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右惜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流传后世。那么,孙膑到底有哪些厉害的地方呢?今天有书君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能屈能伸,“装疯卖傻”逃离险境。

孙膑早年跟从鬼谷子学习兵法,他有一个师弟叫庞涓。庞涓对于比自己技高一筹的孙膑很是嫉妒。但是庞涓为人奸猾,嘴上从没有流露过。庞涓还一再表示,将来有了出头之日,一定要举荐师兄。心地善良的孙膑对庞涓毫不设防。

几年过去,孙膑和庞涓经过鬼谷子的精心调教,兵法和韬略大有长进。庞涓是魏国人,在得知魏惠王招贤纳士的消息后,他下山应招。

庞涓到魏国以后,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封为将军。

但是庞涓知道,论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孙膑之外,

没人能赶上自己。他想要是把孙膑推荐给魏惠王,孙膑的声名威望很快就会超过自己;如果不举荐他,孙膑一旦去了别的国家,施展起才能来,自己同样不是对手。

于是庞涓就派人给孙膑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在魏国受到重用,并且也向魏王极力推荐了师兄的盖世才能。魏王同意请师兄来朝就任将军之职。

孙膑觉得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对庞涓很是感激,立即随同来人赶往魏国的都城大梁。

孙膑到来几日,庞涓也不提让魏王召见孙膑的事。有一天,一群兵士闯进来,把孙膑捆绑起来,并判定孙膑犯有私通齐国之罪,并要处以膑、黥之刑。

孙膑醒悟过来,高声为自己辩白。可是一切都晚了,如狼似虎的兵士拔刀剜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罪犯的标志,孙膑倒在血泊之中。

原来庞涓把孙膑骗来之后,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使孙膑遭此大祸。庞涓以为受刑后的孙膑成了一个残疾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和自己较量了。

孙膑的伤口渐渐愈合,便再也站不起来,而且时刻有人监视着他。孙膑只能在心里谋划如何逃离虎口。

不久,孙膑疯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送饭的人拿来吃的,他竟连碗带饭扔出去。

庞涓不相信孙膑真的会疯,便叫人把他扔到猪圈,又派人偷偷观察,孙膑披头散发地倒在猪圈里,弄得满身是猪粪,甚至把粪塞到嘴里大嚼起来。庞涓认为孙膑是真的疯了,从此看管逐渐松懈下来。

孙膑装疯产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紧了寻找逃离虎口的机会。后来,齐国有个使臣来到大梁,孙膑找机会偷偷前去拜访。

齐国使臣见孙膑谈吐不凡,答应帮他逃走。这样,孙膑便藏在齐国使臣的车子里,秘密地逃到了齐国。

二、颇具谋略,田忌赛马才华初现。

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进行赛马。

当时参加比赛的马分上、中、下三个等次。而齐威王每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马略好一些,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后来,孙膑给田忌出主意说,用你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然后用你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你三局两胜就会赢了比赛。果然不出所料。

田忌赢了以后,齐威王询问原因,田忌就借机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见孙膑对兵法了如指掌,对答如流,从此以先生相称。孙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三、精于军事,围魏救赵、马陵之战留下千古奇谈。

公元前354年,魏国将军庞涓发兵8万,采用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就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发兵8万,救援赵国。孙膑提出,可以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

这样,避免了齐军长途奔波的疲劳,却致使魏军处于奔波被动之中。

孙膑的计策被采纳,齐军杀入大梁。魏军正在邯郸激战,却传来了齐军攻打大梁的消息。庞涓顾不得休整,带领部队紧急前往大梁。不料行军到桂陵时,陷入齐军包围。魏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魏国只好和齐国议和。

马陵之战则是又一次著名的战役。公元前342年,庞涓率领10万大军分三路进攻韩国。韩国国力衰弱,抵挡不住,也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

孙膑出主意说,我们可以先答应韩国的请求,他们知道我们能出兵相救,必然全力抗击入侵的魏军。

而魏军经过激烈拼杀,人力物力也会大大消耗,那个时候,我们再发兵前去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就可以以少胜多。齐王当即采用了孙膑的建议。

战役之初,孙膑带领部队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庞涓得到消息,回师救援。孙膑假装不敌魏军,给庞涓形成齐军军心涣散的假象,诱敌深入。

庞涓果然中计,下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资,集中骑兵,轻装前进,追赶齐军。齐军正好来到一个叫马陵道的地方。

