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噪一时的“镇嵩军”是如何走向瓦解的?

阿甘4964


镇嵩军本是臭名昭著“乌合之众”,后来为了民族大义,献身抗战!抗战时期,其和日军从山西打到河南。最后,为了守住洛阳,全军仅存十分之一!

镇嵩军的“出身”不好,算是一支流氓武装。

武昌起义后,河南人王天纵在嵩县组织武装反清,攻打洛阳。战败后,王天纵到陕西和张钫汇合,组建了“秦陇豫东征军”。清帝退位后,袁世凯为了缩减军费开支,令全国缩减军队。

“秦陇豫东征军”的首领张钫便呈请民国政府,把陕军中的原以王天纵为首的河南绿林义军改编为“镇嵩军”。之所以叫“镇嵩军”,是因为当时河南都督是张镇芳,而军队又分布在嵩山的几个县附近。

而此时,王天纵升职去了北京,张钫就推荐德高望重的石言当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利用石言谦虚,推辞不就的机会,自己当了镇嵩军统领。因为刘镇华的名字也有一个“镇”,所以,也有人说“镇嵩军”的“镇”取自于刘镇华的名字。

镇嵩军靠吸纳流氓武装壮大起来。

镇嵩军建立之初,只有3000余人。1925年,刘镇华利用阎锡山和吴佩孚的关系,被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开始扩编军队。其吸纳的主要是镇嵩军旧部、土匪、红枪会、大刀会等乌合之众。

之后,刘镇华率部打败了逃到河南的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等仨人。经此一战,刘镇华名镇一时,号称拥兵十万!此时,刘镇华膨胀了,竟然率军攻打西安,将西安围困了8个月。

在《白鹿原》中,也有讲这个事。到滋水县白鹿原征粮的,就是镇嵩军。幸好,西安有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又有冯玉祥援军救援,镇嵩军大败而回。刘镇华本人,也是先投冯玉祥,又投蒋介石。

就是这样的乌合之众,抗战八年,有7年在前线抗日!

镇嵩军被冯玉祥打败后,被收编为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冯玉祥败给蒋介石后,又被编成第11路军,后改为15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15军调往前行,先后参加了太原会战、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豫西鄂北战役等。最终,到1944年4月,“镇嵩军”在洛阳保卫战中,打了成军之后的“最后一战”!

此时,15军军长是武庭麟(洛阳伊川人),副军长姚北辰,都是跟随刘镇华征战多年的镇嵩军旧部。而且,15军下辖的64师师长刘献捷,还是刘镇华的儿子。

1944年5月7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先后弃官逃跑了。只留下15军的两个师:64和65师,以及94师(川军)防守洛阳。94师有8000余人,15军参战官兵15980人,共计约2.4万人。

汤恩伯说"反正我是守不了,谁能守谁来守。"

5月10日下午,蒋介石又下令:

"若15军固守洛阳十至十五天,即督促外围大军增援洛阳。"

1944年5月11日,日军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洛阳城,洛阳保卫战全面展开。当时,防守洛阳需要12个团,而这三个师才7个团,兵力不足。但是,15军多是豫西人,为了保卫家园,大家群情激昂,斗志旺盛。日军方面,也没把洛阳杂牌守军放在眼里,毕竟,几十万国军嫡系都被他们打崩溃了。

5月13日,日军让主力追击国军逃兵,只派了战车第三师团进攻洛阳。结果,被我军打退。

5月14日,日军调来第63师团,在坦克、飞机、大炮配合下,再次进攻洛阳。5月22日,再经过多次白刃格斗后,15军主力退到城内,和94师一起全力守卫城厢。

5月23 日拂晓,日军12军司令司令官内山英太郎被洛阳守军的顽强精神折服,开始劝降:

“皇军自入中国以来,所向无敌,攻城没有超过一周而不下者,今将军及其将士坚守洛阳,十日有余,尽到了守土之责,......而今洛阳外围百里内已无中国军队,援军无望,坐以待毙,实属不智......为防止洛阳古迹毁于战火,切望守军停止作无益之抵抗......"

