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顧名思義,就是中正和諧的美感,它應該是屬於書法鑑賞範疇的概念。很多人覺得寫書法就應該體現中和之美,但是往往在論證的時候要麼只看到中和之美這一種風格,偏於狹隘,要麼是隻著眼於楷書書法的中和之美,而沒有看到楷書之外各種書體的美感所在。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因此,我將從書法的鑑賞講起,詳細論述“中和”之美。

一、書法作品誕生的三個階段

書法作品的誕生是由一定學習經歷、資質的書法家完成的,總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書法的學習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是書法家訓練自己書法技巧、學習書法知識以及提升自己藝術修養、人生境界的關鍵時刻,是一幅書法作品誕生前必不可少的準備階段。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第二個階段是書法作品的創作階段。

經過前期的學習、提升,書法家的書法技巧和藝術修養大大提升了,此時就應該進行書法的創作創新階段。

實際上關於書法的學習、創作的話題,一直是書法界討論得比較熱烈的問題。王鐸就曾經說:

書法之始也,難以入帖,繼也難以出帖……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生不易。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王鐸的這段話實際上把學習和創新這兩個問題轉化成了書法學習中的入帖和出帖問題了。這兩個講法其實很形象,也為人們所廣泛採用。入帖,基本上屬於我們說的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階段。入,就是要深入,要像大樹一樣,紮下根來,到一定的深度才算入,否則不能稱其為深入。這樣鑽研了之後,還要能夠跳脫出來,也就是做到“出”。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深入淺出”。那麼接下來,王鐸認為,要具體做到平衡學習和創新之間的關係,就要“一天臨帖,一天請索(創作)”,這樣就能解決學習與創新的問題了。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第三個階段是鑑賞階段。

鑑賞階段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不應該屬於書法作品的誕生的範疇,但是它對闡釋書法作品的意義、瞭解作品內涵以及體悟書法家的精神修養有很大的關係。它是對書法家前兩個階段所作工作的一個總結性評價。

這一過程應該是書法家和書法欣賞者之間合力完成的工作。鑑賞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藝術作品的第二次重生、第二次創作。

我們試想一下 ,假如沒有鑑賞、闡釋、研究這些環節,《紅樓夢》、《聊齋志異》只會被人看作是不入三教九流的邪褻小說,豈不可惜?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而之所以要講清楚這三個階段,是為了我們下面分析書法鑑賞風格的多樣性以及中和之美的具體表現做鋪墊。

二、鑑賞的風貌面目

書法作品的風格不同,也就決定了鑑賞、欣賞他們書法作品的人們所作出的評價也會相應的出現變化。

書法作品的風格往往和書法家在書法作品誕生的三個階段中前兩個階段有關係。當書法家接受了什麼樣的書法、文化教育,受到了什麼樣的社會文化薰陶,那麼他的書法就會呈現那個時代以及他自己的特色來。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比如王羲之生活的魏晉時期是“越名教,任自然”的時期,因此他的書法更加瀟灑、風流,少有約束,後人評價他的書法猶如明月一般,“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是中和之美的典範。

顏真卿是一位受到儒家文化教育的書法家,因此它的書法作品往往更加符合儒家的審美要求,因此更接近於我們說的中和之美。但是顏真卿的書法只能算是做到了和諧,還沒有做到“中正”中的“中”。

蘇軾生活的年代是重文輕武的宋朝,文人意氣風發,他的書法更加放蕩曠達自適,有很濃烈的文人氣質。黃庭堅為人磊落瀟灑,豪爽,因此書法更加勁健挺拔,氣勢很足。屬於非中和之美的書法風格。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劉墉生活在封建社會末期,文人普遍受到壓抑,因此他更加膽小謹慎,書法渾融完整,包羅萬象,圓滑世故。只是做到了“和諧”,並未做到“中正”,少了骨氣。

此外鄭板橋、王鐸、米芾之流,書法生新怪異,又離中和之美遠矣。所以書法風格是如此眾多,因此,相應的書法鑑賞風格也會多樣。

三、“中和之美”在書體中的表現

“中和”之美並不僅僅侷限於楷書之中,行草書一樣有“中和”與“非中和”的書法。王羲之傳世的書法作品大多數是以小行草著稱的,所以他的行草書法雖然不缺少應該有的氣勢,但是更有“中和”之氣,剛柔並濟,不會過分激烈,也不會過分柔媚。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趙孟頫的書法直追王羲之、王獻之,但是他的書法比之二王就更多了一些柔美在其中,這與當時文人的氣質有關,所以趙孟頫的楷行草都是這樣。

唐代楷書中,歐陽詢的書法算是中和之美的典範,結體緊湊但是非常典雅。而顏真卿和柳公權一個過於厚重肥實,一個過於險勁,都不是中和之美的書法。趙孟頫楷書恰恰相反,有些許柔美,不中正。

唐代的行草書繼承了魏晉二王一派,但是風格上卻突破了二王中和之美的侷限,更顯得狂放恣肆,世稱“大草”、“狂草”。

在篆書隸書中,大部分篆書、隸書作品都是符合“中和”之美的。是中正典雅的。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這就是中和之美在不同書體中的表現。

四、“中和之美”與“非中和之美”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中和之美實際上就是說那些風格典雅純正,不激不厲的書法風格。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書法大家,他們雖然沒有做到中和之美,但仍然有他們自己的特色。

這就啟示我們,實際上書法作品的創作風格與鑑賞風格不應該單一,應該多元化。用天氣狀況作為理解最為恰當。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因此天地才有了陰天、晴天,下雨天,颳風天。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如果我們把下雨天理解為狂草那樣的狂放恣肆的書法風格,把晴天理解為中和之美,那麼顯然,晴天是我們所喜歡的,但是一年四季都是晴天,人們也會受不了乾旱的煎熬,一年到頭都是下雨天,人們也受不了水災的禍患。因此各種風格多樣化發展、並存繁榮才是最好的。

這就是我對“中和之美”的思考和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