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做什么检查最有效?

创造辉煌20938046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我们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一个疾病!高血压做哪些检查是有效和必要的呢?

一、血压监测

血压的监测,主要是即刻血压的测量和动态血压的监测!血压监测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血压计和动态血压监测,或是急诊时的心电监护!但不管哪一种监测方法,都是指导患者用药和评估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最好方法!


二、血液检查

血液学检查,包括患者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糖等,甚至包括甲状腺功能等少见的检查项目,这些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用药和评估患者的情况以指导治疗!


三、其他检查

其他检查是指血液学检查以外的其他检查,包括超声、CT、磁共振、眼科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心电图等其他常见的检查项目!这些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指导和调整用药!

高血压虽然常见,但高血压的并发症却“花样繁多”“各种各样”!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唯一出路就是血压控制达标!看到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一般当我们发现血压高时都会比较紧张,因为高血压虽然本身的危害不算太大,但是高血压间接会导致脑出血、眼底出血、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人们在到医院检查时往往会比较困惑,不知道应该做哪些检查才具有针对性。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得了高血压以后我们应该做那些检查?

首先,发现自己血压偏高时,不要过度紧张,可能是由于最近劳累、休息较差或者是情绪波动较大导致血压一过性的升高,因此不高急于服用降压药物,可以规律的测量一段时间的血压,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真的得了高血压。

其次,发现血牙升高时我们还可以进行抽血检查,如检查高血压四项、血脂血糖等跟血压升高相关的指标,以判断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检查尿液分析以判断高血压是否引起了肾脏的损伤。

再次还可以行动态血压监测,通过24小时连续的监测血压,可以观察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从而使我们可以发现血压在一天中那个时间段较高,从而便于我们选择服用降压药物的时间及种类。

同时,如果服用了常规的降压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时,我们还可以检查肾动脉彩超、上腹部CT等项目以判断是否是因为继发性的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常用的检查高血压的方法,希望可以对高血压的患者检查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期答主:徐霞,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是根据诊室里测量的血压值来进行判断的。很显然,最直接有效判断血压是否升高的方式就是测血压。被测试者在安静休息状态时测量右上臂肱动脉部位处血压,如果在不同日期进行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都大于140mm Hg或者舒张压大于90mm Hg,可以诊断高血压。(需除外白大褂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发现隐蔽性的高血压,诊断白大褂高血压(在诊室内有的患者见到医务人员就出现血压增高的情况)。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由仪器自动定时进行测量血压,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连续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通过连续动态的监测,可以客观评估血压升高的程度、短时间内的变化情况以及血压的昼夜节律情况。

由于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并存,可导致重要脏器出现损伤,因此评估重要脏器的功能也是很有必要的。当高血压存在并发症时,建议进行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的评估。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监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尿蛋白测定、尿蛋白定量、眼底、胸部X线的检查对评估心血管是否存在危险因素、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靶器官出现了损害及高血压是否出现了并发症有一定帮助。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儿科恩铭


关于“高血压做什么检查最有效”,主要根据检查目的分这几大块:1、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检查2、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检查3、高血压用药评估的检查。

首先,如果是初次发现高血压,特别是对于发病时年龄特别年轻(比如十几岁)或年龄特别大(如七十多岁才得高血压)的高血压,最好首先要排除下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缩窄、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相关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一般心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及阳性体征,选择性进行肾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相关激素水平检查以及肾脏以及肾上腺层CT扫描、肾动脉的造影等检查。

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进行危险分层评估的相关检查,一般医生会进行血脂、血糖、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尿常规、心超、颈超、心电图、眼底等相关检查,这是高血压患者最常做的检查。做完这些检查之后,医生会再结合血压的最高值水平,进行高血压的分级和危险分层,决定高血压的管理指导用药方案。

最后,要评估降压效果及血压波动情况经常需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了解24小时血压的波动规律,也可用来排除白衣性高血压。

