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一直被人們傳頌。而且古人們根據他們總結出來的節氣,還創造出了許多與節氣相關的俗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句,大家來看看聽說過沒有?

提起清明的話,大家首先都會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也就是說通常會在清明這一天下起小雨來,當然啦,這是把節氣與天氣相聯繫起來的俗語。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這句是:“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其實這句話也並不是很難理解,清明作為24節氣當中的一個,對農業生產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指示作用,也就是說農民在種地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在清明節的前後,所以這句話暗含的是節氣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通常是在每年的4月5號,或者是4月6號,如今也成為了法定節假日,人們可是要休息上三天呢。雖然說清明節的陽曆日期很少會有大的變動,但是與之相對應的農曆月份卻有著很大的變化。換句話說,有的年份會趕在農曆二月份的時候就迎來了清明節,而有的年份卻會趕在農曆三月份的時候才迎來清明節。

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就拿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來說,2017年的清明節就是在農曆的三月份,而2018年的清明節卻在農曆的二月份。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是因為農曆的算法的不同,比如說閏月的出現,就會造成農曆的日期差的比較遠。同時也正是因為要使陰曆和陽曆相平衡,所以才會出現了閏月。2017年的時候就有閏六月,所以就迫使2018年的清明趕在了農曆二月。

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倘若清明節趕在了農曆的二月,這就意味著農民們播種的時間要稍微晚一些,需要等到過了清明之後才可以去播種。這是因為只有過了清明以後,作物的成長才能更加適應溫度的變化。

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那麼假如清明節趕在了農曆的三月,農民們就需要在清明之前進行播種,同樣也是為了能夠讓莊稼更好的成長。就拿今年來說吧,今年的清明節正好是農曆的三月初一,也就是說人們要儘量趕在清明節之前,就把農作物播種到土地裡。

俗語: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老祖宗的智慧,懂嗎?

這事實上是與人們所謂的倒春寒有關係,如果在播種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倒春寒,就很有可能使種子爛掉,這樣也就會嚴重的影響莊稼的產量。所以趕在了清明節在農曆二月的時候,就要推遲一下播種的時間,這也是為了避免出現倒春寒的現象。

怎麼樣?老祖宗的解釋大家明白了嗎?前輩們總結出的俗語,有些的確具有教育意義,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大家看了今天的這篇文章,有沒有自己的收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