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文 | 草原妹儿


中国有句老话讲“食不厌精”,是说好吃的东西,要舍得在‘精’上下功夫。这个词用来形容潮汕美食,再准确不过了。

晚间宵夜的街边小铺,小板凳随意一坐,喊一碗普通的打冷白粥,店家都会为您搭配上各色口味的精致杂咸小菜来相佐。

味味皆用心的潮汕,就曾被梁文道形容到:

“在潮汕,你是很难找到难吃的东西的。”

就是这片好吃的沃土,才能孕育出像蔡澜这样的大美食家。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讲,“潮汕是中国美食的一座孤岛。”

作为中国最会用影像来记录美食的陈晓卿,这次就将筷子伸向了潮汕。风味源产地·潮汕,正式上线。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就连一贯放眼全球,到处网罗好片的Netflix也闻讯赶来,买断了《风味原产地·潮汕》的全部海外播放版权。

作为中国第一部被Netflix看中采购的原创系列纪录片,该片现已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20多种语言同步播放。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让我们看看记录片中,陈晓卿又是如何来解锁潮汕的风味奥秘。

匠心美食——牛肉丸、牛肉火锅


精细的做法,配合上出神入化的刀工,让牛肉这种哪里都有的食材,在潮汕地区形成它独有的味蕾体验。

牛肉丸


我们还记得星爷的电影《食神》中,那个夸张劲爆的撒尿牛丸。它是由莫文蔚手持双棒,疯狂拍打出来的。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当时莫文蔚拍打牛肉丸的那种拼命状态,相信大家都记忆深刻。难以想象世上真有人,会为了一颗小小的牛肉丸,这么疯狂卖力。

真相就是,潮州知名的手工牛肉丸,都经历过这样的锤炼拍打。

专业的牛肉丸捶打师傅,健美有序的捶打着牛肉。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他们每天都要手握两把3斤重的铁棒。一份牛肉捶打至少30分钟,并且力量要保持均匀,而且中途不能间断。

这样的牛肉才会保留水分,细腻成泥。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捶打过后的牛肉,温度过高肉质就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口感,厨师们都是用冰块冰过的手来搅拌。

这种传统手工制作出的牛肉丸煮好之后,配上汤头和粿条,再加一碟简单的沙茶酱。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Q弹爽滑的肉丸,在味蕾中炸开的那一刻,想必你也会体会到,《食神》中食客咬到肉丸所表露出的癫狂快感。

牛肉火锅

对于爱吃火锅的人来说,潮汕的牛肉火锅,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特例。

相较于其他火锅复杂考究的锅底,潮汕牛肉火锅则更多的将心思都花在牛肉肉质本身的处理上。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在潮汕火锅店的后厨,解牛师傅的刀,让你相信传说中的“庖丁解牛”神技,真的存在于世。

为了做到牛肉能够排酸且保持新鲜,潮汕解牛师傅要求在4个小时内完成对新鲜牛肉的分解

利落有序的刀法下,刚分解后的牛肉还在不停地跳动中。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不同的部位的牛肉讲究不同切法,不同的部位考验不同的刀工。

后腿部的嫩肉,瘦中带肥,需后切锁住肉汁。

位于牛脖凸起处的脖仁一直是潮汕火锅中的稀有食材,出肉量很少,有时10头牛都解不出500g的脖仁。

肥嫩有嚼头的脖仁,要先在低温中,半冻之后才可以切片。只有最幸运的食客,才可以享用到美味的脖仁。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牛腿腱肉中分解出来的五花趾,

出肉量仅千分之一,需要薄切至1毫米的厚度,来保证口感爽脆。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只有把每一片肉的纹理与厚度,掌控到绝佳,切解到最优,才能在涮煮之后,咀嚼到最佳的口感。

潮汕牛肉火锅,吃的就是这份细致和用心。

鱼生文化——鱼生,腌蟹


中国人生吃鱼鲜的传统,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就连日本刺身也是从我们这里演变出来的。

如今,潮汕地区仍将食鱼生这一传统保留了下来的,并且继续发扬光大。

鱼生


吃鱼生,为的就是它的原汁原味,脆嫩爽口。想要口感最佳,除了要保证食材的新鲜,还需刀工相佐。

薄如蝉翼的鱼片,厚度不能超过0.5毫米。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6平方厘米大的后切鱼块上有40个刀痕。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还有纤细的条状鱼生。片下来的鱼皮,在沸水中烫熟后,切好上桌,一样是一道美味。

