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變形計》裡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女孩劉珈辰,在平時的生活中,她可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不僅給她配了五個保鏢貼身保護,還專門僱傭了專人給她餵飯洗澡穿衣服。

平時爸爸給會給她很多零花錢,有一回爸爸咬了一口她的蘋果,她轉身就從爸爸的錢包裡拿走了五千塊錢,因為爸爸吃了她的蘋果,要付費。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劉爸爸覺得女兒就要富養,而富養就是給錢

當記者採訪爸爸,為什麼給她這麼多零花錢的時候,爸爸回答說:"在我的思想觀念中,女孩就是要富養。"

俗話說得好,"窮養男富養女",不過什麼是富養呢?

在很多人眼裡,富養女兒就意味著給孩子提供最優渥的物質環境,吃飯去高檔餐廳,特長去學習打高爾夫球,穿的衣服背的包也都要是LV、Gucci。

在他們眼中,富養就是在金錢上絲毫不設限,覺得這樣就能將孩子的人生提升一個層次,讓孩子從此進入更高的階級。

父母的初衷一定是好的,希望女兒以後的生活也可以水漲船高,希望女兒長大可以之後可以成為萬眾矚目的女神,但是僅僅通過花錢能實現這樣的目的嗎?答案顯而易見,不能。

用金錢來衡量的富養不僅不會讓女孩成為女神,反而會讓女孩的三觀以及性格出現扭曲

實際上,富養絕不代表著用錢養,即便是有錢,也不代表著孩子就有高素質。

曾經有一個叫做"一個失業父親等待女兒歸"的微博賬號發佈過一條信息,信息中稱,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320萬,全部被女兒轉走並揮霍掉,之後女兒就處於失聯狀態中,她甚至還拉黑了家裡所有人。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爸爸不得以在微博上發帖,只希望女兒能看到,回覆他

父親辛辛苦苦攢下這些錢,本來是要留著給女兒出國留學用的,但是女兒卻分多次將這些錢全部轉走,過上了奢侈的生活。而女兒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和父親也有莫大的關係。

當初,他與自己的妻子離婚,覺得自己虧欠了女兒,再加上覺得女兒就應該富養,所以在經濟方面從來沒有對孩子有過限制,對女兒的物質需求永遠都是有求必應,他以為這樣女兒就會變得幸福。

女兒花著爸爸的血汗錢買包買衣服,究竟是不是幸福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她這樣的做法卻讓我們無法接受,把父親卡拉黑,不顧父親的死活只想著自己吃喝玩樂,不得不說,這種"富養"出來的孩子,註定是失敗的。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僅僅靠金錢養出來的孩子,並不會成為父母期待的人生贏家

因為單純金錢上的富養會給孩子的很多方面都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孩子的金錢觀會出現問題。他們不懂得賺錢是要付出勞動的,只是知道缺錢就找父母要就可以,而這樣不需要付出就可以得到的金錢,他們自然也不會珍惜,大手大腳,揮霍無度。

不僅如此,這種富養還會讓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發生扭曲。他們自私自利,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考慮父母以及其他人的想法,因為在他們眼裡,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必須也應該圍著自己轉。

而一旦父母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了,她們就會憤怒、抱怨,覺得父母沒有本事,但是在他們的人生字典,卻從來沒有自力更生、努力奮鬥這樣的詞語。

富養不是錢養,我們要給予孩子更加豐富的精神資產,絕不僅僅是物質環境

其實,富養女兒不僅僅是我們現代人的想法,在古時候,女兒就被稱作"千金",後來又叫做"掌上明珠"。從古至今,許多家長都信奉著富養女兒的"金科玉律"。他們希望自己的女兒什麼都是最好的,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覺得這就是對女兒的富養。

當然,如果可以給女孩豐厚的物質條件,那麼讓孩子少吃一些生活上的苦,這無可厚非。但是,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不夠的。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真正的富養不是要滿足物質需求,而是要做到精神上的富養

就像是林徽因和陸小曼。兩個人都是"富養女兒"的標準下養出來的閨女,另個人都曾衣食無憂,甚至可以說是養尊處優,但是,兩個人的結局卻全然不同。

對林徽因的富養成為她人生的起點。精神世界極其豐富,她16歲就跟隨父親遊歷歐洲,她在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中,不同的建築設計和藝術形式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甚至影響了她的一生。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富養給了國民才女人生的起點

而陸小曼的富養,僅僅教會了她奢侈。陸小曼有十口鑲金的大衣箱,最喜歡的旗袍上,鑲滿了紅寶石和金絲線,而她的精神世界卻乾枯貧瘠。最終的結果就是,她不斷地揮霍著金錢,揮霍著自己的樣貌與愛情,從而揮霍了自己的一生。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物質上的充盈只是讓陸小曼學會了揮霍

其實,富養是給孩子提供一種教養,是對孩子個人品質、文化修養的一種投資,讓女孩見多識廣、有獨立意識、有主見,知道什麼是好的,同時又知道什麼是我想要的。在富裕的生活中,不至於迷失,而在貧困的生活中,不至於退費,這才應該是富養帶給女孩的終極財富。

究竟怎麼做才能真的算是富養女兒呢?

