是对的?


荆棘鸟Home


看了好多篇问答,感觉文不对题!人家问的是梨园行的看法,好多都写成了自己的看法,显得自己对京剧多么的专业多么的懂行!其实要是这么多行家这么多的爱好者京剧也不会沦落成小众艺术了!只是梨园行怎么看待郭德纲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1、郭德纲在京剧界是有师承的,虽然赵老先生突然故去没能亲自收徒,但师娘同门师兄弟都承认,也举行了收徒仪式!2、梨园行的名角儿用实际行动回答了看法,和郭德纲合作的名角很多邓沐玮刘桂娟于魁智赵秀君杨赤鲁肃等等。3、京剧观众!再高的艺术功底卖不出票也是白搭,老郭每年有将近20场的京剧商演,场地够大票价够高而且满坑满谷,但观众有相当大的部分根本不喜欢京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4、对京剧的扶持,麒麟社在德云社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一个专业的京剧团体,刚开办的时候老郭每个月要赔几十万的!但老郭依然支持,现在麒麟社终于有起色了,不用赔那么多钱了!


手机用户80393579864


我不懂戏,无法评论郭的水平,我以为,他当然比不上自小坐科学艺的专业人士。但必须要肯定郭的作为,因为郭带动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戏剧,曲艺的爱好,这是基本面。如今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爱看戏,不是演员唱或演得不好,而是大众压根就没有兴趣,假如中国京剧院上一部全本红楼梦,你去调查一下,有几个小年轻会去买票看。唱念做打,你一身本事,可你问问大众,有多少人懂的。你见过零零后追戏剧名家的吗??那是不是我们的国粹过时了,该舍弃了??这不行,对传统文化,我们要传承,要发展。但真要干,你乍么做呢??你只能带着观众来,培养市场来。郭今天红了,他有对戏曲的热爱,愿意去演,他的粉丝也乐意去捧,眼红的人都说郭是假把式,可他们没看到,那起子年轻人固然是捧郭,可他们捧的也是戏曲呀!这年月,能有个热点人物,愿意拢着一堆年轻人去看戏去听曲,不好吗??


林林老板


郭德纲的京剧水平仅仅是相声四门功课中的学。所谓学就是非专业的,因为他自己也说过,梨园行是要从小坐科的,他如今快五十了已经来不及了。唱念坐打都是不能简单糊弄过去的,半路出家也就算个票友吧。有人说,拜师了呀,有师承,可您别忘了梨园行有带拉师弟这个规矩吗?请不要跟相声混肴了。郭德纲京剧这个辈分很像当初黄金荣的“天字辈”。郭德纲唱评戏还是有点功底的,毕竟正经学过,当初在戏班时还没出名,老师也敢教,他为了生存也能踏下心来学。京剧真的算了吧,岁数过了,也没人敢教了,他自己更没那个心态去学了。别说什么自成一派,那是胡扯。


卢奕天


现在很多传统艺术的失传,其原因就是放不下身段。总觉得自己艺术家了,不能再干那种跌份的事了!什么叫跌份?街头演出、小茶馆演出!都艺术家了,演出最起码也是正规的大场子,唱的得是全本戏,听众必须有多年的审美沉淀,否则都听不懂!这种自抬身价的心理,很多传统曲艺的门槛变高了!

当下社会娱乐多元,曲艺还要端着架子等年轻观众顶礼膜拜,这是手机不好玩了还是电脑坏了?你不亲民,民怎么亲你?没有观众,演员的收入就跟不上,没有收入就不可能吸引更多人入行,那不死才怪了!

老郭和德云社就是一个大流量平台,在这上面,就是只会翻跟头都有人看!所以他唱的好不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知道京剧评剧的艺术魅力,慢慢的熏陶,总能熏出来一起喜欢的观众,有了观众基础,后面才能谈传统曲艺的继承和发展!

老郭能锲而不舍的去推动这个事,就已经功德无量了,如果他自己就把这事包圆了,那还要京剧院、评剧院这些专业院团干嘛?

专业院团也要积极动起来,别死守什么艺术清高,只要能让普罗大众喜欢,这就是价值!一个演员,死都应该死在舞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