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龍王嘴”------我的家鄉

武城“龍王嘴”------我的家鄉

武城“龍王嘴” 武城縣 “龍王嘴”位於楊莊鄉軍營村西首,從名稱便可看出此地段何等的重要! 此地是早年夏津縣的白馬湖與武城南的蓮花池兩處大窪地的積水向東沙河排澇的 必經水道,乃排澇咽喉之地。至今,在軍營村西端仍然矗立著一塊清代乾隆年間 的大石碑,碑高2米,寬0.7米,厚0.25米,碑名為 《龍王嘴水道碑記》。武城文 化部門一直將其視為珍貴文物進行保護。

說到此碑的豎立還有段曲折的歷史。 白馬湖位於夏津縣西18公里處,衛運河東側,方圓幾十裡的窪地。與北邊的 蓮花池相接,大雨積水水域更為廣闊。 武城地方誌記載:蓮花池是武城南部著名的大窪地,水澤沼地,是由黃河泛 濫的靜水沉積而成,呈碟形封閉狀,後常年積存漳衛河之水形成。該水域北自武 城縣楊莊鄉的黃溝、閻溝村,南至夏津縣的二屯、夏莊一帶。西自武城的呂窪村 ,東至大小十八戶村一帶。該池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2公里多,池底海拔高度 為28米。總面積達8平方公里之多。武城夏津二縣各佔一半。因隋末漳南農民起義 領袖竇建德在此一帶養兵,在此水域大栽蓮藕而得名。 清乾隆 《武城縣誌》記載:蓮花池在城南二十五里,本積水窪,忽產蓮花, 馥郁異於他植,每夜雨時人過之即聞音樂,天晴如畫……明代詩人向日紅遊歷至 此作詩 《蓮花池》贊曰: 嵐嵐西風草木黃, 貴人曾此瘞羅裳。 今只花貌芙蓉出, 猶帶宮娃一段香。 清代有一名叫楊一峰的詩人遊歷至此,看到萬頃荷塘,鮮花爭豔,舢板遊蕩 ,歌聲飄蕩,鷺鷗戲水,如此美景令詩人詩興大發,遂欣然揮筆作詩 《蓮沼並蒂 》贊曰: 處處歌聲識採蓮, 池荷萬頃葉田田。 千層蒂並聊為璧, 十里風香好放船。 鷗鷺時看投水宿, 鴛鴦妙合伴花眠。 弄花掬水添圖畫, 月印雙輪一樣圓。 昔日的蓮花池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水澤,令古代文人騷客至此賞蓮寫詩吟詠… …但因大雨積水過多排水不暢也會水患成災,經常危及四周百姓。歷代,因蓮花 池排水問題產生的糾紛年年不斷,腐敗的官衙漠視百姓安危疾苦、百姓利益,遲 遲不能解決排水問題,平息百姓糾紛……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武城“龍王嘴”(今楊莊鄉軍營、黃溝、閻溝) 一帶的村民為防村莊水患,築堤護村,阻擋了蓮花池排水,致使衛運河東側一帶 近萬畝農田積水,方圓近百里百姓受到澇災威脅。 當時,夏津、武城兩縣均隸屬德州衛。澇災涉及的夏津農村的鄉紳、百姓開 始聯名起訴,狀告武城縣的村民堵塞了龍王嘴水道,使夏津 白馬湖、渡口驛、三 屯、四屯、七屯、八屯、夏莊一帶陷於水患,請求挖開龍王嘴水道,消除水患。 然而,夏津和武城的佔地戶為局部利益則堅決反對挖開排水道。他們聯名訴至武 城縣府,經審理,武城縣府批准了不予開挖該排水道的訴訟請求。於是,武城縣 楊莊鄉軍營、閻溝一帶的鄉紳、百姓就立一石碑,刻上理由、政府批文安放於龍 王嘴。 夏津縣受災村莊的鄉紳、百姓不服,上訴至東昌府和濟南府。當時兩府派一 陳姓官員親自來到夏津縣、武城縣蓮花池一帶實地勘察,並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 呈報。根據當時澇災,東昌、濟南兩府和議決定,沿蓮花池東部邊緣開挖一條寬 三丈,深六尺的排水溝,全長7.5公里,從夏津縣夏莊向東北方向導流,依照原自 然水勢排水路線,經武城縣楊莊的黃閻二溝、軍營龍王嘴,向東經溝莊入東沙河 ,經東沙河從甲馬營導流入漳衛運河,減小了水患。1736年 (乾隆元年)5月, 濟南府、東昌府、德州衛、武城夏津兩縣政府官員同立 《龍王嘴水道碑記》碑, 碑立於軍營村大街東段,距原龍王嘴碑200米。1950年,武城縣政府在東沙河入口 又建水閘,幾次疏浚,分割治理,縮小了澇災面積。1961年,武城縣政府為徹底 解決蓮花池的排水問題,再次疏浚。組織人力挖深拓寬夏莊至溝莊的7.5公里排水 溝,加大排洪能力,即使再大的雨水也不能積水。真正解決了夏武接合部的蓮花 池水患問題,使蓮花池一帶的百姓過上安生日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昔日蓮花池一派並蒂滿池蓮,香透薰風,美 麗如畫的風景不見了,水患成災的景象也不見了,今日蓮花池已變成武城、夏津 的重要糧棉產區。 武城軍營村 《龍王嘴水道碑記》碑雖年久風化,但依舊矗立在軍營村大街上 ,經常有省市文物工作者來考察,拍照、拓印碑文,村民們十分愛護此歷史文物 。 ■韓風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