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周末报兴趣班,占用他们自己玩的时间是对还是错呢?

柏聿之麓


给孩子周末报兴趣班,这个需要因人而异,客观而言,无关对错。


有的孩子确实无法通过学校的传统体制式教育学习到更多,反而通过课外的兴趣学习班,学习到了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或许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法,也或许是老师的形式差别,也或许是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方法。


兴趣班,其实除去大部分的商业化噱头以外,只会让孩子学习一些皮毛,以及对某件事物落下一点点童年的记忆,成年以后成为一种曾经的情怀,真正能让孩子们坚持到底学成正果的兴趣班,学习班少之又少。


其实,当下社会,孩子学习最最靠谱的老师,还当是父母。父母用心,处处都是学习的课堂和时机。吃饭聊天可以说说盘里的动物植物,也可以讲讲人体营养和消化结构,也可以聊点餐食以外的,有意思的学习点。户外行走,所至所见,都是教育孩子的课堂,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地理历史,身为父母一概无知,一心想着通过兴趣班让孩子成人成材,可行,但机率渺若沧海寻针。


如今的教育,难遇有德良师,别说大街上林立四起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级别的各种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学得皮毛,仅可遮父母耳目。


当然,也不排出其中真有德才兼备的好先生,在一把好价钱的基础上,真正用心的为懒人父母调教孩子学知习艺。


如果说课堂上的好老师,可以把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一片积极的气氛当中,让孩子们开心而好奇的学习课本知识,也或者说家长们可以把孩子们自由玩耍的时间,巧妙利用,也可以变成灵活的学习,那也是很好的,至少会深受孩子们喜欢。在这种时时学习的良好环境下,学习班倒是无足轻重。若是父母有心,把自己之所长可以系统的给孩子做好基础培养,要比学习班好得太多。


比如说有的父母会画画,会摄影,这样的兴趣和技能,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父母随行良师相伴,这样的学习,非兴趣班可比。


但如果放任孩子每个周末疯野,只是玩个痛快,却无半星所获,倒不及给他报一两个学习班,哪怕是二流的名堂三流的老师。。


哎呀和萝卜


给孩子周末报兴趣班,占用他们自己玩的时间是对还是错呢?

每位父母不一样,每个孩子也不一样,同样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的看法都不尽相同,这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理解的。下面聊一聊自己对兴趣班的理解。

给孩子报兴趣班,主要考虑孩子的兴趣。

我家姑娘今年上学前班。孩子挺喜欢画画,于是从去年刚过完年开始,就给孩子报了一个美术兴趣班,兴趣班每周一节课,寒暑假没有课。

一年下来孩子基本上没有缺过课,除了生病发高烧的时候没有去。

一年下来感觉孩子还是很有进步的。具体表现在,不管对于什么东西,孩子画画敢下笔,画的好不好另说?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去构思一幅完整画。

画画儿也间接培养了孩子的耐心,有时为了完成一幅画,孩子会在那儿画一个多小时,这对一个6、7岁的孩子来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这学期我给孩子又报了阳光体能课。希望通过体能课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我家孩子相对比较瘦,我希望她能够通过阳光体能课达到锻炼的目的。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少生病、不生病。

阳光体能课孩子很喜欢,因为老师上课的时候,通常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每次上完阳光体能课,虽然孩子有些累,但孩子总是乐呵呵的。

周末的时候我会陪孩子一起玩耍。

周末的时光应该是放松的,快乐的。每个周末我和妻子都会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玩。去图书馆,去科技馆,去游乐场,去公园或是到楼下放风筝。

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

现在让我们回忆快乐,多数都是童年的快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父母都会陪伴孩子,但陪伴和陪伴是有很大区别的。

通常我们的陪伴,其实是在做监督。监督孩子有没有写完作业,监督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监督孩子哪一项没做好?……

