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女方要彩禮男方覺得不合適,不要彩禮父母覺得心裡不舒服,彩禮大家都是怎麼解決的?

有些直男的Girl


我和我老公都是農村人,在畢業後兩家一起湊錢付了首付。老公家河南的,家庭條件一點兒也不好,當時,父母讓公公婆婆隨便意思一下,婚禮辦了再給我們。當時可能確實因為愛情昏了頭,我覺得喜歡一個人,有沒有彩禮又怎麼樣呢?說服父母,然後什麼都沒要,在農村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就結婚了。

父母一直說我傻,後來發現自己真的很傻。有一次說起彩禮這個事情,婆婆說,那他們那裡就是沒有彩禮的(河南的彩禮簡直不能太高了好嗎?)。公公說,因為我們家是農村的,又不是城市的。

公公婆婆覺得兒子太有本事了,一分錢沒花就討了個媳婦,開始各種輕賤。孩子生完後,也是我媽照顧的,公公婆婆孩子就拿了一千塊錢。

開始以為結婚就是兩個人的事,後來才發現嫁人一定要選個好婆家,起碼要尊重你,要真心待你好。彩禮,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可多可少,但隨心意一定要有。反正大多數女方父母,在收了彩禮後也會給小兩口,讓他們在剛結婚之初不會太辛苦。


木子絮兒


我家是河南農村的,家裡兩個女兒一個小兒子。我姐結婚的時候,姐夫家大哥也剛結婚,家裡沒什麼錢了,我爸媽也沒有糾結綵禮錢五金什麼的,一切都從簡。我姐夫好像一共拿了差不多3-4萬,比起村裡差不多都是6-10萬(2015年),已經相當少了。結婚的時候我媽把錢都給了我姐又填了3萬。

半年之後我結婚,我老公他們那邊說是彩禮比較少,給我說一共就1萬1,把我氣的,我也不是非要錢,就是不想我家裡人太難看,和我姐差不多就行,回頭我把錢給你都行。我給我爸媽說了,我爸媽說彩禮都無所謂,多要那點兒錢也沒啥意思,以後你們能過好就行,然後就結婚了。老公家一共給了1萬7,我媽都給我了,又給了1萬5。還給我說不要因為彩禮生氣,日子是過自己不是給別人看的。

因為我姐我倆結婚要的彩禮少,剛開始的時候,沒少被街上的大媽們埋汰。我爸媽都是無所謂,也沒說什麼。

現在結婚幾年了,我姐夫對我姐是越來越好,對兩個閨女也是寵的不行,因為離我家近,三天兩頭在我家,幫我爸媽幹活,我爸媽對他們也可好,給他們看兩個孩子,我姐把我爸媽照顧的也可好,吃的喝的差不多都是我姐夫他倆買的。

我離得稍微遠一點,每個月回去一次,老公是獨生子在家裡就是大爺,但是每次去我家也是可勤快,幫忙打掃衛生刷鍋刷碗的,每次逛街還都想著給我爸媽買衣服買東西,逢年過節的還給我爸媽紅包。一結婚就把工資卡給我了,讓我隨便花,還給我說咱倆好好工作,以後了給咱我爸媽養老(我老公爸媽都是退休工人養老沒啥問題),我聽了也很感動,作為女婿有這樣的覺悟跟不錯。

還是說我爸媽眼光不錯,挺會挑女婿,現在街坊鄰居都羨慕的不行,女婿都太孝順了,日久見人心。

所以說彩禮對婚姻沒有那麼重要,多幾萬少幾萬不能從根本上決定我們的生活質量,我們只要互相尊重,日子才能長久。女方不能一味多要錢,男方也不能只想著不花錢。

我弟弟也到了適婚年齡,我還開玩笑說,給我弟弟也找個花錢少的,我媽說,一切隨緣得尊重別人的想法,不能因為自己閨女不要錢,也不給兒媳婦兒錢。😂😂😂


Apple276058092


我的一個發小,高中畢業外出打工,渾渾噩噩幾年,錢沒掙多少,到是談了一次靠譜的戀愛,是和高中同學,還有相當的感情基礎,也成了我們同學圈裡的一段美談,準備回家結婚;然而女方家庭提出的條件卻讓他觸目驚心。彩禮二十萬,家裡原本有五間新房,但還要求在縣城買新房,還得有一輛十萬左右的新車。這還不算三金、傢俱等等費用。最後由於女方要求的條件對於男方來說實在難以接受而不歡而散,一段美好的愛情無疾而終。

按現行結婚彩禮規格來說,女方正是因為兩個年輕人戀愛相識,提的條件已屬保守,僅僅是保住在街坊上的“面子”而已。

男方家裡兄妹三人,一個妹妹,一個哥哥。妹妹正在上學;大哥成家,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幫助弟弟也是有心無力;父母本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輩子省吃儉用,拉扯他三個孩子長大已實屬不易,如此高的結婚彩禮和條件要求,家裡實情無力擔負;就算拉債完成結婚,以現在農業種地收入,老兩口下半輩子會在一直還債中度過,這是農村絕大部分家庭的真是寫照。

