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鄒文清/撰稿) 濯田,是現今福建省長汀縣管轄的一個鄉鎮。

濯田,這個地名怎麼來的?回答它的難度,在於“濯”字,這堪稱長汀地名問題中最難回答者。至於“田”字,那就很平常了,古田、河田、培田……都與農田有關。

查“濯”的字義,主要有“洗滌”“山無草木的樣子”這兩種。如果望文生義,“濯田”就是“洗田”或“光田”了,可是誰會樂意取這種地名呢?還有一種解釋說:“相傳古時濯田原為一片河灘,有許多沼澤……‘濯’的意思是土地光禿,由溪河沖積改變而成的河灘;‘田’的意思是地勢平坦,由此而故名。”或者說,濯田“意為由清潔河灘沙地闢成的田園村落”。總之,認為“濯”與“河灘”有關,具體解釋,要嘛是“光禿”,要嘛是“清潔”(由“洗”引申而來)。這種解釋自然也難令人滿意。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鄉愁所繫:長汀濯田老石橋

開個玩笑。如果“濯田”的本字,是其客家同音字“鑿田”。細思極恐,在濯田,若真的將一丘田狠狠鑿下去,不掘到金窖誓不罷休,穿過地心,一直往前,這條掘金隧道會從哪裡穿出來呢?答案是南美洲巴拉圭!

好了,言歸正傳,可以聽聽我對“濯田”地名來歷的考究了。

一、上杭“濁裡”改“濯裡”的啟示

從濯田出發,經店下、羊牯,或經水口、宣成,行程約六七十里,進入上杭縣地界,可以找到濯田的一個弟弟:濯裡。濯田,濯裡,是不是很像?而在整個龍巖市甚至全福建省,“濯”字地名大概只有這兩兄弟了。

為什麼要說到這個濯裡村?因為我曾查到它的原名是“濁裡”,“濁”的簡體字是“濁”,“濁裡”也即“濁裡”。由“濁裡”變成“濯裡”,我發現了“濯田”地名變遷的奧秘!

縣誌記載濯裡原名“濁裡”(濁裡)。濯裡現在分成上濯、下濯兩村,位於上杭縣官莊鄉北部,這一帶就是傳統上被統稱為“龍下”的區域。這裡幾個主要村子的名稱,如回龍、白石角(今稱“紅石”)、濯裡,都與汀江中的石龍、汀江小支流濁溪(濁溪)有密切關係。南宋《臨汀志?山川》記載距上杭縣城北一百二十里的汀江中,橫亙一塊名叫“石龍”的巨石,石背上有魚鱗般的花紋,遇到乾旱時節,鄉民們就用沙子、石頭蓋在石龍上,不久一定會下雨,等到發洪水將沙石衝蕩乾淨了,雨就停了。濁溪(濁溪)是條小溪,發源於上杭南陽鎮西北角,向西南主要流經長汀宣成鄉南部,再入上杭界,流經上濯、下濯,在紅石村匯入汀江。《臨汀志?坊裡墟市》記載了上杭縣北部有個“濁石墟”,這個墟場就設在白石角(紅石村),因其在濁溪入汀江之處,故有此名。近代此墟廢了,留下個“街上”的地名。而濯裡因在白石角濁溪的裡面(上游),故原名“濁溪裡”,簡稱“濁裡”。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上杭回龍、長汀濯裡一帶衛星地圖

清代康熙《上杭縣誌·山川》,則將汀江“石龍”所在之處明確記載為“回龍灘”了。它還記載了附近的“濁灘”,說其“自平安里濁溪流出,因名”,明清上杭回龍一帶屬平安里。乾隆《上杭縣誌·山川》記載境內大溪(汀江)時也涉及了“濁溪”,說:“大溪源出長汀,一百六十里抵回龍乃入杭界,由回龍而下納細流者七:回龍下二里則濁溪之水入焉,由濁溪三十八里至黃土潭,則財溪之水入焉……”該志《裡圖》則記平安里村莊有“濁溪裡”,也就是“濁裡”。而到了近代,民國《上杭縣誌·裡區志》記“回龍鄉聯保處”所轄村子,就已寫作“濯裡”而非“濁裡”了,故其《山川志下》記回龍之水就是:“下畔有濯裡之水,亦名濁溪。濁溪發源平安里障雲嶺,合漢溪、桂坑諸小水,會於蕉坑,向北流至濯裡,右與長汀張屋鋪、逕裡之水,合趨龍下而入於江。濁溪合流外曰濁灘,舊志雲:在縣北,自平安里濁溪流出,因名。”