这里处于两座高山之间,山势险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走。

孙膑传令就地砍树,将小路堵塞,再选择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树干上面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随后命令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两边密林中,吩咐他们夜里只要看见树旁出现火光就一齐放箭。

到了傍晚,庞涓率领魏军骑兵果真来到马陵道。庞涓听说道路被树木堵塞,忙上前查看。朦胧间,他见路旁有一棵大树,上面隐约有字,便命人点亮火把。

当庞涓看清楚树上的那一行大字时,知道中了孙膑的计谋,便命令魏军后退。

但是已经晚了,埋伏在山林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便拔出佩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将魏军的后续部队打垮。

马陵之战,庞涓兵败自杀,孙膑终于大仇得报。这次大战以后,孙膑也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四、著书立说,军事思想广为流传。

马陵之战以后,孙膑开始写《孙膑兵法》一书。这本书中,孙膑的军事思想得到充分展现。

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

他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孙膑主张要想“强兵”必先“富国”,并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

孙膑还提出将领要知道战争的规律,这样才能利用微妙的变化出奇制胜。要积极主动地进攻敌人防守的薄弱环节,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还要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

在军队建设、管理方面,他提出忠君思想,也提出君主不应该干涉将领的具体军务。他对将领的素质进行了较多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任用贤能、严明纪律、奖惩公平、赏罚及时等。这些军事战略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孙膑的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在逆境中能屈能伸,并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脱离险境。

他有勇有谋,田忌赛马使得他的谋略可见一斑。而围魏救赵等战役,又成为战役的典范之作。他的军事思想与理念,对后人也产生深远的借鉴意义。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他和庞涓据传都是鬼谷子的门人,庞涓先出山辅佐了魏惠王,被拜为上将军统领三军。由于庞涓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建立了功业,被称为战神。

身陷囹圄,装疯卖傻

庞涓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同门的孙膑,于是他派人把孙膑叫到了魏国,诬陷孙膑用刑把孙膑的膝盖挖去,让孙膑变成了废人。由于行动不便,孙膑无法见到魏惠王,就失去了机会,达到了庞涓不可告人的目的。孙膑为了保住姓名,开始装疯卖傻,做了一把出色的演员,但是庞涓还是不太放心,想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有小人迫害也有贵人相助,如果没有齐国的使者访问大梁,可能孙膑不久就会被庞涓除掉,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还好他遇到了齐国的使者,这位使者认可孙膑的能力,同情他的遭遇,便偷偷把孙膑带回了齐国。

田忌赛马,避实就虚

在齐国孙膑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知己大将军田忌,他先是做了田忌的一名客卿,等待时机一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终于机会来了,田忌和齐王及诸位公子赛马总是输,孙膑看在眼里便对田忌说,将军我有办法让您赢得比赛,您尽管下重注就好了。田忌十分信任孙膑,便按照孙膑的话去做,邀请了齐王和诸位公子赛马。



比赛开始之前,孙膑说出了自己的谋划,因为比赛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孙膑要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参加上等马的比赛先输一阵,然后用上等马和其他人的中等马比赛,用自己的中等马去和其他人的下等马比赛,结果最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


齐威王很奇怪,以前都是田忌输,这次田忌却一直在赢,便问原因。田忌借此机会将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听了孙膑关于兵法的见解后,便拜孙膑为齐国军事,为齐国谋划各项军事行动和军队的改革工作。

围魏救赵,围点打援

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魏国出兵攻伐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派使者来到了齐国的临沂求见齐威王求救。齐威王准备拜孙膑为上将军出兵救赵,孙膑说自己是个残疾人不能为将,可以拜田忌为上将军,自己为军师,齐威王听从了孙膑的意见。


田忌是个急脾气,打算直接出兵邯郸,去和庞涓拼个死活。孙膑说魏军气势正盛,且魏武卒战法天下闻名,不可与其正面争锋。现在庞涓率兵在外,魏国的国都大梁一定空虚,不去发兵直取大梁,这样魏王必定要庞涓回兵来救。这样不仅解了邯郸之围,还可以逸待劳采用埋伏的战法击败魏国军队。田忌按照孙膑的办法,果然击败了庞涓,获得了胜利。

