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丨成都建設“市民誠信卡”,讓地鐵逃票、詐捐、騙婚等行為付出高代價

誠信,貫穿生活中的大小事,

也是一個城市的公德底線,

地鐵逃票、詐捐、電信詐騙……

這些失信行為,

不僅可恥,也將受到聯合懲戒。


2月27日,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公佈了日前通過的《成都市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成都市將建立健全個人誠信獎懲聯動機制,加大個人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力度。


本地丨成都建設“市民誠信卡”,讓地鐵逃票、詐捐、騙婚等行為付出高代價


本地丨成都建設“市民誠信卡”,讓地鐵逃票、詐捐、騙婚等行為付出高代價


槐軒君來帶你看看到底有哪些細則

1、到2019年底

實現社會信用代碼全覆蓋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成都市將加快推進以公民身份號碼制度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加快居民身份證指紋信息採集和個人信息更新,進一步提高居民身份證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到2019年底,實現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全覆蓋。

本地丨成都建設“市民誠信卡”,讓地鐵逃票、詐捐、騙婚等行為付出高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還要建立重點領域個人誠信記錄

這些領域包括:食品藥品、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會展廣告、公共資源交易、教育科研、旅遊服務、互聯網應用及服務、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環境保護、生物安全、產品質量、稅收繳納、醫療衛生、勞動保障、工程項目建設、房產交易、金融服務、知識產權、司法訴訟、電子商務、志願服務、慈善捐助、體育競技、文化娛樂、徵信服務、企業登記代理中介等。建立和完善個人信用記錄形成和動態更新機制,及時歸集和更新有關人員在相關活動中形成的誠信信息,並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鼓勵並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建立健全會員信用檔案。

2、打通共享通道

公共信用信息可共享查詢

成都市將探索建立個人公共信用信息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共享關係。


本地丨成都建設“市民誠信卡”,讓地鐵逃票、詐捐、騙婚等行為付出高代價


逐步整合公民個人公共信用信息、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所採集的個人市場信用信息等,實現個人信用信息記錄全覆蓋。逐步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個人公共信用信息互聯、互通、互查機制。實現與全國、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個人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打通與區(市)縣平臺的信用信息共享通道。依法暢通公共信用信息的公開渠道,依法依規開放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查詢。

同時,依法依規開展向社會提供個人公共信用信息授權查詢服務,各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要積極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中查詢使用個人信用信息,率先在積分落戶、職稱評定、表彰評優、人事考試、幹部選拔任職、特殊行業入職,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以及出國旅遊、乘坐高鐵和飛機等方面,查詢和應用個人公共信用信息,做到應查必查。

在探索建立個人信用分制度方面,推進個人信用管理平臺建設,以市個人公共信用信息為基礎,綜合處理分析個人信用數據、行業數據、市場數據等多種數據,建立健全個人信用信息綜合評價指標和數據分析模型,研究開發個人信用分。積極推動個人信用分在社會保障、公共交通、教育、科研、金融、醫療衛生、身份識別等領域的應用,探索以“市民誠信卡”為個人信用分和信用信息的載體,逐步拓展其應用場景,提升個人信用意識。

3、嚴管重點領域

失信個人將受到聯合懲戒

“成都市將依法依規加大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拒不履行法定義務嚴重影響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公信力,以及拒不履行國防義務等個人嚴重失信行為的信息歸集力度,採取聯合懲戒措施。”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人士介紹,成都市將惡意逃廢債務、騙取財政資金、圍標串標、弄虛作假騙取中標、弄虛作假騙取企業登記、行賄受賄、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網絡欺詐、金融欺詐、新聞欺詐、騙取公證書、交通違法、統計嚴重失信、不依法誠信納稅、詐捐、騙取婚姻登記、騙取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和社會保險基金、環保領域嚴重違法、電子商務領域嚴重違法、違建拆除失信、違規傾倒建築垃圾、地鐵逃票等嚴重失信個人列為重點監管對象,提高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依法依規採取行政性約束和懲戒措施。

在對失信企事業單位進行聯合懲戒的同時,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員採取相應的聯合懲戒措施,將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到人。

鼓勵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徵信機構採集的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嚴重失信記錄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作為實施信用懲戒措施的參考。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來源 | 成都政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