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为农村的重度残疾人按单人单户办理低保?

在我们正常的认知和印象中,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才是农村最为困难的人群。但是,在农村,还有一些家庭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其实也挺困难的。

什么家庭呢?

就是那些家中有大病患者,却又不符合低保贫困条件的家庭。

一、一病回到解放前

这些家庭,在没有得病前,家里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是靠着勤劳节俭小日子还过得去,家里有个十万八万的存款。如果一切平安,给儿子娶妻生子一辈子倒也安然。可现在的病多,看病费用又高,这样的家庭一旦有人得了大病,家里那十万八万的存款一下子就没了,很可能多多少少的还会有些债务。

应不应该为农村的重度残疾人按单人单户办理低保?

二、不符合低保和贫困条件

因为,低保户贫困户的标准都是按整体家庭经济财产状况来衡量,不考虑家庭单个的重残人员。所以,这些家庭,由于原来条件较好,即使家中有人得了大病,造成重度残疾,申请贫困户低保户一般也不会评议通过。

在大病救助中,贫困户低保户和一般户的区别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贫困户低保户大病救助不但没有门槛线,而且报销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加上前期的合疗报销,基本上个人负担的就一点点。而一般户的大病救助,门槛线就高达两万四千元(各地标准可能不同),去掉门槛线,报销比例为百分之二十。

应不应该为农村的重度残疾人按单人单户办理低保?

三、大病后家庭立刻陷入困境

大部分大病患者,治愈出院后往往还需要常年吃药维持,而一般都有较重的后遗症,造成失能或者半失能。这种情况下,自己非但没有了收入,还需要其他家人照顾。以前可能是三个劳力,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劳力,收入立马锐减。

我们可能都有体会,这样的失能半失能患者,在自身病痛和经济双重压力下,他们在思想上波动很大,认为自己成为了家里的累赘,即使是对侍候自己的家人,情绪往往都比较暴躁。

对于这样的家庭,最困难的是重残人员的护理和后续医疗。在这一方面,虽然有残疾人的护理补贴,但补贴标准只有一百多元,很难解决实际困难。

对于家里有一二级残疾人的家庭,我们是否可以按照单人单户为重残人员个人办理低保,家庭其他成员不予享受。

应不应该为农村的重度残疾人按单人单户办理低保?

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重残人员后续的医疗压力,使他们在思想上认为有政策的照顾,自己不再是累赘,家庭更和谐也更人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