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到底有多痛?如何排尿酸,減少痛風的發生?

雪姐談養生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它是由於關節形成

尿酸晶體引發的。尿酸是嘌呤的分解產物,許多食物中都含有嘌呤。如果關節中的尿酸和晶體化合物處理出現了異常,就會引發疼痛的關節炎、腎結石和腎臟過濾管堵塞,嚴重的最終甚至會導致腎衰竭。

下面,“問上醫”就為大家詳解痛風的症狀,容易誘發痛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方法。


痛風到底有多痛?

急性痛風發作的症狀是患處迅速出現疼痛,隨後會出現發熱、腫脹、發紅等明顯變化。大腳趾的小關節是最常見的發病處,此外還有腳踝、膝蓋、手腕、手指、手肘等部位。

一些人的疼痛可能會非常劇烈,就連腳趾觸碰到床單也會引起劇痛。這種疼痛一般要持續幾小時、甚至幾天後才能消退。大多數痛風都會反覆發作。


痛風的高發人群

痛風在男性中更常見,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痛風的風險也隨之上升,75歲患痛風的風險最高。

對於女性來說,痛風通常會在絕經後發作。

痛風有遺傳傾向,但有家族痛風病史並不意味著自己百分百會得痛風。因為痛風並非是由某一種病因引起的,大都是在環境原因的參與下發病。有家族痛風史的人只要平時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減少尿酸生成,就可以避免該疾病。

此外,超重、酗酒、高血壓的人更容易患痛風。


如何預防痛風發作?

  • 保證每天2000ml的飲水量。多喝水可以預防急性痛風發作,減少痛風患者形成腎結石的風險。

  • 戒酒。不管是啤酒、白酒還是紅酒。酒精有利尿作用,可能會導致脫水,引發急性痛風發作。此外,酒精還會影響尿酸代謝,引發高尿酸血癥。酒精會減緩腎臟排洩尿酸,導致關節處發生晶體沉澱。

  • 調整飲食結構,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食物中含有一種叫“嘌呤”的物質,嘌呤會在體內代謝為尿酸,從而直接升高血尿酸、誘發痛風。內臟、部分海鮮、濃湯等食物嘌呤含量特別高,吃一點就可能造成較大的尿酸波動、誘發痛風,所以應該避免

    。而豬牛羊、雞鴨等肉類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其嘌呤含量中等,只要不太過,其對尿酸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痛風需要忌口,但“不等於一點肉都不能吃”。

  • 戒甜飲。市面上售賣的可樂、果汁等都屬於甜飲,目前研究發現這些飲料會增加痛風的風險。因為飲料中的大量果糖會導致尿酸升高,同時過量的糖分攝入還會增加肥胖風險。儘量少喝市面上銷售的甜飲;能直接吃水果的,就絕不榨汁喝。

  • 多吃蔬菜。大多蔬菜熱量低、含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控制飲食。同時,蔬菜中的鉀離子還有利於尿酸排洩。“問上醫”建議:每天蔬菜的攝入量應不少於500g,烹飪時應注意少油少鹽。




痛風是嚴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發作時常常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最常見的部位是大足趾第一蹠趾關節,常伴有關節發紅、腫脹、發熱,夜間甚至可以痛醒、難以入睡。我們要重視痛風,積極正規治療很關鍵,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必要的藥物治療,以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和併發症的發生。

痛風患者日常生活習慣的改善很重要,建議:①儘量避免攝入動物內臟、帶殼海鮮和肉湯,少吃動物性肉食、魚肉,增加新鮮蔬菜、粗糧、低果糖水果的攝入;②積極戒菸、限制飲酒,急性期不能飲酒,緩解期可適當飲紅酒;③多飲水,每日應>2000ml,以白水為宜,也可飲蘇打水、淡茶水和咖啡,避免飲用果汁、可樂等果糖豐富的飲料;④適當運動、注意保暖,避免劇烈運動個突然受涼;⑤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⑥積極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
痛風患者除了生活方式干預外,還應配合藥物治療,注意建議為:①急性發作期:以迅速止痛為主,可選擇非甾體消炎藥、小劑量秋水仙鹼或糖皮質激素;②緩解期:病情緩解時應積極降尿酸,可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建議選擇抑制尿酸的別嘌醇、非布司他或促進尿酸排洩的苯溴馬隆,控制血尿酸低於360umol/L,但對有痛風石或頻繁急性發作的患者,建議控制血尿酸低於300umol/L為宜。需要注意的是血尿酸不宜降得過低,長期的血尿酸低於180umol/L反而會增加老年痴呆、多發性硬化的發生。感謝閱讀,痛風近年來患病人數逐年增加,並趨於年輕化,是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的疾病,但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痛風並不可怕,正規治療下可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大家切勿偏聽偏信,以免貽誤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於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科掃地僧


痛風是尿酸鹽沉積性炎性疾病。痛風患者的自然病程及臨床表現大致可分為下列四期:①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期②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期③痛風發作間隙期④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期。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好發於下肢關節,典型發作起病急驟,患者往往睡前無任何不適,但到了半夜因疼痛劇烈而驚醒;數小時內症狀發展至高峰。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大關節受累時可有關節滲液。可伴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半數以上患者首發於蹠趾,其次踝、膝、指、腕、肘關節也為好發部位;而肩、髖、脊椎等關節則較少發病。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週可自然緩解,關節活動可完全恢復,僅留下炎症區皮膚色澤改變等痕跡。而後進入無症狀間隙期,歷時數月、數年甚至十餘年不發。多數患者於1年後復發,此後每年發作數次或數年發作一次,偶有終生僅發作一次者。相當一部分患者有越發越頻的趨勢。受累關節越來越多,引起慢性關節炎及關節畸形,只有極少數患者自初次發作後沒有間隙期,直接延緩發展到慢性關節炎期。

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痛緩解72小時後才可活動。緩解急性期症狀的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為首選治療藥物。



為預防痛風急性發作,飲食管理很重要,應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骨髓、海味、貝蟹等,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也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則少含嘌呤。宜多飲水以利尿酸排出,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慎用抑制尿酸排洩的藥物如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等。排尿酸藥物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種:①丙磺舒 主要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而致利尿酸作用②磺吡酮 可抑制腎小管尿酸再吸收,排尿酸能力較丙磺舒強,與丙磺舒合用有協同作用。③本溴馬龍 為強有力利尿酸藥。



小小的醫學生


痛風疾病發作時疼痛難忍,常人無法忍受。痛風主要是由於體內嘌呤、尿酸含量過多並且代謝紊亂導致形成,在降尿酸治療痛風的過程除了用藥以外,飲食和生活的注意調節也是可以起到降尿酸作用的

【用藥】 降尿酸的常用藥物有別嘌醇、苯溴馬隆、秋水仙鹼、非布司他等常用藥,當然用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己擅自用藥,避免導致病情加重。

【飲食】 飲食要以清淡、低鹽、低脂、低嘌呤、高維生素飲食原則為主,忌口辛辣刺激以及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菠菜、紫菜、香菇、燒烤、火鍋、啤酒)等食物的攝入。

【生活】 不熬夜、不勞累、不憋尿、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運動(不可劇烈運動)多喝水、多排尿非常有利於尿酸的排出 ,病情的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