当然这些所有的检查并不一定是在一次中都要同时完成,医生首先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相关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或调整用药方案。


医患家


高血压病首先要分清楚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

先谈谈继发性高血压及有效的杆查:

1.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如持续性高血压常用六大类降压药效果不好,且常伴有低血钾主要是轻重不一的肌无力,嚴重时肌抽搐,此外腹胀很多见,血钾过低会产生快速性心律失常。杆查:血鉀,血醛固酮和肾素比值ARR,这也可用来鉴别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脏CT杆查有无家属性肾上腺皮质增厚、皮质增生、醛固酮瘤或癌等。診断性治疗:口服氨体舒通血压下降明显。

2.慢性肾炎或较嚴重多囊肾:B超结合病史,血肌酐清除率率、尿素氮等均可发现。

3.肾动脉硬化或涉及到肾动脉的大血管炎,病史及肾动脉造影可明确。

4.嗜酪细胞瘤:病史极重要,往往突发性血压骤升时伴有面色苍白、剧烈头痛、大汗淋漓、心率加快。CT杆查肾上腺髓质占位性病变。

5.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先天性或大动脉炎等引起主动脉狭窄、柯兴氐综合症等通过B超、病史、较容易判别。

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上家属史、中年明显发胖、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食盐过多或本身是盐敏感、合并有高血脂、糖尿病史等。

有效杆查方法:

1.24小时动态血压杆查是最有效最客观真实反映你的血压高低及变化,亦可排除假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血压计型高血压。邦助你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和变化,尤其是冬天血压最高时更有意义。

2.心脏超声波杆查: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弓大小,左心室壁和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顺应性、心脏射血分数等,这对分析、判断你高血压病史时间、血压控制大度、对心脏产生的损害及评估今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心电图:有无左室肥厚、劳损、高血压病史和血压控制情况作一个参考。也可观察左心房大小,有无影响到心脏传导系统等,因杆查费用低也方便,可以作为心脏超声波杆查的辅助。

4胸片:观察心脏有无扩大及程度、主动脉弓的扩张和是否形成主动脉瘤。

5.血管超声和造影:通过对颈动脉、上、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性质、官腔狭窄程度、血流状况等评估高血压的病史和进展程度及邦助制定治疗方案。

6.肾功能及尿白蛋白杆查:高血压除了引起肾动脉硬化狭窄外,本身对肾小球、肾小管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因此查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白蛋白很重要,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6.当然眼底动脉杄查沿用了几十年,它可以反映高血压病对肉眼可见的小动脉损害,因现代医学診断方法更多、更先进,但仍有其参考价值。

7.遇到老年高血压患者有间竭性跛行:走多了肌无力或肌痛休息会好转,再走再发生。最简单的方法是做双侧足背动脉杆查,发现一则脉搏弱甚至难以测到,应到血管外科进一步诊治。

8.应做血液杆查:血脂、血糖、血液电介质、尤其是血同:同型半胱氨酸杆查,这是H型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用叶酸、B12可以治疗。

归根结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尤其是有家属性高血压病史的人,青少年时代就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模式:多运动、控制每天吃入的热卡保持平衡不让身体发胖、不吃垃圾食品、少喝甜饮料、多吃新鲜的蔬菜和适应水果、不吃夜宵、不嗜烟酒,多交友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自己良好心态和心理抗挫折能力、不熬夜。注意高血压是个没有症状的无声杀手,因此定期体检是必要的。


我想说点真话


很多高血压患者甚至不吃药,不监测。也有的高血压患者吃药但是不监测。定期监测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可做常规项目的检查,包括尿常规,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肾功能,血尿酸和心电图。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部分患者根据需要和条件可以进一步检查眼底,超声心动图,血电解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第一期高血压病时,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第二期高血压病时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少量蛋白或红细胞。血中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第三期高血压病时,因肾功能衰竭出现氮质血症,血中肌酐,尿素氮显著增高。

