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在我們這裡的農村有吃紅薯涼粉的習俗?你們那裡有什麼習俗嗎?

豫東小農


農曆二月初二,在我們這裡的農村有吃紅薯涼粉的習俗?你們那裡有什麼習俗嗎?

二月二吃紅薯涼粉,我第一次聽說,很好奇是哪個地區的農村習俗?有什麼講究和傳說嗎?在我們膠東農村這邊,農曆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是青龍節,也是春耕節,農村習俗講究還是蠻多的。下面阿兮就為你分享一下:

1、二月二,起早撒灰囤。

這習俗在膠東農村比較普遍,一般是一家之主絕早起來在院子裡撒灰囤。所用材料是鍋底下掏出來的草木灰,撒成一個糧囤的簡圖,一圈圈的,灰囤的最外圈還有類似梯子的設置,挺逼真的,最中心小圈裡放上五穀雜糧,祈福這一年五穀豐登,所有的糧食大豐收。

一般撒灰囤時不急著把圈養的雞鴨放出來,以免這些家禽們早早把灰囤中間的五穀雜糧給禍禍了,小孩子往往就充當了守灰囤看雞鴨的任務。其實這任務挺枯燥的,阿兮小時候看過。

2、二月二,早飯吃聖蟲。

膠東農村過年前都要發麵做聖蟲,一對大跑蟲,一對大盤蟲,是要年三十晚發紙時拿出來擺到宗譜下的桌案上上供。還有無數小盤蟲,擺供在灶王爺跟前,或壓到麵缸米缸裡。聖蟲被譽為護宅神物,農民形容糧食打得多、耐吃,也用“家裡出聖蟲了”來形容。關於此類民間故事,也是非常多。

聖蟲年三十擺放,到初三早收起,正月十四傍晚再擺上,到十六日收起,放到陰涼處的缸裡,一直到二月二這天早上拿出來熥了吃。吃聖蟲也是有講究的,家裡男丁吃跑蟲,寓意飛黃騰達,在外面能吃得開。

女人吃盤蟲,男主外女主內嘛。頂樑柱要吃龍頭部分,代表家中希望的長子長孫也能吃塊龍頭,也算是家人寄希望能更有出息吧。阿兮家裡姊妹多,我又最小,不過是吃個小聖蟲,或吃點聖蟲身子罷了。

3、二月二,男丁要理髮。

在阿兮老家農村,二月二龍抬頭,強調要去理髮的也只是男丁。還記得兒時有一年,阿兮也吵著跟去理髮,母親說:“龍抬頭,你一個小姑娘抬什麼頭啊?”阿兮這才知道,農村人的民俗裡男人才是龍,尤其屬大龍小龍(蛇)的男丁,更要二月二去理髮,據說這天理髮後,一年揚眉吐氣,龍精虎猛,有用不完的精氣神。

4、二月二,炒黃豆。

這習俗是阿兮兒時二月二里最盼望的。村裡有個嬸子最會炒豆,用洗乾淨的細沙炒黃豆不糊,炒好後再用粗一點的篩子一篩,沙子清理得乾乾淨淨,酥脆開花,好吃極了。

近些年二月二,街上好些賣成品炒黃豆的,過了糖漿,又甜又酥,可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了。很懷念二月二的原味炒黃豆,嚼起來很香。

5、二月二,點二燈。

膠東農家,元宵節的蘿蔔燈都要留兩個,二月二日晚點上,照照亮。這個習俗我沒查到緣由,但卻從小看到母親每年這樣做。

綜上五大習俗,都是阿兮老家膠東農村的二月二民俗文化傳承,這些年陸續被淡忘,除了理髮這一項還有堅持的,其他四項農村人也很少做到了。您家鄉二月二有啥習俗?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阿兮隨筆


二月二,吃龍食!

