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最豪迈的诗词有什么?关于感情的?

浮生寄清风


1、豪迈的诗词无数,比如陆游,大家都知道他是爱国诗人,他的一生愿望是看到国家的统一,所以在《示儿》中这样表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诗歌,有9千余首,其中有很多是抒发报国抗金之情和表现昂扬斗志的,比如: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等等,是不是很有气势和满满的爱国情怀。

2、在我心中最豪迈大气的诗词还是毛泽东主席的的诗词,因为他的诗词情怀是对国家和人们的热爱,是指点江山,推翻一个旧的封建剥削社会,建立人民当家做主,过好日子的新社会,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表现的情感世界是不一样的。这首《沁园春-雪》描绘的景像描写就是非常的宏伟壮观,古今时空穿梭,寥寥数语,就把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了祖国壮丽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广阔的眼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使人感受到作者那豪迈的意兴和博大的胸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片写的是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英雄人物和历代的英雄相比,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很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历代诗词人无法比拟的,因为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令人震撼、给人鼓舞。


摇曳盛开


大唐元和十年,永州司马柳宗元被召回京。从永贞革新失败,即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起,至今已经整整十年。由于奸人作梗,他再次被外放柳州为刺史。历经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同年秋天抵达谪所。登上柳州城楼,想起一同被逐岭南的四位永贞战友,即漳州的韩泰,汀州的韩晔,封州的陈谏,连州的刘禹锡。当年一起积极参与革新,失败后皆遭一贬再贬,他们早已从惺惺相惜的朋友,转为同病相怜、患难与共的战友。于是柳宗元就写了一首诗给他们,同一首诗给四个人,很像今天的发朋友圈。就是这首著名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大意是:登上柳州城楼,只见天接大荒,一片茫茫,无尽的哀愁油然而起。

狂风突起,猛烈吹乱水里的芙蓉,暴雨来临,斜打着满墙的薜荔。

重重叠叠的山岭和树木,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曲曲弯弯的柳江,像九转千回的愁肠。

我们虽然同在岭南这荒蛮之地,却是音信不通,着实令人伤悲。

“登楼”是中国古诗中很常见的意象。思念或者烦闷,都好登高,无论男女。“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这是女人;“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这是男人。柳宗元登楼是为了遥望战友,排遣心中的苦闷。那么,他登楼看到哪些景物了呢?

首联:登楼,先写远景。站在“高”楼上,一个“接”是说高楼与大荒相接,满眼的辽阔与荒凉,侧面话出柳州的荒芜与僻远。“茫茫”:景是茫茫的,心也是茫茫的。无尽的愁思充溢于无尽的旷野,景情互融,既直入主题,又引发展开下面宏大的画卷。

颔联:由远景转为近景。看到的是:疾风乱飐,骤雨斜侵,真切而细致。荷花出水,薜荔满墙,这本是美景,在这里却是令人心悸的画面。它们正遭受着狂风暴雨的侵打。在我国古代,芙蓉和薜荔象征着人格的高洁,品性的美好。其实芙蓉和薜荔不就像柳宗元及他的战友们,一群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惊风和密雨,不也正是朝廷那些掌握权力的权贵吗?客观的事物投射了诗人的感受,情境贯通,赋中比兴,自然无痕。

颈联:由上联近景再转为远景。这一联的画面更大。仰观:重岭密林,遮挡视线,看不见朋友所在的四州;俯视:江流曲折,似思念朋友的九回之肠。一仰一俯,对仗工整,虚实结合。悲哀的心情,思念的心情如九曲回肠,婉转缠绵,紧绕主题,非常精妙。

尾联:思念却又望而不见,只能互通音书吧,但山路叠嶂,江流迂曲,互访互信都很困难,其结果就是“音书滞一乡”。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风俗迥异,语言不通,“桂岭瘴来云似墨”,这就是他们生存的环境。虽然同为岭南,却还是相望、相思不能相见,连通信都难,怎不令人痛心、愤闷。相环相扣,余味无穷。

这首诗景物与心情紧密联系,景物中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感情有对友人的思念,更有对自己和友人境遇的愤慨及无奈。

常有人说,柳宗元性格过于内向,柔弱,不似刘禹锡的豁达乐观。纵然,同样的遭际,柳宗元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落,刘禹锡却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昂扬。但是就是这个貌似脆弱的柳宗元,却做了一件非常真英雄的事。