如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和靶器官结构与功能变化,可以有目的的选择一些特殊检查,例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等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指导降压治疗以及评价降压药物效果。


百姓体育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可以给你专业的回答。

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定期做血压测试之外,还需要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

因为要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是否存在心肌劳损或合并冠心病等,高血压是一个有很多并发症的疾病,不仅高血压会让人陷入危险之中,并发症也对血管,心脏有着同样危害。

还需要做眼底检查。

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如果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出,或发生视乳头水肿,就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都有帮助。

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尿酸、血粘度等,帮助明确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病引起, 判断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尿常规检查。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高血压还需要做尿常规检查,其实,做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早期肾脏损害,是需要对肾脏负责。这样的检查可以考虑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患引起,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

若尿中有大量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则应考虑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若仅有少量尿蛋白、少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是原发性所致的肾损害;若发现尿糖,则需进一步查血糖,以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总之,做尿常规检查可以进一步筛查高血压是原发性的或者继发性的,判断了高血压的类别,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那么应该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才能起到降血压的效果。

不管是在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别忘了要定期检查,时刻检查血压状况,才能做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健康路H5682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其发病与生活行为、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心理精神状态密切相关。高血压病的病程迁延终身,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都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服药控制。控制血压的目的是防止高血压引起心、脑、肾、血管病变。2016年统计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每年新增患病人数一千万人左右。

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而全国高血压知晓率仅为46.5%,治疗率仅为41.1%,控制率仅为13.8%。这不仅仅意味着我国慢病防治工作的工作量很大,而且还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高血压开支,经济负担也很重。比如,按照10元一次的医院门诊挂号费计算,光2亿高血压患者的一次挂号费,就超过20亿元。

如果2亿高血压患者都进行一次心脏彩超检查,按每人每次彩超检查来估算,全国就要开支400亿元人民币。因此,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规律,合理应用现代监测手段,避免医疗资源过度浪费很重要。借鉴美国内科基金委员会(ABIM)发起的“医生的明智选择”(Choosing Wisely)运动中,美国医学会各专科学会向本专业临床医师提出明智选择,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降低医疗风险与费用。美国相关学会将“无症状体征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列为无必要的检查,将此原理应用于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管理上,对2亿高血压患者中的无症状体征患者,就不必做心脏彩超检查,这样可以减少近1亿人的看病排队及200亿元的医疗费开支。


刚强胆壮陈明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观察到血压的变化规律曲线,分析升高的血压是否按照规律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如果观察血压规律没有按套路走,波动异常就要检查肾上腺、肾动脉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高血压。


慢病预防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通常来说,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时刻监测血压,但是因为高血压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所以控制血压稳定的同时还需注意各种检查。

一、高血压四项。

这属于医院对高血压患者诊断和分型中的一个基础检查项目的组合。其所检查的四个项目分别为:4℃下的血管紧张素(Ang Ⅰ)、37℃下的血管紧张素(Ang Ⅰ)、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检查一般需要1.8ml左右的血浆,血浆用EDTA抗凝。

二、高血压并发症检查。

高血压因为容易诱发靶器官损伤,进而导致心、脑、肾、眼底等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眼底微血管病变等。尤其是高血压肾病,肾脏因为有着丰富的血管,很容易受到高血压的损害,而肾功能一旦受损,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高血压又反过来加重肾损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会最终导致肾脏及心脑器官的损害。

针对并发症,建议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颅CT,肾功能、肝功能、眼底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

三、心血管项目检查。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也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三种疾病会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所以高血压除了必须的血压监测外,还要注意血脂、血糖等项目的检查,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检查等,以此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总之,高血压越来越高的发病率要求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如果已经确诊为高血压,首先要注意日常降压药的服用,利尿剂类、平欣ARB类、瑞舒欣钙拮抗剂类等作为常用降压药,最好常备于家中,注意不要随意换药和停药;无论是否未患有高血压,都需要注意日常的生活方式,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干预手段,当然,体检是必须的,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建议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不利因素,及早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