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歡樂喜劇人》已經成為德雲社的分店和後花園?你怎麼看?

浮生若夢A8


德雲社並沒有實力將《歡樂喜劇人》收歸旗下

題主說《歡樂喜劇人》成為德雲社的分店和後花園,我認為這種比喻不夠恰當;《歡樂喜劇人》的幕後製作方是歡樂傳媒,播出方是東方衛視,都要比德雲社的腕兒要大的多,實力都比德雲社雄厚的多。

歡樂傳媒作為國內喜劇節目製作最成功的公司,旗下擁有《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喜劇總動員》《週六夜現場》《青春同學會》等優質綜藝節目,和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和湖南衛視都是深度合作伙伴,掌握著國內喜劇節目的命脈。2017年時,上市公司華錄百納曾嘗試收購歡樂傳媒,估值20億,但是並沒有被歡樂傳媒接受。


同樣在2017年,媒體通過德雲社參股公司環宇兄弟的財務報表推算出德雲社的估值在15億左右。所以單純從財務實力來看的話,歡樂傳媒要比德雲社強。東方衛視就更不用說了,作為國內一流衛視,和德雲社根本不在一個等級,無需比較。


《歡樂喜劇人》作為歡樂傳媒和東方衛視旗下的頂級IP,怎麼可能變成德雲社的分店和後花園?郭德綱雖然在相聲界牛氣十足,但是跳出這個行業,能量十分有限,並沒有那個實力來將《歡樂喜劇人》的幕後製作方全部收歸旗下。


德雲社和《歡樂喜劇人》形成了事實上的戰略合作關係

德雲社作為相聲藝人不斷冒出的平臺,和以喜劇節目製作為主要業務的歡樂傳媒,以喜劇作為立臺特色的東方衛視,存在互利互補的關係,所以在事實上雙方早已形成了戰略合作關係。

德雲社通過旗下優質藝人為《歡樂喜劇人》提高流量和收視率的保障,比如郭德綱、岳雲鵬、張雲雷等等。而《歡樂喜劇人》為德雲社提供藝人的展示平臺,特別是知名度並不高的藝人。


以去年的《相聲有新人》節目為例,德雲社就不是單純的參賽者,郭德綱也不是單純的評委;德雲社及郭德綱是作為該節目的幕後製作方之一,參與了整個節目的設計、策劃、推廣與宣傳,是利益相關方,所以最後德雲社包攬前三名也正常。


一切都是生意

娛樂圈發展到現在,一切都是生意。德雲社是為了推廣旗下藝人,順帶著弘揚民族文化,推廣傳統藝術;歡樂傳媒則是實實在在的生意,沒有一點水分;東方衛視製作和播出綜藝,當然也是生意,順帶著教育一下觀眾,所以說到底,大家都是在做生意。

既然都是生意,一切的結果都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作為吃瓜群眾來說,樂呵樂呵得了,有必要較真嗎?


相聲演義


主持人是郭德綱,肯定偏向德雲社啊!就拿上星期的魔王挑戰賽來說,張雲雷挑戰文松,必敗無疑,郭德綱馬上就說不投票,張雲雷還可以回來,這公平嗎?可以這樣說,如果郭德綱不是主持人,不在最關鍵時候為德雲社演員說話、拉票,不誤導觀眾!就憑實力,憑搞笑程度,德雲社的演員沒有一個能走到最後!!包括以前幾屆《歡樂喜劇人》,更別說奪冠了!!德雲社現在走狗屎運,在本山集團被打壓,國內再無好的喜劇團隊情況下,再加上炒作運作,人們才把目光投向德雲社!矬子裡面拔將軍嘛!建議下屆《歡樂喜劇人》,除了德雲社,其他喜劇團體,喜劇人就不要參加了,讓他們自己玩吧!


swx1234


顧己不為偏,說郭德綱偏向德雲社其實就是矯情。每期“歡樂喜劇人”節目的開播,到點就已經在恭候了。不光是德雲社出彩兒,年青的各個喜劇團體的演員們都是個頂個的好!郭德綱做主持人總得來說,嚴謹,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年青的演員,有人說存在不公平。做一場節目,自有人家的安排或規則,觀眾其實應該關心的是節目的質量才對!一個節目就是一個演員展現自己精湛的演繹水平的平臺,都不來參加演藝,誰知道你是誰呢?又有哪一個不是參加了這個不公平的節目,回去之後迅速的走紅?就連“公式相聲”二人不是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之後也大膽的劇場商演了麼?是否更應該有更多的年青的喜劇團體加入到節目裡來呢?


user9599206271590


1.高手如雲,豈是一個團隊可以駕馭的了的?

