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烽:《呂梁英雄傳》的作者


馬烽:《呂梁英雄傳》的作者

馬烽,原名馬書銘,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孝義縣居義村。5歲喪父,7歲時隨母親寄住汾陽縣東大王村舅父家,在該村入學讀書。小學畢業後,他考入孝義縣立高小。他刻苦學習,課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中國古典小說,如《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七俠五義》《彭公案》等,培養了他最初的文學興趣。

熱愛文學的青年戰士

馬烽於1937年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山西新軍政衛旅,先當戰士,後在宣傳隊寫標語、畫漫畫,偶爾參加演出,經歷了前鋒劇社、黃河劇社、呂梁劇社。1939年,隨劇社到晉東南“民族革命藝術學校”(李伯釗任校長),學習文藝理論約半年。1940年冬,馬烽隨劇社到了延安,先後在魯迅藝術學院附設的部隊藝術幹部訓練班、部隊藝術學校學習美術。這期間,馬烽讀了許多中外名著。

中外小說名著的學習,鼓舞了馬烽的創作激情,他利用給劇社辦壁報的機會,把來自前方的戰地消息寫成通訊稿,有一篇稿件的題目是《第一次偵察》,同學們看後以為不錯,鼓勵他投給報刊。他把稿子送到《解放日報》副刊編輯部,該報於1942年9月16日發表了這篇稿子,馬烽受到鼓舞。

《第一次偵察》是寫一個年輕新戰士“黑旋風”,自告奮勇去偵察敵情,臨戰經驗不足被武裝漢奸抓捕。在押往鬼子駐地金莊的路上,“黑旋風”巧與漢奸周旋,最終瞅準機會跑回了八路軍駐地。這篇近三千字小說的發表,堅定了馬烽從事文學創作的信心。

從戰士到主編

1942年冬天,馬烽、西戎、孫謙等人從一二〇師“戰鬥劇社”等轉業到了晉綏邊區做地方工作。馬烽先後在晉綏邊區文聯文藝工作團、文聯、《晉綏大眾報》(編輯、主編)、《抗戰日報》、呂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工作。起初,他在報社任通訊員,把工廠工人勞動的情況寫成通訊稿,發表了唱詞《五繡英雄榜》;通訊稿《洪濤印刷廠的發明故事》《幾種代用品的創造》《張秋風運動的熱潮》《優秀的張秋風運動者——趙雷》《懶漢回頭賽如牛》。他後來曾總結:“當時寫這些東西的動機,主要是由於一種責任感,覺得應當把這些事報道出去,另外還有一種想法,就是當作寫作練習。我確實從寫這些新聞通訊中學到了一些東西,這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觀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

1944年初,馬烽回到晉綏邊區文聯參加整風運動,同時整理下基層蒐集的材料準備創作。這一年,是“七七”抗戰七週年,晉綏邊區文藝界發起了“七七七”文藝獎金徵文活動。馬烽根據邊區勞動模範張初元勞武結合的事蹟,創作了通俗故事《張初元的故事》獲散文類乙等獎。《抗戰日報》在社論《“七七七”文藝獎金公佈以後》中評價:“……此次獲獎的作者中,有好些同志並不是專家,如寫《轉移》的孟繁彬同志和寫《張初元的故事》的馬烽同志,據說都僅僅讀過小學,也並未專門研究過文藝,前者把他在冀中參加過的戰鬥生活寫了出來,後者把他所蒐集的張初元同志的材料寫了出來,技術雖然粗糙,但內容逼真,仍不失為有意義的作品,這說明,只要自己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對題材有正確的認識和研究,一定可以創作出東西來的。”

1944年秋天,馬烽調到《晉綏大眾報》當編輯、記者,後來升為主編,同時他還兼任《抗戰日報》副刊編輯、呂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總編輯、《人民時代》(半月刊)編輯等職務。為了把報刊辦得通俗易懂,馬烽結合採訪工作,經常下鄉蒐集民間傳說、故事,還陸續整理發表一些民間故事,如《尹雞債》《積大米》《小氣人遇上刻薄漢》《高秀才落榜》等。