族譜也記載濯裡原名“濁裡”(濁裡)。筆者老家2006年所編《長汀縣羊牯鄉曹氏族譜》,記載該鄉曹姓入居始祖曹聰寶(曹姓南宋入汀始祖曹遠生八世孫,下文“始八”即指此),明代自上杭城南張灘遷回龍濁坑崗頭湖,再遷長汀羊牯大坑頭(今官坑村大坑頭自然村)開基,其曾孫葬於上杭下濁崗頭湖。令人感嘆的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中康熙末年入川定居內江縣的大坑頭村曹氏後裔,2015年10月向筆者提供了一份老族譜,上面赫然印著:“一世祖聰公,始八,上杭縣在鄉居住地名下濁,離上杭縣一百二十里,與長汀縣隔界。葬在長汀縣管下地名蘭坑,地形‘倒油瓶’,艮山坤向,離濁下十有餘裡,雍正甲寅年立碑。”所謂“濁坑”“下濁”就是濁裡,也即濯裡。至於“濁下”,則是筆誤。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四川內江曹氏族譜,記其先祖居福建上杭下濁

“濁裡”改“濯裡”,確鑿無疑。那麼,毗鄰的“濯田”會不會也是由“濁田”改來的呢?

二、濁 田:老族譜的記載

長汀縣濯田中學是我的母校。2018年11月,筆者向一位濯中同學談起“濯田”原名“濁田”這個推想時,同學說:“對!我原先還以為人家族譜寫錯了呢!”隨即發來幾頁清同治間老族譜,讓我喜出望外!這是清初“湖廣填四川”中遷居成都的濯田王姓後裔所保留族譜中的幾頁,其中兩頁,一頁記載:五代閩國末,濯田琅琊郡王氏開基祖九法二郎公“攜一子,變其姓,隱其名,入長汀縣之上陽裡濁田溪大井背山頭……”另一頁記康熙時入川始祖王時蓮之祖父:“重華公,妣劉孺人,家世福建省汀州府長汀縣上陽濁田溪大井頭王屋。公妣墓在原籍,生子一曰君佑。”這“濁田溪”就是今濯田溪,“上陽”即今上洋村。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四川成都王氏族譜,記其先祖居福建長汀濁田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四川成都王氏族譜,記其先祖居福建長汀濁田

考據之學主張“孤證不立”,即考定一事至少要有兩個以上證據互證才行。2018年12月,作者聯繫武平林君,他發來一份武平中堡清朝遷浙江青田縣的林氏後裔所保留的康熙間老族譜資料,其《宗譜序》記林氏先祖南宋遷居長汀、武平情況:“七郎公遷於成江之濁田,八郎遷於長汀之河田,我九郎公又遷武邑之中堡。”其《濟南郡林氏姓原記》又記:“有祖伯七郎者,於南宋時徙於成工之濁田,八郎徙於長汀之河田……九郎徙於今武平睦郡中堡歸郡裡立基。”所謂“成江”“成工”即宋元明清時濯田所屬的長汀成功裡,故濯田在南宋《臨汀志·坊裡墟市》中被稱為“成功墟”。林七郎公所居濁田即今濯田巷頭村。而“睦郡中堡”“歸郡裡”則分別是中堡所屬的武平宋代保名、明清里名了。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濯田至少在清代康熙之前,原作“濁田”。

三、為什麼改名“濯田”

濁,即是“濁”,想想“渾濁、汙濁、惡濁”……無一好詞。濁田,渾濁之田。所以很好理解,必須同(近)音雅化改名,比如,北京乾魚衚衕改名“甘雨衚衕”、豆腐巷改名“多福巷”,廈門潯尾改名“集美”,連城官寨山雅化為“冠豸山”,上杭官莊豬子坑雅化為“朱子坑”“朱紫坑”,等等。那麼,“濁田”“濁裡”如何雅化?與“濁”同音(zhuó)的字極稀少,而“濯”字雖然也非褒義詞,但其義一般人不知,總比公然惡義的“濁”字好,且其與“濁”字不但同音還近形,舍此之外,要找到第二個更合適的字,實在難之又難。於是,“濁田”“濁溪”“濁裡”,就被雅化“濯田”“濯溪”“濯裡”了。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浙江青田林氏族譜,記其先祖之兄居福建長汀濁田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浙江青田林氏族譜,記其先祖之兄居福建長汀濁田

但是,前人為什麼要取名“濁田”“濁溪”呢?我們要尊重他們的選擇。故無需忌諱,“濁田”“濁溪”其本義就是渾濁之田、渾濁之溪。這是按山川自然特點來取地名的,是地名選取的最常用之法。其實,前人並不一定忌諱用“濁(濁)”字給山川土地安名,如古書記載有多條河流名濁水,《國策·楚策一》記“(秦)與吳人戰於濁水而大敗之”,此濁水據考即今湖北襄陽小清河,山西有河至今仍名濁漳河,臺灣有溪至今仍名濁水溪,南宋《臨汀志·郵驛》也記載上杭縣還有個驛站“濁口鋪”。具體到濯田,我們要明確,其範圍原來只是一個村或集市,即今濯田鎮街上村一帶。現代以後,濯田才擴大用為一個片區或鄉鎮的名稱。所以,原來的小地名濁田,應該就與這裡的農田之水容易渾濁有關。這可能與河流曾經流經或氾濫田塅中間有關。今日,濯田河自西北往東南,流經濯田鎮政府所在地。據言,歷史上,濯田河道在今日河段之南,即穿過了今日鎮中心。河流在較平之地發生搖擺改道,是常用之事。所以,河水氾濫侵田,使之渾濁,可能是“濁田”得名之由。事實上,濁田(濁田)並不完全是壞事。水至清則無魚,反之,渾水裹挾肥質入田,或農人施肥使田水渾濁,濁田(濁田)就有“肥田”之蘊意了。清初長汀人範紹質《瑤民紀略》,記長汀畲民“糞田以火土,草木黃落,烈山澤,雨瀑灰瀏,田遂肥饒,播種布穀,不耘耔而獲”,即在山上燒草木灰,雨水將其衝入田中,清水之田就很肥沃了,甚至可不勞而獲。又如清代翟灝《臺陽筆記》記臺灣的濁水溪,因“有黑沙流出,土人以之灌田”。但是,“濁田”(濁田)終究不雅,要想到它有“肥田”之意畢竟很辛苦,最終就會有“濯田”之雅化。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福建長汀濯田鎮政府所在地衛星地圖