2.平時大量參加演出的團隊才有實力站在這個舞臺上逐鹿,而德雲社擁有大量的具備超強實力和舞臺經驗的演員,他們在這個舞臺上確實具備打壓一切對手的實力,但,經常也有其他優秀作品完敗他們,高手對決,一個馬虎都會輸掉一切的。

3.他們人才濟濟,新人成出不窮,總可以有新人新作品產生,相比其他小的團隊切實形成了一定碾壓的局面,但盧鑫玉浩郭陽郭亮等不屬於德雲社的演員不是一樣在裡面風生水起嗎?怎麼就變成德雲社的後花園了?

4.擁有超強實力和大批演員以及黑壓壓粉絲的德雲社又怎麼不受人歡迎呢?他們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啊。


飲茶的菩提


分店也好,後花園也罷,不能否認的是,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為《歡樂喜劇人》貢獻了太多的歡樂和人氣。

從第二季開始,德雲社的弟子們依次登上《歡樂喜劇人》的舞臺。岳雲鵬憑藉對相聲的執著熱愛和出色的表現,摘得第二季冠軍;第三季的郭麒麟雖然人氣不如小嶽嶽,但其實從第二季就開始助演的少班主仍然為大家帶來不少驚喜,大家也都看到了他的進步;第四季的張雲雷作為補位喜劇人雖然只出現了四期,說了兩段相聲,演了兩個小品,但憂傷婉轉的《探清水河》與年代感極強的民國名伶形象卻為他贏得了相當的知名度;第五季德雲社主要捧的是張鶴倫郎鶴炎,張雲雷作為返場喜劇人迴歸,儘管引來不少質疑,卻憑藉當紅炸子雞的超高人氣帶動了節目的收視率,甚至退賽後依然在貢獻著持續發熱的話題。

郭德綱作為四季《歡樂喜劇人》的主持人,總還是有點私心吧。再說,讓自己的徒弟出來鍛鍊鍛鍊也不是什麼壞事。岳雲鵬就回憶說,當年他根本不想參加《歡樂喜劇人》,是郭德綱苦口婆心力勸他參加,結果紅的一塌糊塗。

“搞笑,我們是認真的。”只要大家喜歡看,管它分店後花園。





秦時明月曉紅姐


三期以後基本就不看了,都是千篇一律,魑魅魍魎,何況郭德綱在節目裡黔驢技窮。這個節目有沒有他還真不重要。


量天尺周


你以為開心麻花,遼寧民間藝術團還有大碗娛樂都是吃素的?德雲社要搞黑幕,這幾家團體都看不出來?東方衛視是官媒,也要看德雲社的眼色?你想多了,公平的喜劇舞臺,但有劇本倒是可能的。


老蘿蔔1966


《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大咖是德雲班主,參賽者裡有德雲社的中流砥柱,現場觀眾大多是德雲社粉絲,連錄製地點都選在北京。這檔節目可以說是依託德雲社而生,東方衛視和德雲社強強聯手,意料之中,中國喜劇界德雲社早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中國人講的是“舉賢不避親”,德雲班主做了節目大咖,德雲社演員更應該來參賽、挑戰自己。

這檔節目是面向整個喜劇界的,為喜劇界點亮了許多新星,比如賈斌,他就不是德雲社的。所以這檔節目不是德雲社的分店,但可以是德雲社後花園,把德雲社的花骨朵和其它喜劇界的花朵栽一起,一起春暖花開。


6464465491


並非是德雲社的分店或後花園,而是德雲社佔據了喜劇界的半壁江山。德雲社這些年一直努力振興了相聲這門藝術,也有大批的粉絲,喜劇人的舞臺就該讓有能力的演員來展現,如果說成為分店那隻能說德雲社現在演員的水平提高了,受歡迎的程度也提高了。第五季的喜劇人如果不是郭德綱主持,沒有張雲雷參加我多一眼都不會看。


採蘑菇的蕾蕾


國家的宣傳工具,其能讓私人佔用,德雲社,的這種現相,也持:續了一段肘間了,這種現相很不正常,政府應該取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