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來源丨“三個媽媽六個娃”

這段時間,“原生家庭”這個詞被無數次的提到,反覆鞭打,大概都是因為一部叫做《都挺好》的電視劇。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這部劇正在熱播,所以劇情我不多說了。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的抱怨過他們的原生家庭。

覺得自己的一些性格弱點,一些為人處事的問題,都和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有關。

我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現在懶得抱怨,因為沒得選擇。

更何況,我們這些中年人,現在已經成了別人的原生家庭。

與其抱怨,不如想一想,我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

如果現在自己身處原生家庭鄙視鏈的底端,是不是可以自省一下,做到反思和修正。


媽媽無所不能+爸爸博學親和

前兩天我見了一對夫婦。他們兩個基本上就是這樣,處在原生家庭鄙視鏈的最頂端。

他們的女兒五年前從北京四中畢業,進入哈佛大學。

每年哈佛本科在中國錄取的學生也是10來個。

這樣一個學霸,不僅一點兒也不古怪,還特別風趣,而且愛好頗多。

雖然他們說起來風輕雲淡,可我聽完卻不禁默默反思。

當有學霸的父母和你說:不要著急,靜待花開時,你千萬不要聽了長出一口氣,然後回家繼續玩手機,睡大覺。

人家的意思並不是你什麼都不需要做。

不澆水,不施肥,花開不了。

靜靜地長期地付出,但是心態儘量平和。

無所不能,並不是媽媽包辦一切。

而是女兒想了解什麼,在成長的關鍵期有了問題,這位媽媽都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找信息,或者可以點撥孩子的人,所有的管教都不是蒼白的說教。

而爸爸對於孩子的所有興趣,都不干涉。你對什麼感興趣,我就先去了解。

他們每週都開一次家庭會議,地點不是在家裡,而是一個孩子喜歡的飯館。

一家人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討論。

他們告訴我,他們家的孩子就是95分原則。

這是孩子自己定的,說自己不想考100,因為想用那5分的時間,去聽喜歡的音樂,看喜歡的書。

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有要求,同時給自由,但是對自己卻從未放鬆。

找信息和資源,讓自己更博學,可不是光花錢能解決。

這樣家庭的孩子,家長注重過程,結果一般不會差。

孩子很自信,小時候可以自雞+素雞,長大了可以獨當一面。

除了相對完美的原生家庭組合,其他的幾種組合,各有各的問題,真是有點兒難分伯仲。

媽媽雞血滿滿+爸爸要求嚴格

我不能說這樣的組合不好。

所有對孩子要求嚴格的家庭,父母在時間、精力、金錢上的付出都會更多。

這樣的家庭組合,一旦有問題,都是“度”過了。

越嚴格,付出越多,越不由自主地要求結果。

父母一旦走火入魔,會有很多瘋狂的要求。

不考第一不能吃飯,除了分數什麼都不重要。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孩子三觀會扭曲,會對父母對自己的感情產生懷疑,容易帶來心理問題。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其實比嚴格要求更難的,就是因材施教。

孩子如果就不是這塊料,怎麼辦?

很簡單,認!別相信什麼孩子都可以逼出來,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真不是人人一樣的。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家畢竟不是一個只談學習的地方。別讓孩子寒了心,學渣也可以是來報恩的。

而以愛的名義生了恨,可能就只有報仇了。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媽媽順其自然+爸爸不聞不問

這樣的父母組合,有的不管學習,甚至不管生活,有的給錢,有的錢都給不了。

原因很多:沒時間,沒精力,不在身邊。

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自由是有了,但是缺乏關心和愛。

很多人因此會很沒有安全感,沒有責任感,並且自己也會十分不善於表達感情。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體現在孩子學習上,就是爸媽都嫌麻煩,不想管,彼此踢球。

我認識有的父母,對此振振有詞:我們這是佛系。佛系是心態,行動上也佛系,那就是沒戲。

我們生育、養育、教育,每個階段都需要對孩子培養和付出。

要麼別生,生了就別想輕鬆。

媽媽說一不二+爸爸消極懦弱

這基本說的是《都挺好》裡的蘇母和蘇父。

這樣的家庭關係,往往夫妻感情比較差。

媽媽付出的越多,爸爸表現的就越冷漠。

而爸爸越冷漠,媽媽對他的評價就越負面,並且會越強勢。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這樣家庭里長大的孩子,男孩容易媽寶男,很多很沒有主見。

女孩就特別容易複製自己的母親,在未來自己的家庭中,處理不好夫妻關係。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女人管所有。

媽媽們一邊罵男人不負責任,消極怠工,一邊大包大攬。

孩子畢竟也是男人的,適當的放手,看看到底能發生什麼。

給爸爸們話語權和必要的尊重,避免養出甩鍋男,媽寶男,逃兵男;擰把女,糾結女。

強勢的女人其實很多是缺愛的女人,渴望被承認,被愛,被關心。

所以爸爸們,也請學會讚美和欣賞。

媽媽是我的朋友+爸爸是我的寵物

我其實不是特別認同要和孩子做好朋友的說法。因為朋友之間只有善意的提醒,沒有管教。

我可以尊重孩子,但是我一定會有要求,會有管教,這是我的責任。

朋友處不好,可以一拍兩散。

我行嗎?

在家庭教育中,對於孩子過於縱容,他們很可能會恃寵而驕。

父母還是要有權威的。

否則讓孩子習慣了你朋友的身份,未來真有一些很原則的問題,你的意見會變得不那麼重要。

他會覺得你只是我的朋友,沒什麼大不了。

沒必要一定讓孩子怕某個人,但是一定要讓他們尊重父母,有分寸感。

媽媽陰晴不定+爸爸火山爆發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悲觀也沒用。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東野圭吾《時生》

如果在原生家庭,我們沒有抓到所謂的好牌,那麼把自己變成孩子的好牌吧。這恐怕是關於原生家庭,我們現在唯一能做,並且有意義的事。

好牌的特點有自信、快樂、樂觀、共情、正面、穩定、客觀,積極……

很難,光是情緒穩定這一條就很難。

但是,如果你希望有一天,能夠在孩子面前自信地問:作為我們的孩子,你覺得高興嗎?

那就必須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自我修正。


原生家庭鄙視鏈:你處在哪一端?

這屆父母不容易,為人父母從來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