洛阳守军拒绝投降。

5月24日13时,日军在炮兵、战车和航空兵配合下,分六路发动总攻。仅日本炮兵,半天就打出8000发炮弹。洛阳守军与日军逐街逐巷进行争夺,经过一日激战,毙伤敌人8000余名,15军官兵也伤亡3000余人。

5月24日22时许,由于无力再战,15军军长武廷麟召集各师长分路突围。在突围的时候,我军还捣毁了日军后勤兵站。最终,共计有2400人突围成功。

15军和川军94师在没有重武器支援下,以血肉之躯坚守洛阳14天!其英雄事迹,值得后人敬仰!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很多人都是通过电视连续剧《白鹿原》里面知道“镇嵩军”这支部队的。

作为活跃在民国舞台上的一支地方武装,它确实没有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人的部队出名,但它也曾在历史上留下过足迹。

民国成立那会,对原有的地方武装进行了整编。其中包括陕军首领张钫领导的部队。张钫想保全一些部队,就上报国民政府,将手下一部分主要由河南籍士兵组成的部队改编成一支新的部队,因为这支新成立的队伍主要是在河南嵩山一带活动,又加上当时河南督军叫张镇芳,就两下一综合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镇嵩军”。

镇嵩军剧照:


镇嵩军的统领叫刘镇华,本来这个军长不是他的,他是耍了点手段,才得以被委任的。 镇嵩军成立之初,下辖三个团(标)和一个营,总兵力有3000多人,主要驻扎在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

1925年,刘镇华投靠了吴佩孚和阎锡山,并利用吴和阎拨给他的装备,招兵买马,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1926年打败了国民军第二军,声威大震,部队迅速发展到十万人马。

《白鹿原》中对再现了镇嵩军围攻西安的历史场面,刘镇华和镇嵩军围困西安整整8个月,后来冯玉祥援军到来,才将刘镇华赶跑。


这次战斗过后,刘镇华感觉冯玉祥势力挺大,有人有枪,能罩得住,不久就又投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老冯委任他为第八方面军总指挥。

他手下也有不愿意投冯的,包括“东陵大盗”孙殿英分别投靠了张作霖和张宗昌。中原大战前,镇嵩军冯玉祥和阎锡山改编为第十一路军,在中原大战,冯、阎被老蒋打败后,刘镇华又投靠了老蒋。

刘镇华剧照:

刘镇华屡次改换门庭,和他的出身是分不开的。他原是清末秀才,酷爱习武,光绪末年加入王天纵的“刀客”组织,在陕、豫一带活动。

那时候的镇嵩军,军纪松驰,部队烧杀抢掠,和土匪没什么区别,也屡遭排挤和白眼。为了改变这一切,刘镇华整肃军纪,将豫西一带的土匪剿平,也因此受到了河南督军张镇芳的赏识。

土匪做派:

刘镇华墙头草的本性,在民国刚成立时就已经显露无遗。他起初参加反袁阵营,后来见袁世凯势大,就投靠袁世凯;袁世凯倒台后,又投靠了段琪瑞,与陕西军阀陈树藩勾结起来,当上了陕西省长。

皖系倒台后,又背叛陈树藩,投靠吴佩孚,任陕西督军。 刘镇华在陕西强迫农民种植鸦片,对百姓横征暴敛,纵兵殃民,陕西人民在他的治下痛苦不堪,人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驱刘运动。

但刘镇华有镇嵩军在手,疯狂镇压,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中原大战时,刘镇华拥兵观望,后来见老蒋稳操胜劵,便投入老蒋的怀抱,几经努力,坐上了安徽省主席的宝座。

也许是恶有恶报,当安徽省主席才一年,刘镇华突然精神失常,从此消失在政治舞台。 刘镇华疯了,镇嵩军还在。

镇嵩军后来被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由刘镇华的弟弟刘茂恩统领,参加过抗日,还和八路军并肩做战过。这一点还是要肯定的。

参加抗日: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奉命守卫洛阳的15军同日宫进行了决死的抵抗。他们死守洛阳14天,15军几乎被打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镇嵩”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解放战争时期,整编后的15军被人民解放军消灭,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

参考简又文的《冯玉祥传》


刚日读史


“镇嵩军”在民国时期确实很有字号,著名的混世魔王孙殿英就是该部出身,它的基本力量并没有瓦解。“创始人”刘氏兄弟在民国政治舞台上很会左右逢源,经过多次投靠后已成为国民党的一支半嫡系部队,最后被人民解放军陈赓将军的部队所消灭,时间是1947年11月,番号已经是非常“正规”的整编第15师,这一支早年由豫西“刀客”组成的军阀武装才算彻底消亡。

(刘茂恩)

