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在河北赵县农村,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两个村子之间相互结义。逢年过节,相互拜访,大事小情,互相帮扶,村子之间交往就像亲弟兄俩串亲戚一样。更有甚者,彼此之间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互不通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先说说东部梨区的南庄村与大马村。这是一对以戏为媒联结起来的两个村子。以戏为媒拜干亲,把南庄与大马两村连结成“东街西街”,还得从解放初期说起。1946年,赵县城二次解放。南庄村成立了有个京梆业余剧团。自此,每年秋收后,富裕又很讲交情大马村,便请南庄戏班去大马村唱戏。

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因为年年秋收到该村唱戏,两个村子已经非常熟了。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以后也要再唱几场,这样两村历史行成的友谊村更加深了一步。1951年的正月十五日,大马村把南庄戏班请去之后,热情大马村干部村民为了两村友好关系长期延续发展下去,提出拜干亲结盟友。当即为剧团80多名演职人员找到了结拜对象,同意之后当场结拜立即进家认干亲。

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同时大马村村干部把南庄村村干部请到大马村大摆酒宴,而后将对将,兵对兵的也结为干兄弟、干姊妹或认干儿女,在几天之内两村有100多家结为干亲戚,每年正月初五、初六两日,互为对方长辈跪头拜年。从此大马村改称西街,南庄改称东街,两村之间相互帮助,世代友好交往下去。时至今日交往不断,大马村还出资派人去北京给京梆业余剧团购买了舞台大幕布、帐帘、灯具等舞台装饰品。

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南寺庄与东大章这两个村子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结义。逢年过节,相互拜访,大事小情,互相帮扶,之间交往就像亲弟兄俩串亲戚一样。两村之间至今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互不通婚。村里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百年深情代代相传亘古以来有几村;万民大义辈辈接续开天辟地未所闻。”

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而这两个村却是以拳为媒。传说是清光绪23年(1897年)南寺庄村的拳师在东大章的村子教拳拉开了百年友谊的序幕。1952年正月,南寺庄村的武连申,白梦须、白广来、白贵来、白俊蛋等30来号人还往西头儿东大章送过拳。1974年和1975年正月,谢书恒、赵连锁、白小平、武振聚、白志敏等40来号人也往西头儿送拳,送祝福和快乐。每当南寺庄的亲人来了,东大章村民都要挂出这样的横幅:“热烈欢迎亲人到来。上联是:情同骨肉志趣相投;下联是:海枯石烂友谊不变。”

探秘河北赵县农村奇特现象:两个村子之间为什么要结义?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这年,东大章村的村干部郭混账带着乡亲们赶着几挂马车,来到南寺庄村,卸下好几车的山药干儿,这都是东大章乡亲勒紧裤腰带,牙缝里省下来的,解决了南寺庄亲人燃眉之急。像这样的结义村子,如柏家营与东纪豪;固城与小琉璃等等在赵县不胜枚举。这种奇特的现象值得民俗专家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