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創作始末

1944年冬,晉綏邊區召開群英大會。《晉綏大眾報》報社派馬烽和西戎參加了大會。他們白天開會時聆聽邊區的戰鬥英雄們講戰鬥故事,晚上便在煤油燈下整理典型材料。會議結束後,時任晉綏分局宣傳部秘書長的周文建議將會議上的英雄故事整理出來,在《晉綏大眾報》連載,由馬烽、西戎整理編寫,確定使用傳統的章回體分頭寫作。《呂梁英雄傳》從1945年6月5日開始在《晉綏大眾報》上刊載,每5天出一期,每期連載三千字。到1946年8月20日全部登載完,共95回。

小說一面世,馬上受到廣大民眾、幹部的歡迎。許多識字的人把閱讀《呂梁英雄傳》作為重要的事情,不識字的人就圍坐在一起請識字的人朗讀。故事中的英雄雷石柱、孟二愣,武工隊員武得民等,成為晉綏邊區家喻戶曉的人物。正如延安《解放日報》解清的文章所評價,小說“是因為它所寫的晉綏人民殺敵保家的事情,都是當地老百姓熟悉的事情。‘七七’以後,晉綏軍倉皇潰退,呂梁山脈樺林山康家寨淪入敵手,無辜人民遭敵燒殺、搶掠。一直到一二〇師東進,組織民兵,反掉‘維持’,實行勞武結合,戰勝敵人的‘掃蕩’和破壞,而創立了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這些,晉綏人民都是親身參加,親身體驗過的,他們不僅從書裡看到自己走過了怎樣艱苦、崎嶇、危險的道路,經歷瞭如何驚心動魄的殘酷複雜的鬥爭,而且是從書中認識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

1946年,馬烽、西戎整理了小說的前37回,由呂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呂梁英雄傳》單行本(上冊)。延安《解放日報》摘錄轉載,反響熱烈。周恩來、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談時,又將此書帶到重慶,在《新華日報》上連載,受到山城人民歡迎,在文藝界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49年初土改結束後,馬烽、西戎集中了一段時間對全書進行通盤校閱、修改,將95回壓縮為80回,由北京的新華書店收入“中國人民文藝叢書”出版發行。

誠如馬烽、西戎在《呂梁英雄傳》後記中所說,他們在整理、寫作時並沒有計劃要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因而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在書稿的結構上,在故事的發展上,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呂梁英雄傳》仍然堪稱抗日戰爭史的一部優秀史詩,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解放區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呂梁英雄傳》受到讀者、群眾熱愛,因其內容真實、生動、豐富,謳歌了人民的覺醒和抗爭。小說充滿著民族意識和英雄主義的氣息,它向世界宣告,敵後根據地的人民在戰爭中學會戰爭,並最終贏得戰爭。

小說以“把敵人擠出去”為主線,游擊隊聯合百姓,“‘擠’得有策略,有藝術,有步驟,有章法。聲東擊西,裡應外合,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雷戰,地道戰,村聯防,大家搬,斷糧,斷水,切電線……一步一步把敵人往外擠。擠得鬼子暈頭轉向,首尾難顧;擠得鬼子白天不敢出窩,黑夜睡臥不寧;擠得鬼子缺糧、斷水。最後擠得鬼子的‘蠶食政策’徹底破產,滾出了根據地。這一擠,擠跑了敵人,也鍛鍊了自己,‘擠’出了人民的團結和威風;‘擠’出了成千上萬的英雄模範”。

有論者指出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及其表現藝術特點主要有四點:

其一,《呂梁英雄傳》比較完美地借鑑和運用了舊章回體小說的敘事模式,並且實現了民族形式和反映現實的新的內容的有機結合,成功地進行了民族形式的現代轉換和藝術再造。其二,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比較成功,雖然小說的側重點是集中講故事,描寫的人物群像只不過是故事的載體,缺乏立體的、多側面的性格雕刻,尤其缺乏深度的心理發掘,但在一百多個人物中,描寫得個性鮮明,氣韻生動,稱得上栩栩如生的人物也不少。其三,這部小說白描手法的運用極為成功,無論敘事、狀物、寫景、抒情,都很精煉、明朗。其四,成功地運用了從人民大眾口語中提煉出來的鄉土色彩極為濃厚的文學語言。(李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