元和十年,就是这次被召回京。桀骜不驯的刘禹锡写了那首《玄都观桃花》:“玄都观里花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讥讽当权的政治新贵而遭到报复,他们要把刘禹锡贬谪到播州,就是今天的贵州省遵义市。唐朝时,播州是出名的荒蛮之地,比岭南还差很多,去了,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想到刘禹锡上有高堂老母,柳宗元慷慨上书,请求允许自己和刘禹锡交换,让刘禹锡去柳州,他去播州,并说“虽死无恨”。柳宗元的义举,让整治他们的政治对手都深受感动,于是,刘禹锡的谪地才从播州改为连州。这件事真真确确,就记录在韩愈写给柳宗元的《刘子厚墓志铭》里。

可见,柳宗元和刘禹锡感情深厚,可谓患难见真情,一对难兄难弟相互扶持。

公元815年,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满目异乡风情,满怀抑郁惆怅,遂写诗赠给遭遇相同的难兄难弟,成就了这首被誉为“辽阔哀愁”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四年后,柳宗元于柳州任上,时年四十七岁。


每天读宋词


我欣赏的最豪迈的诗词无过毛泽东诗词,其中又最喜欢他的《采桑子·重阳》。

全文如下: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该词写于1929年重阳节,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闽西根据地领导农村土地革命。当时革命形势严峻:外有蒋介石兵力包围,内有地主势力的扰乱,毛泽东自己又刚疟疾初愈,可谓内外交困。但就是如此情境,毛泽东依旧豪情不减,重阳节那天,在野外面对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咏成此词。

毛泽东还有另外两首同样脍炙人口的豪迈诗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与《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气魄宏大,都跟深秋有关,但本人最爱这首。


首先,从形式上,该词简洁明快,对仗工整,韵律感极强,读来朗朗上口。

其次,词中别样的“黄花”意象。重阳节,为古代重要节日之一。古代文人一般于此日登高插吴茱萸或于庭院赏菊饮酒,情境雅致。但该词中,毛泽东所在的并非士大夫优雅的庭院或秋日静照下的高山,而是斗争氛围浓烈的的闽西“战地”。眼中看到的菊花,更非文人笔下“明日黄花蝶也愁”的哀怨气息,而是开得黄艳烂漫的野菊,——泼泼洒洒,星星点点地遍布山野路边。它们在阔达的诗人眼中显得分外精神,由于山野阳光的照射,香气也较庭院中的菊花更为浓烈。上阙这句“战地黄花分外香”,令人回味无穷,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若没有诗人自身的乐观激情,何来“分外香”呢?

该词下阙,写的是秋风的刚烈、萧瑟,但诗人并无常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哀,而是看到了江天的辽阔、碧蓝与澄澈以及霜叶红于二月花——诚如邓肯眼中“恢奇华丽的秋天”。也许,这就是凌云壮志所属的色彩吧。


季兰杂记


谢题主!

是“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这是毛主席一九三五年十月写的《念奴娇.昆仑》中的两句话。用典贴切,气势豪迈,摄人心魂。

宋.张元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用“玉龙”之“败鳞残甲”比喻漫天飞舞的雪花,形象生动,抒发了他败退敌军取得胜利的豪迈情怀。毛主席则是以“玉龙”这一洁白吉祥的意向,直接暗喻高耸入云,广袤千里壮美如玉的昆仑山脉。一个“飞”字写出了群山腾起如龙舞动的壮丽画面,与他的《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搅”字写出了雪山高大奇伟,雄浑能动的景象。这两句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波澜壮阔的印象。

当然毛主席是人类史上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开他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就他的诗词作品,从不忘记他肩负的使命。词的上阕描绘了白雪皑皑,雄浑壮观的昆仑山起兴,下阕,以极度夸张和神奇的想像,直抒“我”要倚天仗剑,裁洳三截,赠欧美、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伟大的政治抱负。其实这几句是象征写法,以“三截赠他国”象征、暗喻“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全球同此凉热)”。表现了作者和长征途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工农红军改造中国,改造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革命理想。(理解不深不透,欢迎批评指导)

至于感情方面,抱歉,由于时间紧,不再赘述。


陈随令CHEN332211


豪迈,指的是气度宽广,洒脱豪放。在顺境时,满怀豪情是一种豪迈。而,历经挫折的豪迈,更是一种真正的豪迈。所以,我觉得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是一首真正豪迈的诗。



《忆秦娥·娄山关》,诗中有云:“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以景入情,情中有景,展现了诗人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豪放情怀。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于1935年率领红军击败敌人,占领娄山关时写的一首诗。从诗中我们看见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红军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表现了诗人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这是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一种真豪迈,有着一种必胜信念的真豪迈。