这种监督是的陪伴是低质量的陪伴。

我希望自己能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和孩子坐在一个平面上交谈、读书、嬉戏。放下手机,真诚的和孩子玩一局跳棋。一起玩跳格子,一起放风筝,一起玩溜溜球。

我希望孩子不会对我保留什么秘密,孩子会和我讨论学习的心得,孩子会告诉我学校当中的烦恼。我希望我们是朋友。

兴趣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不要把父母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学习是快乐的,也希望孩子快乐的学习。

做一个有能量的父母。


晓晓笔记


先说下玩吧,现在孩子兴趣广泛,越学习好的越爱学,一般家长都领孩子去学几样兴趣班,周末挺难找到小孩玩,有的家长顾不上的才在家,一般都是玩玩电子产品看看电视,不像我们小时候打沙包,跳皮筋啥的,一去找小朋友玩,对方很难放下手机,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玩了,还不如画个画运动运动。

说说我家孩子吧,因为大环境,孩子去哪我都得陪着,车太多了不放心,之前幼儿园有个玩伴,俩人经常在户外跑跑疯疯,当然我陪着。那个孩子的爸爸因为吊销驾照,就打点零工,妈妈经常工作到六七点,爸爸图省事就让孩子玩手机,我儿子找他玩,他经常放不下手机不出去,后来我就不怎么让我儿子去他家了。

现在一年级,平时写完作业我根据他哪方面感觉掌握的不好辅导辅导,并领着学学英语,保证周一到周四下楼下玩一个小时,遇到谁和谁玩,周五把作业都写完。

周末每天三节课,他自己要求学的画画、跆拳道,我让他必学的小主持人。等他再大些,寒暑假想让他学学吉他或架子鼓,没扎堆学,就是为了留点时间玩。周六一般上完课在淘气堡玩,每次都能和一群小孩玩,并有一两个玩的好的,约下周一起;周日上完三节课再去游泳,回家后也会找小区里小朋友玩会。寒暑假能玩的时间长些,基本每天半天可以玩,因为我家阁楼上玩具比较多,小朋友来总来我家玩,玩积木,过家家等等,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在外面疯疯跑跑。

幼儿园时,我经常领他上山,挖野菜,采摘,泡温泉,夏天去海边,现在上小学了就只能等放大假了,没办法。

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兴趣爱好好些,无论将来是否从事和这方面有关的工作,画个画,弹弹琴,跳跳舞,唱唱歌都能放松一下,无论什么活动也能参与参与,别只当观众。

当然选什么,家长领孩子去体验,让他自己选最好。比如跆拳道,我儿子要求了三次,我和他说,可以学,但要坚持下来,一节课下来一身汗,正好锻炼身体了。


轻舞飞扬VAE


这个没有什么对错,一般上兴趣班周末最多也就半天时间,不会占用很多时间。

还有我觉得也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论,首先报兴趣班你得看小孩子的兴趣,如果不是她感兴趣的,花了钱和时间可能学进去的很少,如果是感兴趣的他也是边玩边学,孩子太小的话也在那里面也就相当于玩一样,只是场所不一样。我建议报兴趣班不要太多,一个两个学精就好,如果你给她报很多,花精力和金钱不说,小孩也学得散而不精。

我一个同学上幼儿园中班就开始给她小孩报钢琴, 舞蹈,画画,到大班又加了个练字,小孩子很不愿意练钢琴和舞蹈,因为钢琴和舞蹈是需要平常在家也要常练习的,经常占用小朋友玩的时间,平常大人也要监督练习 特别累。她很喜欢画画,可能没有那么多拘束,后来上一年级作业多,只保留了舞蹈和画画。

还有我一个同事,她家男孩子,就只学了一门主持,每周末上课,是跟比较有名的主持老师学习,还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学,学了一年,上次看他小孩和几个高年级的小朋友一起主持了小学的开学典礼,声音洪亮,普通话很标准,气质也练出来不少,很多家长都很羡慕~

