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韓翃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季春時節

大地開闊

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乙

萬物至此

皆潔齊而清明

故為「清明」

淅淅細雨

山河清秀

二十四節氣之第五節氣

今日清明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淮南子天文訓》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則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有清爽明潔之意,這個時節天氣清澈明朗,北方降雨開始增加。

農諺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疑”、“清明時節麥長三節”,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開,東北、西北地區的小麥也進入拔節期。

清明為仲春結尾,為季春開頭。陽光在此刻,逐漸開始蔓延,風也跟隨著天宇的召喚,不再徐徐而過,而是調皮的時速時緩,撩撥花枝撫弄草葉。

雨水從遙遠的海洋長途跋涉而來,因暖風失了大半的重量,最終還是淅瀝瀝地飄灑至人間。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風暖人間,雨潤大地。萬般色彩,一齊迸發。綠佔了大半江山。那是新生的鵝黃綠,是積蓄了陽光的嫩綠,是吐納新舊的深綠。

無論哪種綠,經細雨滌盪了塵埃,沾染上珠珠水光。便又是一番生機與能量——清與明。這清明也拂掃著心靈,只想閉上雙眼,沉浸在這安和平靜之中。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華

《週記》有云:“清明之日桐始華”。桐花作為清明一候的花信風,是清明時序的物候標記。“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桐花是鄉野之花,山野田間屋舍外都有她的身影。花朵小巧精緻,白淨的花瓣,偶見花蕊深處點點的猩猩紅。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二候|田鼠化為鴽

時令更替之時,陰陽便開始輪轉。清明之時,陰漸消,陽漸漲。屬陰的田鼠逐漸在田間銷聲匿跡,屬陽的鵪鶉開始活泛起來。陰陽調和,四時有致,萬物皆有自己的時間表。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三候|虹始見

清明時節,雨水已然成為本體。古人認為“虹乃陰陽交會之氣”。陽光和雨滴經過美麗邂逅,虹自生成。彩虹,是清明的獨特禮物與點綴。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朧月清明風至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洗盡人間四月天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點燃一盞心燈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思鄉之情油然來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風物

清明與寒食

寒食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它的淵源一說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當年的割肉之恩而設立的節日。說是第二年晉文公又率眾臣登山祭典,發現其墓前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其實從歷史實際來看,寒食節禁火冷食主要反應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先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為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變換,所以,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先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三月正值改火時節,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有漢一代寒食節稱為禁菸節。這天百姓不得舉火,晚上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宮外。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期,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秦漢時期,祭祖掃墓風氣始盛。不論士人百姓,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式,而清明節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文人詩人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白居易詩句:“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不但祭祖掃墓多在清明舉行,連寒食節的風俗如:冷食、蹴鞠、盪鞦韆也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蘇軾寒食帖

清明與上巳

清明節還吸納了另一個較早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舉行,風俗有踏青、祓禊(臨河洗浴,祈福消災),它反映的是經過沉悶的冬天人們急需要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據說從唐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開始伴以踏青遊樂的活動。清明祭祖之餘,順便在明淨的春日裡與家人遊春踏青,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所以清明節也稱為踏青節。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融會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為中心,將寒食風俗和上巳踏青等活動融合在一起的傳統節日,直至延續現代。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壯族、苗族等其它一些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皆的習俗。由此可見中國的節日真是源遠流長。

清明祭祖

懷牽先人祖先最早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跟他們生前一樣,對我們有時嚴厲、有時疼愛。從前的人相信,不誠信祭拜,祖先會用厄運懲罰後人;對祖先好的話,家族才會興旺。所以每年祭祖,人聚得特別齊,例如春節也未必能見到面的親戚、兒時玩伴……這一天再忙,大家都回來了。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圖|梁苑雪

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生者尋根,葉落歸根。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清明祭祖,彰顯的是一種血脈的傳承和責任。來到這世間,你安身立命,擁有自己的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

珍惜和父母子女的緣分,“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漂泊在外,記得常回家看看,“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要珍惜夫妻之情,“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要珍惜身體、時光和朋友,惜緣惜福,知敬畏懂感恩,“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方式