随便一条鱼,在潮汕厨师的刀下,都能大放异彩。真是好马配好鞍,鲜美的鱼肉需要配合精湛的刀工。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腌蟹


潮汕生食海鲜的另一种吃法,就是生腌。腌蟹就是其中的代表。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在潮汕不论是高档餐馆,还是夜晚街边的宵夜排挡,都能吃到美味的腌蟹。

当天采购的肥美螃蟹,用各种香辛料腌渍几个小时,让滋味完全浸入蟹肉中。

食用之前,潮汕的厨师们,会将每只螃蟹,提前分解切好,方便食客享用。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潮汕烹饪海鲜,讲究鲜而不腥,嫩而不生

生腌是广受潮汕欢迎的海鲜烹饪方式,不仅有生腌螃蟹,虾蛄、牡蛎、鲜虾这些都可以拿来生腌。

生腌过的海鲜肉质晶莹爽滑,鲜香入味,入口嫩而不柴,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美食。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大味至简——鱼饭


潮汕自古穷苦人家,以鱼当食,以鱼当饭。所以,流传了鱼饭的吃法。

鱼饭就是将海鱼加入海盐逆时针摆放于小竹筐中,一起放置滚烫盐水中,带鱼肉煮熟

出锅,风干即可食用。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最简单的做法,才得以保证海鱼自身的原汁原味。鱼饭最讲究的是它的摆盘,要逆时针均匀美观。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看似简单的鱼饭,足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在潮汕人民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陈晓卿曾回忆说:初次品尝鱼饭,也着实受不了那种腥味,不过第二次吃的时候就爱上了这道美味。

还评价道:那种鲜,可能是北方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的。那种味道是经由盐水的浸渍,促进鱼肉中本来甜度的缓慢释放,形成独特的鲜甜。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特色小点——腐乳饼,潮柑,擂茶


潮汕不只有生鲜大餐,也有精致的美馔小点。

腐乳饼


潮汕的腐乳饼是中国传统糕点中的特例,光听馅料的构成就很不同凡响。

肥多瘦少的猪肉,炒熟的坚果,磨碎的大蒜,高度白酒,再加上腐乳。就是这些意想不到的组合,成就腐乳饼别样的风味。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柑饼


潮州盛产的蕉柑,经过先蒸后熬的繁复工艺,最后做成美味的柑饼。

从汁水饱满的柑橘,到金黄焦润的蜜饯,蕉柑的质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擂茶


薄荷、金不换、茴香、时令青菜,同新茶一起炒制。炒制好的配菜与芝麻和老茶一同研磨,研磨后加开水溶解,擂茶就好了。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芝麻的脂香配合着茶香,清香中余韵悠长。

潮味日常——卤水,粿条


潮汕老百姓的日常卤菜,煮食也有它独有的地域风味。

卤水


潮汕卤水中的调味料与其他地区,略有区别。当地特色食材南姜的加入,让这里的卤水味道更独特。

其中,卤鹅就是其中的代表。正宗潮汕老卤的卤鹅,色泽红亮,肉质柔韧爽口。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潮汕有一种特色的卤水火锅,用卤水汤做火锅锅底,传统卤水与现代饮食相结合,一种新式味觉体验。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粿条


粿条晶莹剔透,弹软有筋,是潮汕人的一大日常煮食。粿条可以炒,可以煮牛肉丸,可以和各色汤头配菜来搭煮。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潮汕美食选料考究,刀工精细,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养生搭配,是每个热爱美食的老饕们不可错过的地域风味。

风味原产地系列,不同于陈晓卿之前制作的纪录片那么主题宏大,立意深远。他将镜头语言全部都用来描绘美食,立志于还原地域美食它最天然本真的样子。

无论是名厨珍馐,还是街边排档,在他镜头下的潮汕美食,都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陈晓卿:我想用《舌尖上的中国》一整季来拍这个地方!

陈晓卿曾说过:“传奇远而粥饭近,一粥一饭皆为心意”。

人有种族与地域之分,可美味却能拉近我们的距离。我想这就是风味原产地系列,能走出国门,播放给全世界看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