所以个人认为小孩有兴趣的 花点时间去学是值得的


超人妈妈婷婷


家长朋友给孩子报班一般分两种,一是纯粹为了升学考试的文化课班,现在在减负三十条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以及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举措下,或明或暗、改头换面地进行着;一是为了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而报的各种艺体类的兴趣班。

相比于前一种,家长朋友们从来不觉得兴趣班是给孩子增负,反倒认为这就是花钱让孩子们玩的活动,把自己感动得不行。你想啊,兴趣班的收费可不便宜,比文化课要高,而且相关的配套、周边产品哪样不是价格不菲?比如学音乐,哪种乐器能便宜啊?学美术,画笔、纸张、颜料,哪样不烧钱?就是学跆拳道,你也得置办几身行头、护具、防护垫啥的,此外,考级的费用,以及水涨船高的培训费,可真心负担不起啊!

而且,家长朋友还得风雨无阻地接送、全程陪同,甚至有的老师还要求家长同时报名,当孩子的陪练,你说辛苦不辛苦?

关键是,这样的兴趣班一般都不止报一个,家长朋友们都不能接受自家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人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武双全,口才出众,落落大方,咱家孩子也不能见人说不出话来,只会死读书,没一样拿得出手的才艺啊。于是乎,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但是,家长朋友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通病,他们培养的不是自己孩子的兴趣,而是别人家孩子的兴趣!他们往往开口闭口说的是某某孩子怎么怎么样,根本也没问过自己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照着别人的样子培养自己孩子,肯定是会水土不服的。

第二个通病是,他们培养的是自己觉得孩子应该掌握的兴趣爱好。说不好听的,那多数都是自己当年想学而没有学或学不会的,时过境迁,为了弥补遗憾,在孩子身上代偿罢了。

第三个通病是,家长朋友做着做着就把自己的初心给忘了。原先是打算培养孩子兴趣的,后来就变成了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学精,根本就是按领域精英标准来要求的了。弹钢琴的都照着郎朗的样子去学了,打乒乓球的都是按世界冠军的水平去定位了。于是乎,孩子再无半点自觉自愿的喜欢,几乎都成了家长“淫威”之下的应声虫、苦人儿。

兴趣爱好一定是跟能力紧密联系的,没有这种能力就根本培养不出真正的兴趣。这个道理,很多家长不懂。他们以为,兴趣就是一件事做得久了,刻苦练习了就能培养出来了,其实,那只是一种低级的入门级的技能,算不上兴趣。

孩子的兴趣爱好会发生转移,家长朋友就认为是孩子懒惰、没长性,有的就责骂、逼迫。其实,那是孩子在寻找真正兴趣的过程,容不下这一点,孩子们就连寻找兴趣的兴趣也没有了。当一个孩子对任何有益的活动都不感兴趣的时候,家长们的引导宣告彻底失败了。


剑客谈教育


既然是兴趣班,肯定是孩子需要感兴趣。在兴趣中学习和玩儿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现在很多孩子却没有在兴趣班上感受到乐趣,相反成了一种学习任务,时间长了,兴趣没有了,苦恼来了,最终会放弃兴趣学习。

题主问:给孩子周末报兴趣班,占用他们自己玩儿的时间是对还是错呢?

我的答案是:对于特别感兴趣的学习,能从中找到乐趣的,学就是玩儿;反之,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学,而是被家长强迫送去的,那就没有乐趣可言,那就是错。

在盲从中给孩子报了兴趣班,这样的家家彼彼皆是。

或许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并没有意识到给孩子报兴趣班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报兴趣班,自己也免不了俗,仅此而已。真正理性的家长,是根据孩子的某些方面的天赋,或者兴趣极浓的方向去帮孩子选择兴趣学习。

天赋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孩子会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行为表现,一学就会,并且兴趣在激发之下持续时间较长。当孩子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中坚持久了,会变为一种自我欣赏与乐趣陶醉。而绝大多数孩子是没有天赋的,更不可能陶醉在兴趣的学习过程中。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家长,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由于没有对孩子进行真兴趣与假兴趣的鉴别过程,更没有合理评估孩子是否具备学习某种兴趣的可能性,贸然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家长,只能在时间保障上做文章,如送去兴趣班和接回家,每周就在这接着的路上奔波,花去很多精力。