 

在我們煙臺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清晨家裡的長輩拿著簸箕把灶裡草木灰順著牆根撒,再在院子裡撒個糧囤形狀的灰囤,早晨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平時我們叫它千層餅,用白麵、花生油、蔥花、鹽,用擀麵杖擀一層面,抹一層花生油,撒上蔥花和鹽,大鍋裡文火烙熟,一層一層的,香脆可口。中午大家吃的是麵條這天俗稱是“扶龍鬚”。晚上而吃的是餃子大多數人家包的是薺菜餡的餃子,名曰“吃龍耳”。薺菜俗稱祭財。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李順高


農曆二月初二,在我們這裡的農村有吃紅薯涼粉的習俗?你們那裡有什麼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大家都知道是“龍抬頭”的日子。各地的習俗不盡相同,對於二月初二吃紅薯涼粉的習俗,在我們膠東一帶還真是沒有聽說。在我們這裡農曆二月初二,有著很多習俗,山村梅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打灰囤,二月初二這天一大早,人們會鍋底下掏出鍋底的灰,在院子裡“打灰囤”,用草灰畫成各種糧囤的形狀,在囤的外面還要畫上梯子的形狀,意思糧囤又高又滿,需要踩著梯子才能取糧,以求這一年五穀豐登。有民謠:“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

 二月初二早上還要吃“剩蟲(聖蟲)”。過年時,家家都會用白麵做成蛇形(小龍),謂神蟲,放在糧囤和麵缸裡,祝願米麵用之不盡。叫“神蟲”意味著民間對龍的一種敬畏和崇拜,“神蟲”在百姓口中叫來叫去就成了“剩蟲(或聖蟲)”,用來表達人們那種希望糧食總有剩餘的美好祈盼。



這天我們這還比較盛行的風俗是吃炒豆,家家多炒黃豆、做面豆。用糖水或鹽水浸泡黃豆粒,也可加入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晾乾,炒熟來吃,叫“炒豆兒”。用麵粉做成面蛋兒,形狀非常像炒豆,叫炒“面豆”、“蜜豆”,據說吃了炒豆,一年不被蠍子蜇。有謠唱:“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 二月二的風俗,許多都與龍有關。一是順應節氣,以事農耕,再就是表達趨吉辟邪的意願,這也是許多傳統節日的共同內涵。


無論何種習俗形式,都表達了百姓對土地對平安的希望,為人們帶來風調雨順,帶來豐收富裕和吉祥安康。


山村梅花


在我的老家在這一天有炒豆子的習俗,炒的豆子有大豆,黃豆。炒豆子也很簡單,首先把豆子放在水裡泡泡,泡到豆子的皮有點軟的時候就放到鍋裡用小火候慢慢的炒,炒到豆子在鍋裡蹦蹦響豆子皮裂開的時候就好了。為什麼炒豆子呢,村子裡的老年說炒豆子是為了讓龍王早日回到天庭繼續造福人類,讓人們過著風調雨順的生活,聽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種子時,想到豆子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炒豆子,並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炒豆子。

這種傳說相傳至今,人們都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初心不變140850617


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又稱“春耕節”。相傳還是土地公公的生日,這一天也稱“土地誕。”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也就成了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因地域不同就有了不同的風俗習慣,在我們甘肅隴東一帶,是不吃紅薯涼粉的。沿襲而來的有這些習俗:

剃頭

民間流傳著“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只要家中有年老的,硬是不讓兒孫們去理髮(剃頭)。自臘月理髮以來,正月裡誰也不會踏進理髮店的門。都一個月了,頭髮的確也長了,上了年齡的鬍子拉碴了。再者,民諺“二月二剃龍頭,一年皆有精神頭”。當天剃頭會使人鴻運來臨,福星高照,一年四季百病不生,神清氣爽。逢這天,家家理髮店都是排隊等候,生意火爆。


接姑娘

由於“三十晚上無外人”的忌諱,是嫁出去的女兒真成了潑出去的水;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孃家的講究。過了正月,二月二又是喜慶吉祥的日子,各家都要把接女兒回趟孃家。若已有身孕的小媳婦,更是喜上眉梢,想沾“龍抬頭”的喜氣。來到孃家小住幾天,從正月的忙碌中走出來,歇一歇,聊聊天,串串門。再說春耕在即,又得忙乎了。及早養精蓄銳。

爆米花、炒豆豆。

打我記事起,就記得父母每年二月二要在大鐵鍋裡炒些玉米豆,再炒些黃豆。在村裡玩耍或去學校,總會和玩童們、同學交換著吃。有些人家在炒的時候會撒入糖精、鹽,有的還鍋裡擦了油,這炒豆也就口味不同了,爭相交換,相互品嚐。

現在自己炒豆都會炒成“啞巴”(不爆裂),都會出爆米花師傅那裡,他有專門的爆米花工具。看著師父搖那黑黑大蠶繭似的筒邊拉風機吹火,等待他把那筒取下來對住口袋,用腳使勁一踩,“嘭”的一聲玉米被爆在網狀的袋內,一個個小孩爭搶著撒在外面的玉米花。



有了這個專門的加工器,除了爆玉米,也能爆黃豆、大米,雖不像玉米那樣爆了花樣,但它們至少是裂開了一道道的口子。這些“花”呀,豆呀,可是當地人每年二月二必不可少的“佳品”,也是最為傳承的主要風俗。這一習俗源自於唐代至今1000多年,爆米花有占卜來年收成之意,也因與其諧音“包你花”有關吧!

