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第二章 吐蕃唐朝争霸青海,就连名将薛仁贵也不是对手

小说:第二章 吐蕃唐朝争霸青海,就连名将薛仁贵也不是对手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其儿子唐高宗即位,由舅舅长孙无忌掌握实权。一年后,松赞干布去世,其孙子乞黎拔布成为赞普,由宰相禄东赞掌握实权。唐太宗和松赞干布两个雄主相继离世后,唐朝和吐蕃的发展几乎惊人地一致。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借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机会,联合长孙无忌的反对派,剥夺长孙无忌的权利,得到了实权。而乞黎拔布依然在禄东赞的控制下,禄东赞为吐蕃设立官职、划定田界、改革税制、建立户籍,将吐蕃整合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唐高宗继承了唐太宗对外扩张的策略,他先后灭亡西突厥、百济和高句丽,使唐朝的疆域在总章元年(668年)达到了巅峰。无独有偶,禄东赞也继承了松赞干布对外扩张的策略,他在龙朔三年(663年)灭亡唐朝的附属国吐谷浑,打破了吐蕃和唐朝间和平友好的关系。

麟德元年(664年),禄东赞去世,他的四个儿子论钦陵、论赞婆等继承了父亲的权势,继续把持着吐蕃的军政大权。这时,文成公主尚在人世,但是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论钦陵兄弟急于扩张吐蕃的疆土,他们不顾两国和亲的现实,对唐朝发动了一场争霸战争。

咸亨元年(670年),论钦陵带领吐蕃大军对唐朝治下的西域发动了进攻。吐蕃军队一连攻克了西域十八座州城,控制了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安西四镇。唐高宗震惊不已,立刻任命名将薛仁贵为大将,郭待封为副将,带领五万唐军讨伐吐蕃,恢复吐谷浑。

唐军行至大非川时,薛仁贵带领三万主力袭击吐蕃,直趋乌海,同时安排郭待封领兵二万留在大非川保护辎重,守护后方。薛仁贵在河口大败吐蕃后,顺利攻占乌海,等着郭待封的到来。郭待封自恃是名将郭孝恪之子,他耻在薛仁贵之下,于是不顾军令,带着留守部队和所有辎重离开大非川,不紧不慢地向乌海进发了。

论钦陵以逸待劳,早已在大非川的西南集结四十多万大军,就等着合适的战机出现了。郭待封擅自离开大非川让论钦陵再也不用顾虑那么多,等郭待封走到半道,论钦陵带领二十多万军队对郭待封发动进行,击溃了唐军,截获了辎重。

薛仁贵闻讯大惊,迅速从乌海撤军,返回大非川,和郭待封会合,论钦陵的四十多万大军随后包围薛仁贵等人,将唐军几乎全歼,薛仁贵等杀出重围,被迫与论钦陵议和,方得返回长安。唐高宗勃然大怒,将薛仁贵等人治罪,全部罢官除名为民。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和吐蕃间的第一场大战,吐蕃完胜,夺得西域的霸权。然而唐朝岂能甘心失败,唐朝和吐蕃间的战事很快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