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往事:楊家墳地

鄉村往事:楊家墳地

楊家墳地在小河東邊,靠著馬莊路。馬莊路,乃通往馬莊之路。那時候,馬莊有集,集上有牲口市、糧食市,村裡人常趕馬莊集。這條路一直通到馬莊街裡,通到集市上。小時候,我去馬莊常常不是為趕集,而是去姨姨家。姨姨家在村東頭,集市在村西頭,逢集的日子要從集市上穿過。

我們村離馬莊並不遠,到姨姨家也不過四里多路,但是對於四五歲的孩子卻是很遠很遠,老走,老走,走得腿都發酸了,快要走不動了,不想往前走了,還是走不到。走不動了,母親就和我坐下來歇一會兒再走。一路上總是要歇三四次。我已經到了母親背不動,不能再背的年齡。楊家墳地是我們途中必歇之處。這片墳地在路的南邊,距路只有幾米遠,那裡有七八座高大的墳墓,墳地裡長著七八棵比屋樑還要粗的白楊樹。這些白楊全是筆直的,高得就象快捱到了天上的白雲彩,它渾身都是青白色,樹身上長滿了一個個神秘的大眼睛。用手摸一摸,樹皮滑溜溜的,只有大眼睛那兒擋手。楊家墳地就像一個打麥場,地上光溜溜的,一棵莊稼也沒長。高大的墳墓都是土堆的,連一塊磚石都沒有。叫人奇怪的是,墳上也什麼都不長,連一棵紅榴榴(野枸杞)也不長,全是光溜溜的,跟墳間的空地一樣。墳間的空地不止是光溜,還挺瓷實,像石頭一樣硬,長著一點白鹼。偶爾鑽出一棵野草或野菜,也不向高處長,都是矮矮的貼著地皮,沿著地皮生長。跟隨母親走到楊家墳地,在墳地邊的大片空地上坐下來,如釋重負,發酸的兩腿立刻輕鬆了。大楊樹下,有許多大螞蟻窩,一個螞蟻窩在地上就是一個針眼兒大的洞。螞蟻們從窩裡跑出來,朝樹上爬去。它們個子都挺大,很威武,穿著一身土紅色的外衣,就像身戴盔甲的勇士,從大楊樹上飛快地爬上爬下,魚遊一般。這些紅螞蟻真是爬樹的能手,你看它們爬得那麼熟,那麼快,卻沒有一隻爬著爬著突然摔下來。你若追蹤一隻,會看得眼花繚亂,一會兒就分不清剛才盯著的是哪一隻了,不知它跑到哪裡去了……我坐在地上,看得出了神,很想問問,它們爬樹的本領是跟誰學的,怎麼學得這麼好。這時候,忽然聽到了母親喊我走的聲音。我如夢突醒,被母親一把拉起來,又踏上了去姨姨家的路。

從姨姨家回來,我們也要在楊家墳地歇一歇。我還要坐在那裡看一會兒螞蟻爬樹,螞蟻入窩。

等我長到能拿鐮刀的年齡,就和小夥伴兒們到處拔草尋菜了。小河東的大片田野是我們常去的地方。在楊家墳地周圍的時候,我們也會到楊家墳地歇一會兒,玩兒一會兒。我們坐在光溜溜的地上走四塊子;我們把包袱鋪開,閉上眼睛躺一陣。樹冠就像一面巨傘為我們遮住了火球似的太陽,我們在樹蔭裡望著高高的樹冠,看風在樹冠上穿過,翻動著暗綠色的大片葉子,嘩啦嘩啦響,看長尾巴的灰喜鵲在樹枝上飛上飛下,喳喳喳喳叫,那是多麼自在,多麼舒坦!……長大了的我,不再無憂無慮,不再迷戀螞蟻爬樹了。

楊家墳地很大,卻沒有一座墓碑,只有那些高大、筆直的白楊樹。但是,有了那些白楊樹,我們走在這條路上,遠遠地就能知道走了多遠,到了白楊樹那兒,正好走了一半路,快到家了。後來,馬莊的集市取消了,通往馬莊的路也逐漸荒廢了。北邊去縣城的城路一修好,北半邊的人去馬莊都走城路了。城路連著公路,公路在北面貼著馬莊村向東伸去。南半邊的人都走李堂路了,中間這條馬莊路衰亡得更快了。而今,它已經徹底消失了,我們連路影兒也找不著了。那路邊的楊家墳地呢,大約還在,可那些高大的摟都摟不過來的白楊樹,恐怕早就不在了。沒有了這群大楊樹,那些曾在樹上搭巢的喜鵲,那些烏雲一樣落滿枝柯的烏鴉,那些永遠與害蟲為敵的啄木鳥們,都到哪裡去了呢?

2007年1月2日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