后来魏国攻击韩国,孙膑又故技重施,并且在马陵道杀死了轻敌冒进的庞涓报了自己的仇,击败当时战国的霸主魏国,利用霸兵让齐国从此走向了强国之路,这里离不开孙膑的功劳。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孙膑,许多人都熟悉,战国初期的军事家,天下十豪之一。说到正史记载,《史记》相对接近事实,毕竟才相隔200多年。司马迁把孙武吴起一起列为《史记》第65卷,孙膑作为孙武后代,相隔仅百年,也放在了一起。按照描写的数字来说,吴起的笔墨最多,孙武和孙膑相仿。

孙膑的描述只有四段话,共800字左右。第一段说孙膑被庞涓迫害后,到齐国结识田忌;第二段讲田忌赛马后,孙膑受齐威王重用;第三段桂陵之战中的围魏救赵,军事才能初显;第四段马陵之战中,庞涓被杀,孙膑之名因此传天下。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与孙膑同时代的仅有“田单、赵奢、廉颇、李牧、王翦”。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从天下格局来说,战国初期,魏国是霸主,田氏夺得齐国政权,引进孙膑后军事逐渐强大,位居第二。经过两次战役,特别是马陵之战后,齐国奠定了霸主地位,而魏国一落千丈,虽然有田午的招揽人才之功,但孙膑对魏国的两次打击,才是奠定了齐国霸业的关键。


趣味的历史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就是出自孙膑的《孙子兵法》。

大凡优秀之人,也会遇到人生的挫折。比如孙膑与庞涓师出同门,本来应该相亲相爱,一起干出一番事业。但结果是,庞涓小肚鸡肠。明知自己的能力不如孙膑,就只有想方设法地除掉他,庞涓才能出人头地。在庞涓的眼中,既有瑜,就不能有亮。

最后孙膑成为阶下囚,为了防止他逃走,庞涓还挖去了他的膝盖。我想庞涓选择这种方式,而不是杀了他。多半还是因为,当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与国家,常常会有战争的发生。庞涓如果遇上自己搞不定的军事问题,他还可以利用孙膑帮他出主意。

但是,令庞涓想不到的是,孙膑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你都不念及同门之情,那就不能我不义了。借助齐国的力量,终于逃出了庞涓的牢笼。在齐国,孙膑得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待遇。最后在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中,成功打败庞涓,为自己报仇雪恨。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能力对于一个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对逆境时,我们要有抗压力的能力。就像我们经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道理都是相同的。

孙膑能够成功打败庞涓,那是因为他对庞涓有足够的了解,知道他的致命弱点在哪里。不管是在战争中,还是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时,我们都要先了解清楚对方的底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火涅国度


我们孰知孙膑,大概是因为几个故事吧。比如围魏救赵,田忌赛马。

当然,孙膑真正出名是因为他超凡的能力。虽然收到了师兄庞涓的迫害受了膑刑。但是后来带领齐国军队,救赵国,打败当时不可一世魏武卒。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打败魏军,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消灭干净,成为了魏国由盛转衰的节点。

孙膑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只不过后期他的故事不多。


看点儿历史


战略格局非常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伐谋伐交伐战!公元前358年,魏国纠结五国联军伐齐国。孙膑先行伐谋,把齐国值钱的物件转移到墨莒两城,制造一种打下齐国也得不到任何财货的表相,然后离间五国联军,让五国联军伐齐乏力;再伐交盟秦,让秦国出兵攻击魏国河西;由于魏国退兵了,孙膑的伐战才能没有在这个时候得到体现。但,没过多少年,魏国伐赵,孙膑所统领的齐军战力明显不如魏武卒,于是,孙膑便设计疲魏,通过攻魏之所必救,让魏武卒疲于奔命,而后用以逸待劳的齐军伏击,由此取得胜利!至此,孙膑已经用实际按理表示了伐谋伐交伐兵的几个实际应用!而孙膑的伐谋还为后期齐国反击燕国做了铺垫!


优己


2资源整合:从田忌赛马事件中能看出孙膑的能对己方优势发挥最高效果,孙膑对整个局面充分了解和掌握具体情况,也从后来围魏救赵计谋可以看出对全战局的了如指掌。

3心理战鼻祖:孙膑对庞涓的两次战役都对庞涓个人态度和心理都把握得当,而庞涓对孙膑行动部署都不知晓,战争一开始庞涓就已经输了!


cloud飘Wh处


庞涓妒忌,便设计挖去孙膑的膝盖骨。孙膑后来逃去齐国,经过两次决定性的胜利,桂陵之战击败魏军,马陵之战全灭魏军主力,逼迫庞涓自杀,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孙膑战后隐居,写出了《孙膑兵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