巴人日记


最豪迈的关于感情方面的诗词,当属伟人毛泽东的那首《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诗是毛泽东于1957年5月11日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李淑一同志的。诗词中的“柳”是指李淑一同志的爱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泽东同志的老战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老党员,曾在湖南省政府任职,是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于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词中的“骄杨”是指杨开慧烈士,她在1930年红军退出长沙后,为反动派何健杀害,她是李淑一同志的好朋友。

这首诗以最深厚的感情和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的敬意。讴歌了革命先烈至死不渝的革命情怀。

这首诗是毛泽东运用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通过奇特而瑰丽的联想的艺术表现力而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而鼓舞人心。展示了革命者高尚情操

激励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努力奋斗。

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要说感情方面的诗词,个人认为,最豪迈的诗,豪放,洒脱,最有魅力,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就是

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





若兰清韵168896


《鹧鸪天》

(一)

芭蕉摇曳烟雨多,帘外滴漏衬衫薄。

双黛映入初衷游,单撩孤雁迎风掠。

云一梭,秋染河。满满思念宛如昨。

守望寂苦相劝无,伟岸失约可奈何?

(二)

纳兰横溢细推敲,词坛骚韵数头朝。

隐隐小窗哭独月,脉脉合羞抒情绕。

听春闹,云也飘。船头远离涕泪滔。

磨剑长啸蓝天指,惆怅相对冷痴笑。

(三)

蓉若才情三十一,惮心道尽妆华丽,

悲园终身忧三寸,乐秋清爽泛横溢。

寻思起,月千里。拭泪红楼难寻觅。

东风余寒吹不散,短暂春潮成追忆。

(四)

酷寒刚完春雨绵,柳枝不闻昔日蝉。

热酒难觅百草斗,寒底抖身紧裹怜。

季节换,晓雾溅。似如冬至依然换。

窗外变化幻影多,冷月寂静落山川。

二0一九年四月三日下午3:29分








中国人141203693


是这首: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天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敌军兵临城下,形势危急,城内的守军正严阵以待,他们身上的铠甲在秋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战斗打响,号角声震天动地,在暮色霞光里,两军短兵相接,血流遍地,染红了夜幕。突然,一支卷了旗帜、悄悄赶来的援军来到了易水战场,并迅速投入战斗。夜寒霜重,连鼓声也擂不响。为了报效朝庭,将士们奋勇杀敌;为了报效朝庭,将士们不惜血洒疆场。

赏读这首悲壮的古诗


刘楚云817


我最推崇的豪迈诗词,当属曹操的《观沧海》,尤其是再配上鲍国安浑厚嗓音的诵读,把曹操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广阔胸襟的政治家抱负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小人物的我都心潮澎湃,励志作用明显,敬请欣赏: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感情方面的,我推荐唐代孟郊的作品《游子吟》,该诗描写细腻,感情真挚,让每位游子感同身受,敬请欣赏: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家常理短708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

长空 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 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白话译文

西风正壮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我们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毛主席诗词,首首读来,全让人心潮澎湃,激情扬溢。隨着词句升华,高潮迭起,情感与史实交织相融的奔放,让人尤如身置当时,感概与激励油然而生。特别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双词拥向你的眼帘时,那股豪迈,那股死地而后生的坚毅与挻拔,让你惊奇伟人毛主席身上那种腊梅傲雪愈清香的神奇伟力。

毛主席写这首壮丽豪迈诗词的历史背景,发生在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三天的遵义会议,在全军的拥戴下,毛主席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带领着人民军队开始了新的走向胜利的长征。娄山关之战的大胜,显示了毛主席用兵如神,激励了军心。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因博古、李德机械呆板、教条主义式指挥,一败再败,丟失了毛主席亲自开创的井冈山根据地,撤退后,一路失利,从八万多人损失到一万多人。毛主席出来了,党心、军心欢呼敬戴。毛主席这首《娄山关.忆秦娥》正当时,实战的大胜,已经让将士们喜悦激昂,毛主席诗词中的坚定与豪情的展望,俨然就是引航明灯,每位将士前进有了方向,胜利有了把握,士气、民心凝聚交融,革命的队伍,真正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可战胜的钢铁洪流!从此,在毛主席领导下,革命程程胜利,从弱到强,始终战无不胜,灿烂非凡。

今天,我们读着伟人这首遵义会议后,革命转折点后又一首辉煌壮丽诗词,那种豪迈,那种自信,那种对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豪情,让我们对毛主席的人格魅力,韬略伟才,远见卓识,襟怀磊落……无限敬仰与崇拜。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心中红太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