再说为孩子学习兴趣所投入的资金,有些兴趣学习费用高昂,家长从开始给孩子报班那天起,就已经走了一条不归路。即使孩子中途不想学了,家长心疼投入那么多钱,也不会同意孩子放弃。为了让孩子继续坚持他们不喜欢的兴趣,打和骂自然少不了。

素质教育并不是兴趣爱好学习越多越好,而是少而精,同时要注重孩子品质培养。

好多家长有一种误区,认为给孩子报的兴趣班越多,就越能让孩子的素质教育有根本性提高。这样想纯粹是胡闹,有一句话说的好:样样通,却样样稀松。与其什么都懂一点,倒不如精于一门技艺。且专一门技艺如果能坚持多年,那绝对专业就很棒了。

对于给孩子报周末兴趣班和玩儿两者的选择,我前面已经说很多了。最后要说的是,会玩儿和玩出花样来还不同呢。孩子在真正爱的兴趣中能玩出花样那叫创意,在生活中的玩耍却往往达不到玩出花样的境界,因为这种玩没有家长或专业老师的指导。

结束语:我曾经接触过很多不会和孩子玩游戏的家长,这些家长都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单调乏味,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童年没有疯狂玩儿的经历。因此才导致他们不会和孩子玩耍,对于连陪孩子玩儿都不会的家长,这倒是值得大家反思了,你是吗?


寒石冷月


给孩子周末报兴趣班,占用他们自己玩的时间是对还是错呢?

“现在我特别后悔小时候没学点乐器。一个人坐在海边,如果你会弹吉他,或者吹口风琴,那就能独自坐一天。因为可以在最美的地方,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张嘉佳《摆渡人》之小玉。



或许大部分人,成年之后,或多或少的都会感叹小时候为什么不学点特长、培养点兴趣,以备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自己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不孤单、不灰暗。

所以,我们用过来人的经验,给孩子入驻一个环境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技能,变成一项或几项的爱好。这个环境就是兴趣班。

当然,除了对某一种事物天赋异禀的孩子之外,普通孩子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因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只是兴趣培养是需要过程的。

过程是什么呢?过程就是占用孩子周末的休息和玩耍时间。



那到底要不要周末报兴趣班呢?我们接着分析一下利弊。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兴趣,所谓兴趣就是爱好,如果孩子真的对某一课程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就是乐趣,也是另一种玩耍的方式,又何谈占用玩耍时间?

只是一开始,家长不知道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只要有利于学习的,多多益善,显然持有这样态度的家长大部分是物资基础比较丰厚的,财大气粗的把周末两天安排的满满,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爱好和想法。

如果违背孩子意愿报兴趣班,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浪费时间和钱财不说,久而久之,不积极的去学习一门家长安排的兴趣班,孩子的抵触会变成过早的叛逆和拖拉。这种情绪一旦渲染到学校的文化课上,就叫厌学。这种占用周末时间学习的兴趣班,显然是错误的。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兴趣班到底对于孩子现实当中有哪些好处。

棋艺、书法、乐器类等一些静态的兴趣班,可以帮助活泼好动的孩子多一些稳重,提高专注力;口才、唱歌、体育类等一些动态的兴趣班,可以帮助内向自卑的孩子多一些自信大方,越来越开朗。

以兴趣切磋结交小伙伴,孩子可以知道什么叫志同道合;

以兴趣技能表达自己,孩子可以轻松驾驭一个舞台;

以兴趣发展专业课,孩子可以在应试教育这条路上又多一个选择。

对于孩子而言,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万事万物都感兴趣,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为孩子选择一到几个兴趣班,做为培养的对象。后期随着功课的繁重和对兴趣的认知,逐渐淘汰掉不再感兴趣的课程。