現在農村結婚要求縣城有樓房幾乎已成固定條件,高彩禮的婚姻形式和現行房價正在掏空土地改革承包後農民近30年的所有積蓄,結婚彩禮一浪高過一浪,條件也越來越令人咋舌。很多以相親形式結識的戀愛青年,往往是在結婚彩禮上無法達成一致,導致分手。

關於結婚彩禮自古有之,男女雙方初步達成婚姻意向時,男方都要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以示誠意,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結婚彩禮的存在我認為無可厚非,適當的彩禮本可以給婚姻錦上添花,但天價彩禮已經讓婚姻變了味道。

現在農村適婚男青年越來越多,但適婚女孩卻越來越少,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為緩解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持續了30多年的生 育 政 策使然,加之當時農村存在較重重男輕女思想,使這一年齡段女孩本來就少;二是外出務工越來越多,農村女孩外出“見世面”,在城市結婚的也就不在少數,反之農村男孩由於在城市安家落戶成本過高,一般還會選擇回家結婚。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物慾橫流,結婚彩禮早就過了萬紫千紅一點綠(10萬左右)、一動一不動(房和車)的時代;現在結婚彩禮已形成了攀比,如果自己家要的少,就會顯的自己女兒“不值錢”,進而形成了惡性循壞。雖然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一再宣傳抵制高彩禮婚姻,但現在是女孩“供不應求”,屬於“買方市場”,對高彩禮的遏制也就成了空喊口號、一紙空文,所謂你不出,有的是人出。

迷失的農村,愛情將安放何處!


是興不是興興


我是海南的……來定居過的的都知道,大部分的海南女孩比較勤勞樸實,脾氣也相對溫和,我們這邊的重男輕女也比較多,但是對於聘禮,孃家是比較開明的,根據地區的當年數額定,比如我是2011年結婚的,海口這邊的聘禮是2·2萬,我弟弟是2016年娶老婆的,他的是2·8萬,我們這邊聘禮不能給太多,也不能給太少。你有錢你可以買多點首飾,酒席搞豐盛點,但是聘禮不能亂給,因為你有錢給個20萬多聘禮,那沒錢的怎麼辦?把數額抬上去了,會被親戚朋友罵的……而且海南的岳母都疼女婿,我老公回孃家都是坐著吃,連碗都沒有摸到,而且逢人就誇女婿,從不給紅臉看……!當然做人是雙方的,你疼愛他的女兒,他們自然也疼愛你!


堅守幸福305


當時我們這邊的彩禮大概就是3-4w,我老公家也就普通家庭,但是有個弟弟剛結婚,婆家意思可以少點不,我媽意思兄弟倆一定要要足4w,我就給我老公說,酒席我們可以自己出錢,婚紗照我們自己拍,三金你買什麼我戴什麼不買我也可以不戴,但是我媽要的彩禮錢一分不能少,四萬多也多,不多吧一年就把它賺回來了,彩禮錢只能由公婆出(我們這邊都是這樣)老公不能添一分錢,因為他的錢要來辦酒席用。我妯娌的彩禮三金婚紗照酒席全有公婆出,那咋辦?我也被很多夫家親戚看了好多年笑話,妯娌這麼多年來在我面前也總是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因為我是賠錢的,我的態度很明確:你們好咱們就都好,你不好,不好意思你什麼都不是,雖然自己活的很高傲,但是隻有自己知道自己承受了多少,幸好老公整體還行,有過一些摩擦但都算化解了,現在活成了我只負責生我的和我生的,老公一直是男朋友,所以彩禮的處理很重要


改個名字重新來過


彩禮本身就是圖一個彩頭,現在的彩禮變質了,已經上升到一種攀比現象。雖然說現在的戀愛是自由的,但婚姻不是,有的彩禮甚至可以決定一對戀人的結局。


我也挺幸運的,出生在廣西,找的也是老家的女孩,彩禮沒那麼貴,也就給了一萬塊岳父岳母。有的甚至不要彩禮,相反還要倒貼。就像我兩個姐姐,我父母不要彩禮不說,還要我跟我哥倒貼買傢俱送到我姐夫家,挺悲催的。

我哪裡的人確實有點重男輕女,這點我承認,但同時我哪裡的父母還是挺關心女兒的,女兒婚後也經常回家看看,前提是女兒不要嫁太遠就行。


對於婚姻、如果把彩禮看得太重要,哪怕結婚了也走不了多遠。女人想要拿彩禮讓男方重視自己,男人卻不覺得,反而有種想要報復女人的心裡。哪怕彼此吵架或者出現家庭暴力,心裡也會想:娶你花了那麼多錢,打你又怎麼了。有的甚至只是把女人當作一個生育的工具。