首先,父母要給予女兒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家。

在一些富裕的家庭中,父母每天在外面忙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無論孩子有任何的需求,他們就都是給錢,美其名曰"富養"。可是,女兒卻沒有真正因此而"富"起來,她們的精神世界反倒更加貧瘠。

女孩一般都比較敏感細膩,所以家庭氛圍對於女孩的影響更大,而她們對於幸福感的要求也會更高。所以,她們會更期望可以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來自家庭的溫暖。

一旦,她們在家庭中得不到這些,她們就會將目標轉移到外面,期待尋找一個能給自己溫暖的伴侶,將這份遺憾彌補上。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真正的富養需要以充滿愛的家庭作為土壤,才能給予女兒以滋養

於是,我們在生活中就會經常看到一些女孩找的伴侶,非常糟糕,工作、家庭以及個人能力都遠遠不及女孩,但是她們卻願意與對方在一起,就是因為她們覺得自己從這個人身上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至於其他方面,她們就看不到了,也不需要了。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愛與陪伴。我們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讓她在其中得到滋養,內心充盈地開啟人生的每一段人際關係。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於父母的愛,是我們給予孩子最好的教養

其次,父母要幫助女兒產生充足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對安全感存在一個誤區,覺得安全感就是安全,就是一手包辦,無論這件事情應該誰去做,都由我來做,覺得這就是給予孩子安全感。

實際上,安全感並不是誰給的,而是自己產生的。安全感就是指孩子自己相信自己。而安全感對於女孩來說,尤其重要。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將很難感受到幸福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遇上這樣一種女孩,她們喜歡翻看伴侶的手機,查看伴侶的微信記錄,對伴侶缺乏信任感,她們總是覺得伴侶會做出對不起自己的事情。

其實,不是她們不信任伴侶,而是因為她們缺乏安全感,她們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別人,覺得自己不值得遇上美好的愛情。

而想要讓女孩的內心充滿安全感,就需要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我們不一定要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但是我們要去關注她們的需求,看看需求背後反映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有針對性地去滿足孩子。而不是不論孩子需要什麼,我們都打著"富養"的旗號,僅僅是給錢。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去幫助,去指導,但是要讓女兒親自去參與,這樣她才能逐步建立起安全感,加強對自己的信心,從而敢於面對今後的人生。

第三,父母讓孩子學會堅強獨立。

主持人樂嘉曾經帶著自己4歲的女兒靈兒參加"4天76公里"沙漠徒步的新聞,消息一出,在全網引起了轟動。有的人說,他就是帶著孩子自我炒作,還有的人說,他就是在賣人設,只是委屈了孩子。

無論樂嘉的目的是什麼,孩子有了沙漠徒步的經歷都是真的。在出發前,樂嘉告訴女兒,"爸爸希望你長大以後成為一個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堅持下來,你如果這麼小都能堅持下來,以後很多困難自己都可以克服的。"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樂嘉的做法也許有些過於嚴格,但是他的初衷我們可以借鑑,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堅強與獨立

這樣的爸爸看起來確實有一些狠心,我們未必能做到。其實,我們也不需要讓女兒去徒步穿越沙漠。但是,樂嘉的初衷我們是可以借鑑的,"我會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明白,作為一個女孩,她這一生必須要學會獨立和堅持。"

孩子早晚會長大,她需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我們做不到永遠都為孩子遮風擋雨,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有能力保護孩子的時候,讓孩子儘可能地讓他獨立去嘗試,感受生後中的一些困難,然後我們陪伴、開導、指引她。這樣等到她長大了,她就有了抵禦風雨的勇氣和能力,而這才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最後,父母要儘可能地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女孩看到更大的世界。

父母不想在物質方面委屈孩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希望物質生活太貧瘠,等女孩長大後,隨隨便便就會被一點兒蠅頭小利所誘惑。他們希望孩子能因為見識過更好的東西,從而增強自己的抵抗力,能跟隨著內心去只求那些她真正需要的。

父母的想法沒有錯,對女孩來說,最重要的事情的確是要能抵禦誘惑,但是僅僅靠金錢卻難以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開闊孩子的視野,帶領孩子去看到更大的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看過那些美麗的風景,這樣她就不會因為一棵小樹就停下人生的腳步。

轉走爸爸320萬血汗錢:錢養≠富養,精神貧瘠的女孩成不了女神

旅行就是讓孩子開闊眼界的一種方法,走更多的路,看更好的風景

龍應臺說過,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父母只能陪孩子一程,剩下的路都要她們自己走。

既然我們無法做到全程陪伴,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教會女兒獨立自強,這樣當有一天我們不再她們身邊了,她們依舊有能力和力量面對未來的生活。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