最后,我们还要牢记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不能因为周末的兴趣培养而过多的压制了他们的天性,犹如鸟儿被束缚了翅膀,鱼儿剪掉了双鳍。

周末本身就意味着是休息、是解放,如何平衡兴趣班和解放天性两者之间的时间,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我们家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从上大班到现在已经报了五个兴趣班(口才、国际象棋、书法、篮球和声乐),除了书法不喜欢,其他课程都非感兴趣,并且也都表现不错。所以书法下年就不再继续学习,并把离学校最近的声乐课调出来,放在周三下午放学后学习,这样四个兴趣班全部安排在周天,周六解放出来,我们和孩子一起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这样的安排,孩子也乐意,兴趣班也没有耽误。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霸向父母们证明,优秀的孩子不仅学习好,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既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可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要说兴趣班会影响学习,也不要说周末就是纯玩,把兴趣练到一定级别,肯定是牺牲了不少周末的时间。

别人家的孩子固然好,自己家的孩子也不差,就看父母怎么规划和引导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时间能够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安排妥当,兴趣班和玩之间是不会有冲突的,更不用说对与错了。你说是不是?



文 / 刘春燕


对此问题你还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更多教育问题,请关注有书教育!


有书教育


1.自作主张。很多孩子报名兴趣班是跟随父母的意愿,缺乏兴趣的课程本身就让孩子排斥。

2.全面发展。很多上兴趣班的孩子都是身兼数技,为了提高孩子的智力艺术修养逻辑思维,父母总喜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多学。但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有限,往往这样的爱让孩子叫苦不迭。

3.精益求精。兴趣本身就是个人能力的延伸,成就有多大取决于孩子的天赋和付出。很多父母花了钱就要求孩子学到最好,学的不好就训斥甚至打骂,扼杀了孩子曾经的兴趣。

作为一种能力,兴趣没有好坏,但家长需要理性。





老孟的娃世界


最近有一个新闻很火,那就是华裔男孩陈巍获得了花滑世界冠军,而他还是耶鲁大学的学生。他平时功课繁重,但却也不放松练习,就因为他喜欢,所以不觉得辛苦。你的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觉得去兴趣班占用玩的时间,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说不定,她还非常期待每个周末的兴趣班时间呢!

首先,现在的兴趣班其实都特别会哄孩子,孩子一般都是在玩耍中学习的,他们可能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很累。

其次,如果这些都是孩子感兴趣的,那么孩子也不会觉得辛苦。其实,越是优秀的孩子,你会发现他喜欢的东西越多,越是什么都想试一试,因为他们好奇心重啊!这可是一个好现象哦!

第三,时间安排合理,孩子不会觉得辛苦。如果家长在安排孩子兴趣班的时候,有很好的计划和安排,比如劳逸结合,运动和安静结合等等,孩子只会感觉在一个一个不同游戏之间切换,不会觉得这是辛苦的事情。

最后,如果孩子真的觉得辛苦了(注意,是孩子认为辛苦,而不是家长觉得孩子辛苦),那就需要家长好好想一想了。强迫孩子做一些家长认为必不可少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对孩子好。

所以,在这件事上,家长首先要明确的是孩子的感受,然后再区分究竟什么对孩子有好处。一切站在家长自己角度思考的答案,都不一定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选择!





懒妈育儿路


家有俩男孩,经历过你所说的,线都是学霸又各有才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一下。

第一根据年龄身体状况来报才艺班,还要考虑离家远近,因为一旦决定,那是一个长期几年需要坚持下来的事,大人和孩子的毅力信念都要考虑进去。体音美舞蹈在不同年龄段各一个就行。

数学英语从小就要考虑的,是自学还是报班,在五六岁就要做好计划,长期坚持下去。

一定留给孩子与同伴玩耍的时间,塑造人际交往,不抑郁的好性格。做好每日每周计划,有序才不慌乱。

祝孩子开心快乐!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