以上都是我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批評。


曉輝談情感


安徽 、 河南 、山東農村都是這樣的 、 彩禮從見面到結婚沒有30萬下不來,逢年過節買禮物都要有,結婚時禮品12種,每樣20件,用貨車拉著去女方家,真的能開超市了!男孩家裡要有樓房最少三層的,有的還要城裡買的房子,車最少10萬以上的,”三金”更不在話下!你不給有人給,彩禮+車+房子+三金+禮品,沒有100萬別想娶媳婦!一個女孩春節期間哪個不相親個10幾二十個男孩子…

我們村20歲以上的男孩子就有20多個沒有對象的,家裡人都愁死了,僧多粥少,再加上男孩子老實點,麻煩了,等著打光棍吧,有的人家家裡有錢都花不出去!離過婚的還帶著孩子也是一樣彩禮、三金等樣樣不能少,也非常容易嫁出去!

現在農村針對這種情況有句話說得好:”辛辛苦苦幾十年,娶個媳婦解放前”。家裡有兩個兒子的,父母愁的天天都睡不著覺,這些都是社會問題啊,充滿了不穩定因素,希望國家好好關注這些事!

婚姻貧困戶,國家要能出臺一項政策多好——25歲以上的男孩,沒有娶到對象的一人發一個作為脫貧攻堅戰就好了!


一塊瘋狂的石頭


真正愛子女的父母是可以要彩禮的

不過,彩禮事實上只是討一個彩頭,問題是現在要彩禮的父母都是變質了,變相賣女兒,結婚變成了一種與姑爺之間的交易,你不給足給夠彩禮,就別想結婚。知道吧?

彩禮既然是彩頭,也就是意思意思的意思。也就是盡力而為,而不是竭盡所有,有的甚至是舉債才能給的出彩禮,就是所謂的天價彩禮。記得有一個主持人就反問道【既然你的對象一個月只有3800塊錢,而不是380萬,那你就應該去找那個380萬的人要,你為什麼非要找這個只有月收入3800的人要380萬的彩禮呢?】


太素老道


彩禮本是一種禮俗,但是現在卻被炒到了“天價”,沒有足夠的彩禮,兩個人再合適也會鬧掰!

彩禮每個地方都有差異,少的也有十幾萬,二十幾萬了!兩個人覺得合適了,看家境給彩禮更為合適!如果家境不好,過於獅子大張口,那肯定是拿不出的啊!那閨女就不能嫁給她喜歡的人了嗎?家境稍微好些,男方給太多的彩禮,基本都有一些外賬,那婚後還不是苦的自己閨女啊!

如果男方家庭條件特別好,給些彩禮一點負擔都沒有,那倒無關緊要了!主要是閨女相中這個人了,作為父母不就是希望兒女幸福嗎?

作為父母可以把關女婿兒媳,但過多的摻雜在她們之間不僅會影響她們之間的關係,以後還可能為婆媳之間,岳母女婿之間留下隱患!

彩禮是一種禮俗,不過分,不失禮就好!重要的是他們小兩口能幸福!





天使的哽咽


彩禮自古以來都有的,這無可厚非,也不會有幾個男方不舒服,主要是現在禮金漫天要價,已經遠遠超出男方所能承受的心理價位。試想一下,男方買房裝修,還要買車,辦酒席,這麼一來還有多少錢,我國還是普通家庭居多,能夠買房買車辦酒席,基本已經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幾十萬的禮金還有多少人出的起?現在女方最多陪嫁一些家電和被子,傢俱也基本是男方來的,加上這一塊就算不多,兩萬要嗎?這些錢算上去,你們認為一個普通家庭還能承擔多少禮金。禮金的多少,還是要看男方家庭條件,看男方最多還能拿出多少來定,就算勉強拿出女方索要的禮金,你們認為,將來自己女兒的生活究竟會怎麼樣,男方父母心裡會舒服嗎?自己的女婿心裡真的沒有怨言嗎?這麼一來,兩個孩子的婚姻會幸福嗎?我結婚時禮金還沒這麼高,我家當時房子裝修家電傢俱全配齊了,女方除了陪嫁幾條被子以外什麼也沒了,當時禮金數額相對於那時稍微有點偏高,我還有個小舅子,但對我家沒影響,我家也沒有討價還價,直接給了,但後來兩年後,我老婆大舅女兒結婚,男方給的禮金很多,沒買車,其中禮金有給女方買車陪嫁的,也就是說男方車子不買了,把車錢給女方,由女方買車子陪嫁,這本來也是正常的,這種高額禮金不過份吧,可我丈母孃眼裡只看到男方給的禮金數額,忽略了女方買車陪嫁的事情,一直認為自己虧了,還經常在我老婆面前嘮叨,次數一多,我老婆也覺得不舒服了,認為我家條件好只給那點禮金,不重視她,看不起她。所以說禮金這東西很多時候害死人,主要是現在攀比之風太重了,如果不是因為三個孩子,我早就和我老婆離婚了,所以現在離婚率這麼高,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