所谓刀客,就是关中和豫西地区特有的江湖组织,成员人手一把“关山刀子”,清廷称其为“刀匪”,基本就是亦侠亦匪的地方武装。而“镇嵩军”名号中的两个字各有含义,“镇”字代表民国初期的河南都督张镇芳(后亦指刘镇华),“嵩”字表示部队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的河南西部各县,且嵩县为其根据地,早期官兵当中嵩县籍居多,故1912年正式命名镇嵩军。它起源于辛亥革命时期各路群雄并起的年代,是由豫西绿林豪强组织起来的义军。

镇嵩军原属反清的陕军序列,袁世凯上台后裁撤各省地方武装,河南都督张镇芳因豫西地区社会动荡匪患不宁,经与陕西军政府协商,将该部召回豫西,分驻陕州、汝州等二十二个县维持社会治安。原头领王天纵被袁世凯调往北京任京畿稽查长,同时任命原参议官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豫西观察使、豫西剿匪总司令等职,这时的镇嵩军是个旅级单位,下辖三标(团)一营。



(刘镇华)

刘镇华1908年便加入了同盟会,是镇嵩军的实际发起人之一,而且此人乃文人出身很有些政治眼光,绝非传说中的土匪枭雄。他掌握这支军队之后进行了铁腕改造,去除了“土匪”标签,曾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等民国大佬,最后见风使舵归附了蒋介石,矗立民国乱世20年不倒,绝对是个人物。

刘镇华擅于观察形势,率领镇嵩军纵横豫陕两省,势力最大时超过10万人,成为北方及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军阀,1926年刘镇华试图主陕,率7万多镇嵩军围困西安,这才有李虎臣和杨虎城1万人马"二虎守长安"的故事,围城长达8个月不得进,最终被冯玉祥国民军的援陕军击败。

(豫西刀客)

刘镇华眼见打不过冯玉祥且部队折损严重,干脆投降了冯玉祥,被委任为第八方面军总指挥,辖刘茂恩(刘镇华五弟)和万选才两个军,但有几个部将不愿投冯,分别投靠了张作霖和张宗昌,孙殿英就是这会脱离镇嵩军的,成立15年的镇嵩军首次出现内讧解体,造成部队实力大为削弱。国民党二次北伐完成后,镇嵩军老底子被阎锡山改编为第十一路军,原来的两个军压缩为两个师。

镇嵩军盘踞的河南地区在蒋冯战争、中原大战期间都是主要交战区,因此刘镇华的部队多受冲击,但此人判明冯阎绝非蒋之对手,在军阀混战中保持了中立,并终于在1930年正式投靠蒋介石,镇嵩军更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不久又搭上了蒋身边的头号智囊杨永泰,被其保举为安徽省主席,军长一职由弟刘茂恩接手,这就算彻底被招安为正规军了。

(杨虎城)

1936年10月杨永泰被刺身亡,刘镇华闻迅惊吓过度精神错乱(心理素质也忒差了),次年被免去省主席之职,从此脱离政治舞台,刘茂恩全盘继承了他的衣钵。抗战爆发后,刘茂恩率部参加过太原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等战役,应该讲,作为曾经的一支军阀甚至土匪武装,刘茂恩的抗日立场还是非常坚决的,中条山会战时他是卫立煌麾下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在豫湘桂会战中,接手第15军军长职务的武庭麟率部坚守洛阳,拒绝日军诱降,苦战经日,毙伤日军8000余,全军最后突围者不足2000,很是勇敢。武庭麟这个家伙从镇嵩军的营长做起逐渐成为刘茂恩的心腹,心狠手辣并且贪财好利。



(杨永泰)

日军侵占洛阳后,平日受武家欺凌的村民将其老家花园围墙多处拆除,武庭麟闻迅后大怒:“我要拿他们的骨头把墙砌起来”,果然日本投降后,那些参与拆墙的人无一幸免,尽显地方武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抗战胜利后,第15军被改编为整编第15师,驻于新乡等地,1947年8月中原野战军的陈谢兵团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作为“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的看家部队,整编15师在武庭麟率领下参与围追堵截。当年11月4日,整15师在伏牛山东麓的郏县地区被解放军全歼,武庭麟被中野名将周希汉生俘,自此,横行河南三十多年的“镇嵩军”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影视剧中的镇嵩军形象)


度度狼gg


民国名噪一时的镇嵩军是什么鬼?

