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宋英宗趙曙在位五年駕崩,由英宗的長子即位,是為宋神宗趙頊。曹太后又晉升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對神宗很是慈愛,常倚門等待神宗退朝;神宗對祖母也非常孝順,祖孫之間感情很融洽。

在宋朝的歷史上,一共有四位太后從深宮走到了朝堂上,以“垂簾聽政”這樣的方式,輔佐著年輕的宋朝天子們。第一位是“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宋仁宗時期的劉太后,第二位是宋英宗時期的曹太后,第三位是宋哲宗時期的高太后,最後一位是宋徽宗時期的向太后。這四位太后性格迥異,但都在北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劉娥劉太后是個才華與美貌兼備的大美女。她的第一個老公並不是宋真宗,而是一個銀匠。十五歲的時候,在街頭賣唱的劉娥,碰上了為宋真宗。由於劉娥才貌過人,趙恆就被迷住了,最後還一步步把她扶上了後位。劉太后在宋真宗去世後,垂簾聽政了十二年之久,雖然她有效仿武則天的想法,但最後還是在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下放棄了,把權力還給了宋仁宗。

宋哲宗時期的高太后,雖然出身於名門、為人正直,但由於見識的短淺,生生摧毀了宋神宗的變法成果。而向太后的貢獻則更不值得一提了,非要說她有什麼貢獻的話,大概是她選擇了輕佻的端王趙佶,為北宋的滅亡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只有宋英宗時期的曹太后,是這四位垂簾聽政的太后中最讓人敬重的。

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曹太后是北宋第一名將曹彬的孫女,因為出生於名門世家,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十七歲的時候就被送進了皇宮,十八歲時成為了宋仁宗的皇后。最讓人敬佩的是,儘管曹後從小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但她卻一點也沒有官二代的飛揚跋扈,相反的,她性子溫柔善良,還善於養蠶。

慶曆八年正月,南京的駐兵突然縱火,引發了火災。宋仁宗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還想出宮觀賞花燈與民同樂,結果被曹後勸阻了。三日後的深夜,宮外突然響起了喊殺聲,曹皇后趕緊一把將宋仁宗抱住,自己披上衣服去打探究竟。當發現禁軍謀反以後,趕緊指揮殿中的軍官守住殿門,然後派宮女和宦官去將水桶裡裝滿水,以防叛軍放火燒宮。細心的曹後,為了防止敵人混進宮中,還命令外出的宮人剪下一綹頭髮作為標記,告訴他們明天憑藉這頭髮論功行賞。在曹後縝密、鎮靜的佈置下,這場叛亂被迅速平息。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為名門之後的曹後的機警、幹練和處變不驚。就連宋朝著名的將領韓琦,在看到曹後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時,也欽佩得五體投地。

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張貴妃恃寵而驕,常有不遵守宮廷法度的行為,曹皇后並不計較,大臣們進諫,宋仁宗卻一味的袒護,張貴妃也越來越驕橫,成為朝廷上下名利之徒依附的對象。有一次,為顯示威風,張貴妃竟想打著皇后的儀仗出遊,於是仁宗讓張貴妃自己去找皇后借。豈知曹皇后聽完張貴妃說完來意後,對她這種名目張膽的的無禮僭越行為,絲毫沒有表示出不高興,而是爽快地答應借給她。張貴妃大喜,回告仁宗。皇后寬容忍讓的行為,讓仁宗無錯可挑,反覺得張貴妃過分了,對她稍稍約束了一下,說:“國家的禮儀章法,上下是有秩序的,你用皇后的儀仗出遊,朝廷會非議的。”張貴妃只好放棄。靠著這種極力的謹慎和寬容,曹皇后保住了自己的皇后地位到最後,正位中宮達28年之久。

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宋英宗趙曙即位後沒幾天,就突然病倒,所有的政治事務,都壓在了剛剛喪夫的曹太后身上。她每天都要批閱數十道奏章,而且每次下旨前都深思熟慮、充分聽取大臣們的意見。當遇到意見相左時,也總是謹慎對待。等到兩年後宋英宗病癒,曹太后馬上撤掉珠簾、把朝政還給宋英宗。

起初,王安石當政的時候,變革了舊的典章制度。曹太后對宋神宗說:“以前我每當聽說老百姓有什麼苦處,一定要告訴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減租政策,現在也還是應該這樣。”宋神宗趙頊說:“現在沒有什麼事。”曹太后說:“我聽說老百姓對於青苗法、助役法叫苦不迭,這兩種法令應當停止實行。王安石確實有才幹學問,但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上要是愛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暫且放他到外省去。”宋神宗聽了很吃驚,幾乎已經準備停止施行這些法令,但還是被王安石操縱了,這件事無果而終。

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宋神宗想出兵燕薊,已經和大臣商定好了,於是到慶壽宮告訴祖母這件事。曹太后問:“儲蓄賜予準備好了嗎?鎧仗士卒精銳嗎?”神宗說:“都已經辦好了。”曹太后說:“此事事關重大,幸運、兇險、後悔、吝惜都在一瞬之間,得到燕薊不過是南面受到朝賀而已,萬一不行,則是生靈塗炭。如是燕薊能輕易取之,那麼太祖、太宗早就收復了,哪裡會等到今日。”神宗明白了,說:“豈敢不遵從教誨。”

蘇軾因為寫詩犯了法,被關在御史臺的監獄中,大家都以為他必死無疑。曹太后聽說此事,便對宋神宗說:“我想起仁宗皇帝在殿試中取中蘇軾兄弟時,高興地說:‘我為子孫們找到兩位宰相。’現在聽說蘇軾因為作詩而被關進監獄,該不會是受了仇人的誣衊吧?從詩句中搜尋過錯,即使有錯也是小錯。我的病已經很重了,不能再因為冤枉好人、濫加罪名而傷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氣。對蘇軾一案,還要仔細審查才好。”神宗流下眼淚,蘇軾因此而得以免罪。

為後代江山盡心盡力的曹皇后

曹太后一直反對外家男子入宮拜謁。曹太后年歲已高,她的弟弟曹佾也老了。宋神宗幾次都對祖母說應該讓曹佾入宮見見面,曹太后還是不同意。某日,曹佾正侍奉皇帝,神宗再次向祖母請求,曹太后才答應了。但是因為曹佾的堂弟曹偕也來了,曹太后把殿門關上了,不同意見面。曹太后在皇宮中呆了四十五年,一直恪守宮規,謙讓低調。元豐二年冬,曹太后病逝,年六十四歲,與宋仁宗合葬永昭陵,諡號為“慈聖光獻皇后”,也確是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