那麼,“濁田”何時改“濯田”的呢?我查到記載“濯田”兩字的最早文獻,是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長汀縣誌》。“濁溪”與“濁裡”因處於汀江邊,上杭各縣誌對其記載較多。反之,濁田因不在汀江干流邊,故康熙前的《長汀縣誌》等方誌對濁田或濁田溪未作記載。乾隆《長汀縣誌》卷五《疆域·裡圖》始記“成下里統圖六,計村七十三”,其中一村即濯田。前面我們據族譜知道,清康熙間此村寫法是“濁田”,而乾隆《長汀縣誌》為何變成“濯田”了呢?這使我想起乾隆年間一起血腥的文字獄,說的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故意找茬,藉口內閣學士胡中藻(江西新建人)詩裡有“一把心腸論濁清”的句子,說:“加‘濁’字於國號‘清’之上,是何肺腑?”將胡中藻和族人滅族抄斬,禍及師友。請試想想,如果有朝一日,乾隆拆閱密奏,也冷笑一聲:“大清國土,豈有濁田濁溪?”有多少人要為之掉腦袋啊!我們後人尚能想到這點,當時之人還用多說嗎,尤其是文人官員們一定會敏銳意識到潛在之禍並竭力規避!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長汀濯田天后宮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鄉愁所繫:濯田王氏家廟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長汀濯田項羽廟( 賴珊盛 攝影)

所以,乾隆《長汀縣誌》就寫作“濯田”了,延及後世,光緒五年(1789年)《長汀縣誌》卷二《疆域·裡圖》記“成下里統圖六,計村七十三”,其中一村即“濯田”,卷六《城池·墟集》也記作“濯田墟”。民國《長汀縣誌》所記也都是“濯田”了,如卷五《城市志·長汀縣區鎮鄉保一覽表》記有“濯田鄉”“濯市保”,《墟市》記“濯田墟”。所以說,“濁田”改“濯田”,很可能是清代躲避文字獄的結果。乾隆間長汀已改“濁田”為“濯田”了,但之前那些千里外遷者卻不知此情,所以他們保留的老族譜就留下了“濁田”這個老寫法,為我們溯源濯田本名提供了珍貴史料。同時,也反證了“濁田”是舊名,因為如果舊名是“濯田”,那麼改“濁田”就不合情理了。至於上杭濁裡,前面已述,民國《上杭縣誌》也已改作“濯裡”了。濯田王姓一支遷自江西吉安,無獨有偶,吉安縣浬田鄉竟也有個濯田村,它本來是否寫作“濁田”,則有待考證了。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清乾隆《長汀縣誌》記“濯田”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清光緒《長汀縣誌》記“濯田墟”

濯 田:福建長汀最迷人鎮名,名從何來?

長汀濯田王氏宗祠(賴珊盛 攝影)

“濁田”已改“濯田”,濯田,其實也是個好名字。濯,有“盛大”之意。《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雲“王公伊濯”,意思是讚美周文王功績盛大。那麼,讓我們賦予“濯田”嶄新之意吧:濯田,大田、廣大之田、大有之田也!

“一練溪澄通遠海,半空雲幻湧高岡。田疇春雨千傾綠,郊外秋風一色黃。”已故旅美大學者王業鍵先生吟詠故鄉濯田的詩句,讓我深陷於少年求學濯田的美好回憶。我久未重返濯田,也疏於聯繫濯中老師同學,謹以此文表達我的愧疚之意、感恩之情!

好了,總結三點吧:

一、濯田,原名“濁田”(濁田),可能因“河水侵田,使之肥濁”得名。

二、濯田,應始用於清乾隆間,是“濁田”的雅化,可能出於迴避文字獄。

三、濯田,可賦新意為“大有之田”。

(鄒文清 2019年1月5—15日;初作於小寒,戊戌十一月卅日)

感謝——老同學王田衛、武平林東祥先生、福州謝彪老弟、長汀方誌辦王英主任、遊焙章老師,為我查找提供資料;張亮珍、賴珊盛等提供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