相信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当年名噪一时的镇嵩军,在前一段时间大火的《白鹿原》中,出现的土匪军阀就是镇嵩军,民国军阀虽多,作恶多端如镇嵩军这样的军阀势力,还真就少见。

镇嵩军的前身是清末民军,脱胎于豫西刀客,是一个有着绿林性质的军阀组织,武昌起义爆发后,王天纵率领这支绿林军参加反清起义,在反清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清朝被推翻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裁军,大家都知道这支部队原来是干什么的,一旦被撤销编号就会重回山林,落草为寇,为祸地方,纷纷请求袁世凯保留这支军队。

袁世凯本身就是河南人,对这支部队也有所了解,因此,同意改编,因此才有了镇嵩军。

关于镇嵩军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些说法,毕竟这个名字还是很独特的,“嵩”字很好理解了,河南西部以嵩山最为出名,而这个镇的说法就多一点了,一种说法是,根据当时河南都督张镇芳起名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镇嵩军领袖刘镇华的名而来。

纵横文化比较浅,以前一直以为是为了震慑嵩山。。。

总之,镇嵩军最后保留了下来,后来又因为在镇压白朗叛乱中立下了很多功劳,最后成为河南境内一支有一定实力的地方军阀。

1918年刘镇华率领镇嵩军进入陕西,正式成为主政陕西的大军阀,在主政陕西的八年里,刘镇华的镇嵩军实行了残暴的统治,陕西人也开始了对其的驱逐运动,直到1926年北伐期间,冯玉祥率领军队打败了镇嵩军,镇嵩军才彻底被赶出陕西。

但是要说镇嵩军是如何瓦解的,还得细细说来。

地域性质、封建家长式的作风使得镇嵩军固步自封

为什么说镇嵩军不出名呢?还是这个名字的问题,前面说到了这个名字的由来,却并未知道这支部队的性质,在民国时期,大部分军队是中央军,或者是军阀性质的省军,然而,镇嵩军却都不是,他是一种游离性质的地方军队。

因此,镇嵩军是一支地域性色彩特别大的军队,其军队骨干大部分来自河南西部,以地域观念抱团取暖一直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军事发展形势,早在晚清的湘军、淮军时期就以地缘建立政治关系。

在民国时期阎锡山的队伍也是以五台山人最受信任,但是镇嵩军更要狭隘,只有河南西部的人才能够成为高级将领,后续加入的外省人,不论再有能力,都得不到重用。

而镇嵩军又在陕西发展,不免有巨大的冲突,地域观念的狭义直接导致了镇嵩军高层的血缘性。

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刘镇华的弟弟全部在镇嵩军中担任高级将领,除此之外,像一些高级将领甚至出现兄死弟继的传统,这种古代的封建家长性作风,一定程度上凝聚了部队的战斗力,维护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却导致军队高层逐渐弱智化,有能耐的人往往会有异心。

镇嵩军将领大多土匪出身,接受教育少、文化素质低

民国时期地方军阀比较强的省份,都是以讲武堂为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的军事人才,比如山西阎锡山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云南、四川都有讲武堂,广西有速成学堂,李宗仁正是毕业于此,正是在这些军事人才的领导下,才使得这些军阀在混战中独占鳌头。

可以说,军事长官的素质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现代化军队脱离不了军事教育。

前面已经说到镇嵩军因为脱胎于绿林土匪,所以很少接受教育,因此整体文化素质低,这是镇嵩军的短板所在,然而镇嵩军又是一个极具排他性的地方私军,并不能吸收外来的军事人才。

为了改变这种武人掌权的局面,镇嵩军采取和湘、淮军时代的统军方式,尽管将领文化素质低,但是可以招募一些有文化的师爷来帮助他们。

这虽然一度提升了镇嵩军将领的文化水平,但是无论是镇嵩军的这些土匪元老,还是师爷都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事需求,部队平时缺乏锻炼,武器也较为落后。

刘镇华投靠吴佩孚后,吴佩孚派遣了大量的军校毕业生,这才使使得镇嵩军的实力有所增加。

尽管镇嵩军人数曾经一度高达十万之众,但是大部分军队都是按照以前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其中抓壮丁,收编土匪是最主要的方式,兵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是镇嵩军发展的瓶颈。

最终的失败,也很大一定程度上源于军纪败坏有关,在被冯玉祥收编后,镇嵩军逐渐转型为正规军,然而原来的镇嵩军也算是土崩瓦解了。


史论纵横


镇嵩军本来就是由地方和土匪武装组成的杂牌军阀,政治上又是随风倒的墙头草,在军阀混战里被瓦解再正常不过了。

镇嵩军也算是历史悠久的地方军阀了,辛亥革命时陕西同盟会在陕西发动起义,陕西新军和绿林武装响应者不少,张钫将起义部队命名为秦陇复汉军。辛亥革命后秦陇复汉军裁减,其中以王天纵为首的河南绿林武装被改编为“镇嵩军”,以刘镇华统领,驻扎豫西。

