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武松醉在快活林痛打蔣門神之後,沒跟施恩待上多久,就被張督監欺騙到了督監府,然後被栽贓陷害並投進了牢房,這個情節一直吊人心懸,卻又讓人覺得很奇怪的。

張督監既然很輕鬆地把武松騙到了督監府,而且已經抓到了,接下來隨便用個法子都可將武松神不知鬼不覺地輕易殺掉,那樣不就萬事大吉了?何必要弄到監獄裡面,再僱人到飛雲浦偷偷下手,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事實上也是這樣,對於張督監和張團練來說,武松的事情還真是到手的鴨子又飛了,而且還被鴨子把命給拿走了。整個事件給人一種畫蛇添足、弄巧成拙的感覺。

其實,這樣想的人大都法盲,起碼不瞭解宋朝的法度。宋朝就是再腐敗,也一個講究法度的朝廷,作為執政者,是不允許隨便殺人的,否則他們的江山社稷豈不是大亂?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而武松到督監府的時候,那可是張督監派人從孟州施恩的府上給接走的,有那麼多的人證在,要是武松一下子失蹤了,施恩父子豈肯跟張督監和張團練罷休?

張督監、張團練,和施恩的老爹,那可都是有自己的身份和背景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職位有大小的區別。他們之間的爭鬥可不是單純賺點錢那麼簡單,其實是兩派勢力的角逐。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既然是兩個派系的勢力角逐,就是動心思和權術,而不是江湖混混一樣打打殺殺。看看朝堂上那些勢不兩立的高管,還不都是算計,沒誰動不動就把誰直接殺了。要是那樣,就是得到錢,也沒命去花的。那才叫真正的不合算。

同理,如果張督監和張團練那樣把武松給殺了,肯定會被施恩父子抓住把柄,兩個人也會死得很慘。要知道,施恩父子跟張督監和張團練是宿仇,但從來不怕他們。要是怕,就不會明知道蔣門神的後臺是他們,還要鼓動武松搶回去。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某種程度上看,施恩父子的背景應該比張督監和張團練還要大一點,只是後臺不好出來說話,只能由兩方面明裡暗裡地鬥法。否則張督監和張團練直接用身份的差距去壓制施恩,或者在武松打傷蔣門神後以擾亂治安等罪名抓了就可以了,但沒有,或者說不敢。

這樣一來,就很明確了,兩方面之所以沒有直接火拼,都是沒有直接捉到對方的把柄,都怕自己觸犯了王法,不但得不到好處,而且還會有罪。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表面上看,兩方面爭來鬥去的,其實背後的勢力也沒閒著。施恩被蔣門神打傷,只能是忍著,後面的事情被後臺擺平了,後來武松把蔣門神打得跪地求饒,同樣也是後臺起了作用。

否則,憑著施恩父子的身份,搞定一個沒身份的蔣門神不成問題,張督監搞定一個沒身份,而且還是犯人的武松也沒問題。只要通過官府就可以抓對方了。

張督監要害武松,並不是要幫蔣門神,都是因為一個規矩碰不得

但這樣的事情都沒發生,原因就是通過各自後臺的角逐和用力,讓官府的調查、取證全都變成了零,全都是零證據。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懸而不決。

總之,不管是施恩一方還是張督監一方,誰都不敢把實情給鬧到,否則一旦把這黑吃黑的事情鬧到桌面上來,別說法度不容,就連他們自己的後臺都不允許。

所以,張督監要害武松,不是不想使用最簡單的辦法,也不是不想使用自己的權勢,而是恨不得一下子就殺死了了事,但總歸法度在那裡放著,怎麼都不敢碰觸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