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在天外天附近有兩條路:一條東行,去往九重天、七重天;一條南去,主要景點有王爾烈書房和龍泉寺。我選擇了東行,因為這條路上的景觀更多一些。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鴛鴦石是兩塊緊緊依偎在一起的巨石,和石前的兩棵情侶松共同構成了一處蘊含美好愛情寓意的景觀,引得不同年齡段的男男女女紛紛拍照留念。

九重天和七重天都是以石為峰,登臨其上並不是很困難,但狹窄的上下通道往往會讓你等待很長時間才能上去或是下來。我準備往九重天上爬的時候,一男兩女剛好往下走,我停住腳步站在一邊開始等待。哪想到,三位變換著姿勢不停地自拍、互拍,完全忽視了我這個等候“錯車”的人的存在。等了有七八分鐘,我失去了耐性,不上去也罷!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九重天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疊成七重天的巨石叫合心石,由幾塊巨石像榫卯一樣咬合在一起,和鴛鴦石相類,只是體量更大。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從七重天折向東南,是一大片姿態各異的巨石。其中的一塊形如抬頭向天的青蛙,被命名為望天蛙。這塊石頭不僅形似,而且紋理也頗似青蛙皮膚的褶皺,令人稱奇。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望天蛙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石松奇景無處不在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這裡還是很好的觀景平臺,遊路兩側的景色都非常之美。

該地段應該是處在風口上,站在護欄邊拍照,腳下是光禿禿的花崗岩,大風吹來讓你幾乎無法站穩。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幾個年輕人站在望天蛙觀景臺上,本來是自拍,卻有指點江山的味道。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千山松石頗具黃山松石的意境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征服一座小山丘就是一個勝利。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探海松斜插在崖壁上,彎曲的枝幹伸向深谷。從有兩摟粗的樹幹來看,這棵古松的樹齡肯定超過200年。一個男遊客翻過護欄,旁若無人地走到樹幹上展示他的勇敢;殊不知,這是一種和缺心眼沒什麼區別的愚蠢行為。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望仙台是一塊鵝卵形巨石,光溜溜的表面讓多數遊人沒有膽量攀到上面去,只能倚著它拍照留念。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望仙台下面是一條剛剛可以容納一個人通行的狹長石縫,我以為這就是一線天。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由於我是“逆行”,從石縫裡不斷湧上來的人流讓我沿石縫下行的想法變得不可能,只好選擇從旁邊的一條几乎垂直的石階路下行。好在“逆行”的人不多,大家互相都很體涼,戰戰兢兢走了有十分鐘,才從這絕壁上下來。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仔細看石壁上的刻字,才知道那石縫叫一字天,並不是大名鼎鼎的一線天。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御覽山其實是一處觀景平臺,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康熙、清高宗乾隆都曾登臨此處觀覽周邊美景,故而得名。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平臺入口處有一象形石,叫鸚鵡石。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林木茂密讓遊人難以極目遠眺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名副其實的“石松”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從御覽山西望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繼續下行,彎腰穿過一個同樣以鸚鵡命名的低矮的石洞。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再走過一座坊額為“小黃山”的兩柱石牌坊。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眼前呈現的就是千山最著名的景點天上天。

至此我才完全弄明白,從這個牌坊開始,一直到五佛頂,都是“小黃山”的範圍。坊柱上的聯語“怪石天穿可媲岱宗;奇石雲鎖不遜黃山”,將千山與泰山、黃山相比,很有豪氣,但文字刻得裡出外進,讓人不敢恭維。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在石縫中生長的不只有蒼松翠柏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向最後的山峰衝擊!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確有黃山神韻的山景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不乏岱宗的雄奇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遠望遊路西側的一處山體上隱約有摩崖石刻,用長焦鏡頭拉近,發現是“振衣岡”三個大字,題寫時間是明隆慶四年(1570年),落款是“浙江人向程”。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傳說中,唐太宗李世民屯兵千山時曾在此處觀景,山風吹動衣甲瑟瑟有聲,故有“振衣岡”之名。遊覽千山半日,這應該是所有看到的刻石中歷史最為久遠的。由於久未描色,儘管三個字都有斗大,遠遠的還是容易被忽略。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在這一段遊路上,還可以看到遠處將軍峰上的“毛主席萬歲”刻石。

史載,這處石壁上最初出現刻石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面對中國在中日戰爭中的慘敗,憤而題寫了“攻鳳攻海,功虧一簣”八個大字。依克唐阿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曾率部在鳳城、海城一帶與日軍作戰,但戰績乏善可陳,其在千山的豪邁題壁也屢遭後人詬病。日寇佔領東北後,依克唐阿的題壁被鑿掉,代之以“日滿一心一德”。新中國成立後,日寇的題壁被剷除,“毛主席萬歲”開始出現在石壁上。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天上天由海拔327.3米,七重天、九重天和天外天都是以其為基準而獲得的名字。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天上天的主峰頂基本為裸露的花崗岩巖體,頑石交錯,石貌崢嶸,險峻異常,如果不借助護欄、鎖鏈、石階,一般人很難登臨其上。護欄和鎖鏈的修建雖然方便了遊人的攀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景觀的自然美。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試圖在天上天找到一塊年代比較久遠的景名刻石,遍尋未得,只看到一首原中宣部部長張平化的題壁詩: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蓮。此說誰為證,請詢天上天。張平化在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主任,很可能在千山一帶戰鬥過。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由於道路選擇錯誤,徑直下到了無量觀,沒能看到另一條遊路上的一線天和木魚石。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丹鳳朝陽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無量觀始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是千山歷史最早的道教宮觀。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無量觀中供奉堯、舜、禹的三官殿。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祖師塔位於無量觀山門外,為六角七級密簷石塔,是無量觀開山祖師劉太琳的墓塔。在看到此塔之前,我一直以為墓塔是佛家獨有的。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葛公塔位於祖師塔南,亦為六角七級密簷石塔。葛公,名月潭,道號震庚道人,東北道教領袖,張作霖的幕僚兼好友,才華橫溢,為人善良,曾出資在瀋陽為窮人家的孩子創辦學校;仙逝羽化後,由張學良等人出資,為其在千山無量觀前修建了墓塔。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葛公塔前方左右各有一通石碑,左碑為刻有張學良等捐資建塔人名字的記事碑,右為鐫有“永垂不巧”字樣的頌德碑。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這兩通碑在東北淪陷時期都慘遭厄運,被日寇推倒、砸斷,記事碑上還被劃上了大大的叉。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八仙塔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著名書法家沈延毅題寫的“靈峰”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葛公塔南是聚仙台,臺上有石質一桌六凳,相傳曾經有仙人在此聚會,臺體石壁上的“聚仙台”石刻為葛月潭親題。

東北第一山——鞍山千朵蓮花山(下)

由聚仙台再向下,遊路右側現出一組五通石碑。從旁邊的一通“重立五角碑記”碑上得知,這五通石碑統稱“五角碑”,主要記載了無量觀的建造歷史和歷代維修、增修情況,堪稱無量觀的“檔案”。

6個多小時的徒步山路,讓我腰痠背痛、雙膝無力、精疲力盡,原定下山後遊覽諸潭的計劃只好放棄。走出無量觀,恰好有下山的電瓶車經過,趕緊招手、買票、上車,直奔大門。

千山應該是東北所有知名山峰中最具內涵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都達到了一定的美譽度,景區服務水平也不差,值得一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