各地二月二的習俗不盡相同。你哪裡還有啥風俗嗎?歡迎交流。


為生活而提神


二月二,龍抬頭。在我們這裡二月二一般要剃頭,寓意龍抬頭,吉祥之意!

在飲食方面一般還是吃北方人愛吃的餃子。

在我們這裡,過完二月二才意味著年味已經完全消散,春天已經來臨,不管男女老少都該收拾心情投入到新的一年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了。

作為農村人,這時該為計劃今年種什麼作物做準備了,有經驗的老農會通過春天節令和氣候的變化能預測出今年哪些作物收成會好,通過預測計劃種植作物種類,採購農資。

一年之計在於春,二月二都過了,收收心,繼續奮鬥吧!





新創農人


歡迎關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帶你一起體驗分享解答農村最真實的生活。

二月二龍抬頭,龍抬頭來人抬頭,風也調雨也順,風調雨順糧滿倉。這首民謠是我們小時候二月二哪天都喜歡唱的,一直流傳至今。


在二月二這天,我們老家每家每戶都早起,用簸萁盛上鍋底灰,從家裡向外劃糧倉,一圈一圈,最後還要在最裡面的小圈裡放上五穀雜糧,讓自己家的雞來啄食,寓意:標誌著今年有個好的收成,糧倉滿滿。

做完這些,家裡人就要開始忙活,熬製糖豆,炒豆子,這裡面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熬糖豆啦,把提前炒好的花生去皮單獨備用,把鍋放了爐子上,倒上紅糖(也可以用白糖)我們家每年都是用紅糖的。

等紅糖在鍋裡起絲後,把去皮的花生仁倒入其中,拌均勻後用乾淨的板壓平,等幾分鐘後用刀切割成小塊,熬糖豆就算完成。

成品後的熬糖豆吃起來香脆,甘甜,美味無窮。


新農村二代


農曆二月初二,在我們這裡的習俗,不知從哪朝哪代開始,即定為土地神的生日。

我很小時,這要吃豬大腸。豬大腸一刀切七八長(市制長度,約二點五公分長),用豆豉一蒸,兩頭就會有兩邊自然地往中間收縮,收縮後的大腸節就好似元寶的形狀。先用它在自家神龕下(神龕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宗親神位,下層是土地神位)先敬土地神。希望土地神吃了它,能在今年會賜與自己金銀元寶,同時,也喻意今年在土地神的保佑下,會有很好的收穫。

這天的的人們,就有信男信女提著香、紙、臘燭、供品等,興致勃勃的,陸續地去到土地廟前去給土地爺裝香,燒紙,點臘,擺供品,然後向土地神禱告,去祈求土地神的保佑。保佑今年的風調雨順,保佑今年能大豐收。

保佑土能長物,地能生金。過去許多人信,因為那時的社會落後,人們生活困難,衣不蔽體,食難飽腹。所以都願祈求神們保佑。可總是年年求,年年缺,很少有人難如願。

現在好多了,社會經濟發達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加上年輕人一是沒時間,二是不信那一套了,所以就只有少數老年人至今都還是依舊,屁顛屁顛的信,虔誠虔誠的求。求菩薩保佑,求菩薩賜與。


林親怡


我們這裡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剃龍頭,也就是把攢了一正月沒剃的頭,在這一天爭搶著剃完,家家今天吃豬頭,年也就算是徹底過完了。


安瀾1962


二月二,龍抬頭。我們這裡沒有二月二吃紅薯涼粉的習俗。在上兩次邀請中我曾分別敘述過我們這裡的習俗,在這個平臺再次向大家分述一下吧:一是二月二,巡龍舟。每年的二月二這天我們這裡會舉行盛大的龍舟出巡活動,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龍舟出巡場面熱鬧非凡。二是二月二,吃豬頭。春節前殺的豬,豬頭在春節期間是不能吃的,留到二月二。我們這裡流傳甚廣的一句話是——食豬頭,龍抬頭。祈福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各地風俗不盡相同望大家踴躍作答,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