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車同軌"

中東大鐵路 〖27〗 五花八門的鐵路軌距

"軌"字在漢語中的原意是車轍。以前學到秦朝"車同軌,書同文",感到有些不解,古代的馬車受馬匹力量的限制,馬和車能匹配就最好,為什麼一定要規定統一標準呢?上大學知道了標準化生產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秦朝真的能穿越時代懂得社會化生產的原理嗎?在那個半奴隸制的國家有這個必要嗎?直到看到這個考古發現。

為什麼要

軌路復原圖

本世紀初,在河南南陽的山區陸續發現了有古代的"軌路"。經碳14測定,是2200多年前秦朝遺留的。

"軌路" 修有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鋪設在路基上,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軌道"也是木製的。

修建"軌路"在當年應該也算工程浩大,不是非常必要不會大興土木。我猜應該是山區在雨雪季泥濘難行,"軌路"能夠大大提升運輸效率,從軍事考慮必須修建。"軌路"在秦代肯定不止一條,重要道路或關鍵路段都會用到。

馬車從公路上"軌路",必須滿足"軌路"的要求,這就使得所有車輛要"車同軌"。在秦國"耕戰"體制下,一旦有戰爭,"車同軌"可以調動更多的車輛參加軍事運輸,這應該才是它的本質。

近代火車的發明,使軌道的標準變得特別重要,只有軌道標準統一了,火車才能走得更遠。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鐵路發展過程中軌道標準五花八門,英國牛津大學有篇文章,介紹了世界上的鐵路軌道標準,一共有30多種軌距,這應該也不是全部。

火車是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在1781年發明的,他在建造第一條鐵路時,採用的是和英國馬車輪距相同的軌道,就是4英尺8英寸半,換算成公制是1435mm,這其實也沒有工程上的意義。這個標準做為英式鐵路的標誌被推廣到了世界各地,逐漸成為鐵路主流,世界上約有百分之六十的鐵路採用這個標準。

為什麼要

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規定1435mm為標準軌(也叫普通軌),中國鐵路術語叫"準軌",比準軌寬的軌距稱為寬軌,比準軌窄的稱為窄軌。

看看專業的軌距定義:

為什麼要

有人問,為什麼車輪輪緣在內側,因為這樣設計便於火車過道岔,轉彎時也不容易出軌。早期也使用過輪緣在外側的車輪,後被淘汰。

為什麼要

這是火車轉彎時受力,細節不討論了,結論是輪緣在內側很科學。

"出軌"現在變異為社會熱詞,含義大家都知道,但在鐵路系統出軌是重大事故,意味著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

為什麼要

中國鐵路幹線大都是"準軌"鐵路,只有臺灣特殊,它有1067mm窄軌的幹線鐵路,這是日本的鐵路標準,臺灣延續了日據時期的軌距。

為什麼要

這是一張世界鐵路軌距概略分佈圖,詳細的不貼了。

最寬的軌距有2134mm,最窄的600mm。

這些軌距標準大都是歐洲制定的,最初都是英制,換算成公制後有整有零,中國人記起來挺費勁。

回到中東鐵路,沙俄的鐵路是1524mm(5英呎)寬軌,一般認為這是出於軍事考慮,他為了避免入侵的軍隊直接使用它的鐵路運輸系統,因此它的鐵路軌距和歐洲不一樣。

沙俄修建中東路,在正線和南支線也是採用的1524mm寬軌。但有個例外,他為掠取枕木、建築用材和機車燃料,在黑龍江橫道河子修建了一條林業專用鐵路,其中有30多公里是762mm窄軌線路。

日俄戰爭期間,沙俄步步後退,把機車車輛儘量都撤退到北方,日本佔領中東路南支線,但是日本是1067mm(3英尺6英寸)軌距,機車車輛都與之配套,1524mm機車車輛國際上也不容易採購,所以日軍經常用人力推動俄軍遺棄的車皮運送,由此看出來不同軌距的軍事作用。

為什麼要

日軍決定改修佔領區內的中東鐵路以供利用,1904年5月25日以陸軍為中心成立鐵道提理部。為了戰爭期間應急,在修復被俄軍破壞的鐵路和橋樑的同進,還將軌距縮小,以適應從日本運來的機車和車輛。

日俄戰爭後,日本獲得了長春以南鐵路(即南滿鐵路)和沿線地區的控制權,為加強對東北的控制,抗衡沙俄勢力,把安東(丹東)到奉天的戰時應急便線鐵路改修成準軌鐵路,稱安奉鐵路。原南滿鐵路1907年也開始了由1067mm再改到準軌的擴軌工程,1908年5月完成。

日本在南滿鐵路上這通折騰,耗資巨大,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這和日本的大陸政策有關。儘管近代史上對"田中奏摺"的真實性有不同看法,但日本的大陸政策事實上是存在的,尤其是甲午戰爭後,日本擴張的野心膨脹,以賭徒的心態發動了日俄戰爭,戰爭的結果更是刺激他決心走上遼闊的亞洲大陸。

為什麼要

這是上世紀初日本的東亞鐵路設想,要在東亞大陸形成一個完善的鐵路網絡。

中國關內的鐵路多是英國建造,都是準軌鐵路,日本為了和中國關內鐵路連接,丹東至奉天鐵路,丹東到釜山鐵路都修的是準軌鐵路,而不是和日本國內相同標準的窄軌,就是想有一天實現大東亞一體化。