清明節在今天最大的功能,就是讓我們追宗思源,不忘自己的先祖,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我們於清明節所做的紀念,要祈願“先祖為主的六道所有一切如母有情眾生,能夠早日脫離輪迴苦海,得到佛的果位,我們來唸經、做功德”,這樣對他們而言收穫就很大。

佛弟子清明祭祖最好的方式就是:恭敬地去到墳墓邊上,把雜草和亂石清理乾淨,把周圍的環境整理地乾乾淨淨,可以帶著鮮花,如果想要供奉,可以供一些素食,以表追思與紀念。實際上為他們念念經、做功德,比燒香燒紙錢這些好多了。

祭拜祖先最好還是用素食,很多地區習慣供葷食,這對亡者是不好的。真要做,最好是請正規寺廟的法師來做煙供等施食法。如果沒有法師,我們自己帶一些食品和水,在旁邊唸經,唸佛號,念六字大明咒,將這些撒在墳墓周邊,也是可以的。

在清明節,最好的孝,就是做功德迴向祖先,既然佛弟子日常都提倡用不殺生等做功德,清明祭祖當天最好能吃素,這樣功德更大。佛弟子當以誦超度類的經文為主,如時間足夠,可以虔誠地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阿彌陀經》、《三十五佛懺悔文》、《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往生淨土祈請文》等等,還可以唸誦:南無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釋迦牟尼佛心咒、百字明等等殊勝的密咒與佛號。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踏春正此時

春,是開篇也是尾章。是輪迴的節點。三春景緻各異,但至季春之際便是頂峰。春季最為絢爛奪目的時節,便落在清明時節上。此時陰陽交替,盈虛有數,自有變化萬千,引人奪目。而在此之後,樂章將走進尾聲,時不待我,此刻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探訪春日呢?

清明,暖陽和風,漸薄的衣衫。褪去冬日的繁重與清冷。及時行樂,和著蝶舞蜂鳴,輕快著腳步走在山野,走在岸邊,走在田埂上。去看擁擠苜蓿,去看金黃的油菜花,去尋找山櫻,沉醉在桃花林中。最後伴著風月,戴著柳條花環,滿心歡愉地回到家中,只留一路的花香。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寒食食青團

如今寒食節逐漸消失,或隱退到清明節中。而寒食的習俗,也漸漸淡化。但仍沿少數地區沿襲著清明寒食的食俗。清明前不生明火,食物則是提前準備好的雞蛋、米飯、饃饃、煎餅等。

青團,以打碎去汁的艾草或小麥嫩葉揉入糯米粉中,再包裹餡料,蒸熟而成。而清明粑粑,更為特色。清明粑粑,是三月三上巳節時一定得吃的。寓意將魂靈牢牢粘在體內。雖極具迷信色彩,但這食俗,至今保存。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飲茶

清明前後,是採茶的最佳時節,更是喝茶養生的好時機。“清明時節雨紛紛”。春茶,經過春雨的滋潤,吐著新綠,鮮嫩滴翠。此時的茶葉香高味醇,奇特優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青山,碧水,清霧。三五成群的採茶人,揹著茶簍,穿梭於茶園田埂,明媚了江南的茶山春色。

唐代詩人盧仝一生愛茶成癖,他的一曲《茶歌》,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傳唱千年不衰,至今詩家茶人詠到茶時,仍屢屢吟及。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我們的祖先把清明節定在了生機勃勃、繁花似錦的春日裡,也正是想告訴我們,要學會熱愛生命,珍惜生活,面對生命的無常,生起無畏;面對生命的輪迴,生起敬畏。

于丹寫道,這個節日生機蓬勃,在生機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託。清明是一個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這個日子裡也有著深深的眷戀。

幸虧我們還有一個大節叫作清明,我們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緬懷,可以告訴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們也可以在風清景明的日子裡採一朵花,種一棵樹,放一隻風箏,仰望一朵流雲。就在這個日子裡,我們的魂魄能和所有的親人在天上相逢。

清明祭祖,哀痛觸心。萬物生長,踏春正此時!

清明養生

在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行為都應該予以避免。飲食宜溫,多進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時令蔬菜。清明時期還適合進食地瓜、白菜、蘿蔔、芋頭等食品溫胃祛溼。清明前後,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