刘镇华原本是个秀才,后来参加了同盟会,不过他很会投机,是一个标准的墙头草,先后投靠过袁世凯、段祺瑞、陕西督军陈树藩,直皖大战以后直系进攻陕西,他又出卖陈树藩,倒向直系,并积极结交入陕的冯玉祥等人。第一次直奉大战冯玉祥率军离开陕西,刘镇华得以出任陕西督军。并抱上了吴佩孚的大腿。

刘镇华

第二次直奉大战吴佩孚兵败以后逃回河南,试图利用刘镇华等人继续顽抗。然而刘镇华发现吴佩孚失势后立刻翻脸,派镇嵩军第35师师长憨玉琨率军入河南,逼吴佩孚下野。而国民二军胡景翼、国民三军孙岳两军因为奉军大举入关,不得不离开河北进入河南发展。憨玉琨在河南大肆收编游杂武装,部队扩充到4万多人,占据了豫西,自然不肯让步。刘镇华也垂涎河南的地盘,因此亲自率镇嵩军主力5万多人支援憨玉琨。1925年2月2双方爆发战争,结果刘镇华战败逃往山西,憨玉琨自杀,柴云升、张治公率残部1万多人逃到山中。镇嵩军第一次瓦解

镇嵩军以10万大军被5万国民军击败,主要是因为其所部大多由土匪武装改编,训练和纪律都严重缺乏,所以战斗力很差,而且很难统一指挥。不过刘镇华并没有死心,在吴佩孚东山再起,率军和奉系联合进攻冯玉祥的时候,刘镇华再次投靠吴佩孚,1926年4月,刘镇华组织旧部和地方土匪武装10万杀回陕西。

陕西此时国民三军第三师杨虎城部,还有从河南败退回来的国民二军李虎臣、卫定一、田玉洁等部,兵力严重不足。因此刘镇华入陕仅10天就包围了西安,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所部1万多人死守西安,双方激战8个月,这就是民国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保卫战,因为杨虎城、李虎臣名字里都有一个虎字,所以又叫二虎守西安。

杨虎城

刘镇华以10万大军围攻西安而不能得手,还是因为他的部队大多是土匪武装有关,战斗力差,纪律差。而且镇嵩军在陕西烧杀劫掠,引起了陕西民众的反抗,各地民军主动围攻镇嵩军,有力的增援了城内的守军。

西安被围8月,城内粮食匮乏,军民死者甚多,所以冯玉祥五原誓师以后,立即派军入陕救援西安。10月中旬孙良诚部进抵咸阳,和镇嵩军激战一月,11月23日终于攻克咸阳,此时刘汝明、孙连仲等部也赶到陕西。于是西北军于11月26日发起总攻,城内守军、各地的陕军、民军、紅枪会等武装也纷纷参战夹击镇嵩军,经过一天激战,镇嵩军全线崩溃,败逃回河南。

西北军

西安被围8月,城内缺粮,军民死者多达3万,所以解围后将西北军入城的城门改名为玉祥门,表示感谢

经此一败,镇嵩军已经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可能,不过刘镇华本来就是墙头草,所以此后继续依附冯玉祥、蒋介石等人,在中原大战以后所部被改编为15军,刘镇华的刘茂恩出任军长,镇嵩军彻底成为历史。


不沉的经远


有关民国煊赫一时的镇嵩军话题,总能引发历史爱好者们的口水战。因为无论是这支军队的“成色”、首领及主要将领,大多都是一些很有争议的人物。镇嵩军的首领刘镇华,曾考取过秀才,1908年加入同盟会后,开始以书生身份从事革命,并且说服嵩县的一支“刀客”武装加入反清队伍。这支部队也成为其日后发迹的资本。

刘镇华戎装照


刘镇华文人出身,领兵打仗非其所长,但却颇具政治眼光,善于笼络人心、投机取巧:1911年带着“刀客”武装投入陕西军政府张钫部,参与反清战争;民国成立后不仅没有被裁撤,反而被改编为镇嵩军驻扎于豫西。


由于镇嵩军官兵多为“刀客”出身,为了向时任河南都督张镇芳表明心迹,刘镇华等除了在辖区用心剿匪以外,还不惜在全军范围内“大义灭亲”,诛杀镇嵩军“通匪”人员两千余人。袁世凯去世后,刘镇华又先后投靠皖系、直系军阀及冯玉祥等实力派(并先后背叛),一度被任命为陕西省长、督军。可以说,刘镇华在政治上的反复投机才使得镇嵩军逐渐站稳了脚跟,队伍也从几千人扩张到鼎盛时期的十万人。