南滿鐵路不惜重金改成準軌,日本人還是留了點鬼心眼,他在一部分線路上不是全改成準軌,而是做成變軌線。

為什麼要

就是這樣換軌線,準軌和窄軌都可以行駛,但是沙俄的寬軌無論如何上不去,這也是為了緊急時候能用上它國內的鐵路設備。

1935年日本(以滿洲國的名義)向前蘇聯買下了原中東鐵路,陸續把軌距全部改成準軌。日本統治東北期間建設的也都採用準軌。至此東北鐵路除極少數專用線外,全是準軌線路,和關內鐵路統一。

實事求是講,這也為新中國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看看今天印度,國內鐵路幹線就存在3種軌距,極大的降低了鐵路運輸效率。

鐵路軌距的形成,我想無外乎軍事、政治、經濟原因。軍事政治因素看了日俄的爭鬥比較好理解。

簡單從鐵路技術上說說經濟因素。窄軌的好處就是建設時候省錢,修路基產生的土方量小;對地形的適應性好,可以選擇較小的曲線半徑;橋樑、涵洞的建設比較容易;站場面積小;機車、車輛等配套設備也相對便宜。

窄軌的劣勢是運量小,由於機車相對小,牽引力有限,速度一般不快。

準軌在速度和穩定方面比窄軌要好很多,所以日本新幹線、臺灣高鐵都是準軌。

綜合起來總結中國鐵路發展初期,地形複雜的地區、軍閥割據的地區多是窄軌,像著名的滇越鐵路(軌距1000mm)、山西的同蒲鐵路。還有一些民間投資的鐵路,考慮資金有限多建成窄軌的,世界最窄的鐵路也在雲南,箇舊碧石鐵路,軌距只有600mm,現在據說恢復成旅遊線路,值得看看。

建國初期,我國在礦區、林區建設了眾多的窄軌鐵路(俗稱小火車),用於貨運和少量的客運。比較集中的就是河南和黑龍江,尤其黑龍江的國有林區,40個林業局都有小火車,總里程達到數千公里,為全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商業採伐停止後,多數鐵路拆除了。

我正在蒐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介紹下這鮮為人知的鐵路巨頭--森林鐵路管理處,和那些為社會主義建設奉獻青春、奉獻子孫的普通林業人。

為什麼要

不同軌距是現實,那國際聯運怎麼辦呢?目前有三種辦法:

第一 人換乘、貨換裝。兩種不同軌距的列車在同一車站的寬窄線路上並列,旅客下車換乘另一列車,貨物卸下再倒換到其它貨車上,這是看起來最簡單其實是最麻煩的方法。因為火車不是隻有旅客,還有行李車、郵政車,要是貨車就更復雜了,倒裝相當於交接,費時費事。

為什麼要

這是1930年的寬城子(長春)換乘站, 左邊是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準軌);右邊是俄國控制中東鐵路南線(寬軌)。早期不同軌距的列車都採用這種形式。

第二、 更換客貨車轉向架。不熟悉鐵路技術的叫換車輪。

兩種不同軌距的列車在車站專用的換裝車庫內更換轉向架,一般是用起重設備將客車整列抬起,原轉向架推出,再推進另一軌距的備用轉向架。

為什麼要

這是中國最大的國際換輪庫,在二連浩特。

為什麼要

為什麼要

第三、 動態調整輪對內距。

歐洲鐵路運輸一直受軌距困擾,不太大的地方,有好幾種軌距存在。西班牙研究設計出輪對內距可調的轉向架,可以在很短的專業線路上行進間完成輪距轉換。

日本這方面也很下功夫,日本除了新幹線,國內接近80%的線路都是窄軌,換轉向架運輸效率太低,他們搞的內距可調的轉向架經過時速250公里的試運行獲得成功。這一創新為不同軌距直通列車的運行提供了新的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中國鐵路以前在這方面沒有迫切的需求,研發投入不大,但是現在開展對中亞、歐洲的國際聯運,換軌技術也算是一個瓶頸,應該適當重視這個技術的開發。

為配合"一帶一路"的推進而開行的"中歐班列",是典型的跨國聯運,這些班列都是2臺機車,一臺牽引,一臺備用。要經過數次換軌、數次過境才能到達終點站。其中義烏~馬德里班列是是迄今中國鐵路史上行程最長、途經城市和國家最多、境外鐵路換軌次數最多的火車專列。

班列國內運行時每到一個鐵路局轄區就要更換司機,境外每到一個國家還要至少更換1,2次司機,加上沿途油、水各種保障,過境手續、貨物查驗,農林產品還有檢疫。所以鐵路國際運輸是一個多國接力完成的複雜工程。

為什麼要

目前西通道還是中歐國際聯運的主力,中、東通道都要過境俄羅斯,通過西伯利亞鐵路,一是運距長,二是俄羅斯有一點競爭關係,需要磨合過程。

為什麼要

這是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網,我在《中東大鐵路》系列故事裡介紹過它的情況,它正線1萬公里,橫跨歐亞大陸,"書同文、車同軌",寬軌鐵路運力大,這是它的優勢。它的劣勢就是沿線經濟不發達,沙俄100年前修建西伯利亞鐵路主要目的是領土擴展,不考慮經濟因素,這使得這個龐大的鐵路網,世界第十二大奇蹟不具備商業價值。但這畢竟是沙俄和前蘇聯留下的遺產,俄羅斯也在積極開拓日韓貨源,運輸到歐洲,讓這條大鐵路發揮儘可能多的作用。

今天中國的中歐國際聯運也有這個隱憂,只有幫助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形成一條富裕的經濟走廊,不斷完善國際運輸體制和沿線物流設施,新時代的絲綢之路才會長久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