然而,刘镇华扩充镇嵩军是以收编土匪为主要方式,军纪败坏,扰民不断,为害一方;1925年,刘镇华被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击败,不得已率残部逃往山西投靠阎锡山。1926年又纠集人马杀回陕西,妄图卷土重来,从而上演了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的惨烈故事,最终,冯玉祥派援军支援西安,击溃刘镇华。由于惧怕被冯彻底消灭,刘镇华又托人说情,取得冯玉祥的谅解,被冯收编为西北军第8集团军。

影视剧中的镇嵩军军官形象


但是,镇嵩军的部分将领不愿跟随刘镇华投冯,而是各选其主、远走他方,镇嵩军就此解体。随后,在中原大战中原镇嵩军各部再度四分五裂,唯有主力随刘镇华投靠蒋介石,被编成第11路军(后改为15军),刘镇华之弟刘茂恩为军长。在经历了抗战、国共内战之后,“镇嵩军”犹如秋风中的落叶一样,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参考文献:

郭润宇:陕西民国战争史 上册,三秦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

蔡少卿:民国时期的土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历史研习社


民国的军阀多如牛毛,大家对直军、皖军、奉军、晋绥军、川军、湘军、滇军等军阀都比较熟悉,像镇嵩军这种影响力不是很大的军阀了解得并不多,今天就介绍一下民国的军阀之镇嵩军。

1912年,河南豫西的地方部队组成了镇嵩军,由刘镇华出任统领。其兵力最盛时达到十余万,1925年胡憨战争时,被胡景翼的国民二军打败。1926年进军陕西,在西安被冯玉祥的国民一军(西北军)打败。1927年镇嵩军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下辖第23、26、28三个军。1929年,镇嵩军投靠了蒋介石。1930年中原大战时依附阎锡山反蒋,中原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失败,镇嵩军解体,余部分为几支。

中原大战时,刘镇华之弟刘茂恩率一部镇嵩军投靠蒋介石,所部被编成国民革命军第15军,刘茂恩任军长,下辖第64、65两师。抗战中,刘茂恩曾出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河南省主席。1947年,该军在豫西被解放军歼灭。

1930年,镇嵩军一部被讨逆军第20路军张钫收编为下辖的第32军,由宋天才任军长。中原大战之后,该军缩编为第20路军第75、76师,抗战胜利后第75师番号被撤销,第76师由黄埔毕业的刘平担任师长。

镇嵩军的其余部队如李万如、范龙章、赵冠英、王殿阁、李万林、王凌云等师长,被蒋介石派往鄂豫皖剿共,结果被红军消灭,这部镇嵩军不复存在。


历史军魂


相信听过这支名为"镇嵩军"武装的人并不多。其实,这是一支由被裁军人组成的地方武装力量,保护河南西部二十二县,因为驻地靠近嵩县,所以也被称为是镇嵩军。图为镇嵩军首领刘镇华

镇嵩军的成名之作恐怕非围攻西安莫属!1925年,直系吴佩孚招兵买马再起东山,自封讨贼联军总司令。当时的镇嵩军首领刘镇华率部投靠吴佩孚,并被吴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统领。

于是,刘镇华依靠充足的兵源外加阎锡山提供的武器,短时间内就组建起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1926年,率部败退的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在河南境内遭遇刘镇华的镇嵩军并大败,且岳维峻最后被阎锡山俘获。

而原本打算赶去支援岳维峻的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也被刘镇华的镇嵩军所打败。此役过后,刘镇华和他的镇嵩军气焰更加嚣张,队伍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巅峰时期达到了十万人的规模。图为"二虎守长安"纪念雕塑

同年,刘镇华应吴佩孚之令进攻西安城,十万大军将西安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城中的李虎臣(即前文所说的李云龙)和杨虎城二将誓死坚守长达八月,这也就有了著名的"二虎守长安"。

镇嵩军围困西安八个月,城内因伤、饿、冻致死的人多达4.5万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素有"布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率军驰援而来,刘镇华和他的镇嵩军也在冯将军的兵戈之下一败涂地!刘镇华见大势已去,索性直接投到了冯玉祥麾下!

图为"布衣将军"冯玉祥(左一)和蒋介石

如今,西安还有一处名叫"玉祥门"的城门,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冯将军的解围之恩!

我是军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