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谁?

寒丫说文史


当然是长孙皇后,她是唐太宗李世民唯一的皇后,更是李世民最爱的女人,但是红颜薄命,36岁就死了,葬在了昭陵,李世民在皇宫里建了一个高塔,经常爬到高塔上去瞭望昭陵的爱妻长孙皇后,每次看了都哭得不成样子,有一次魏征也跟着上去了,还讽刺李世民,以为是思念父亲天天看献陵,原来是想着老婆,此事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深厚,长孙皇后也一直活在李世民心中。俗话说,成功男人背后肯定有个贤良的女人,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大成功,背后的女人肯定更多,当时有德才兼备的徐贤妃、聪明娇俏的武媚娘,还有好多位才貌双全的夫人,但没有一人能搞定李世民,只有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共为李世民生下3子4女,其子李治继承皇位,为唐高宗。

长孙皇后小名观音婢,601年出生,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说他613年嫁给李世民,13岁,其实从史书年号记载发现,她是611年就嫁给了李世民,也就是11岁。古人因为寿命问题结婚都很早,女人16岁不嫁属于晚婚,褒姒嫁给周幽王才10岁、虞美人嫁给项羽12岁、窦氏嫁给李渊也13岁,那时女人出嫁不是按年龄算的,而是按生理期算的,来大姨妈有生育能力了,就可以嫁人了,所以11岁嫁给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两人算是青梅竹马。

修定寺,建于北魏,唐太宗时下令修复该寺,并为长孙皇后祈福,图为修定寺唐塔。

长孙皇后老爸是隋朝骁骑大将军长孙晟,老妈是唐朝开国功臣高世廉的妹妹,她哥哥是名相长孙无忌,出身相当名贵,11岁就嫁给秦王李世民,两人感情非常好,那时李世民跟兄弟几个斗的很厉害,李世民问长孙策略,长孙说牝鸡司晨,终非正道,字面解释母鸡早上起来打鸣,肯定是不行的,意思是妇女干政会祸乱朝纲,我只是你的太太,是不能干政的,这让李世民大为感动,从此倍加信任。

图为昭陵,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合葬墓。

李世民即位当皇帝后,册封长孙为皇后,作为一国之母的长孙被后世称为唐朝第一贤母,她建议唐太宗治国学汉文帝,减税休养百姓,赡养残疾将士,废除严酷律法等,李世民有了懈怠和出格时,长孙皇后上前劝阻或提醒,常常让李世民向夫人感慨作揖,所以在贞观初期国家迅速稳定发展,长孙皇后功不可没,但天妒红颜,635年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下令修复全国392座寺庙,全部为皇后祈福,636年长孙皇后还是遗憾去世。


图文绘历史


李世民虽然后宫嫔妃多达十余位,但要论他最爱的女子是谁,毫无疑问,应该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豆蔻年纪嫁给李世民之后,夫妻二人相伴长达二十多年,一起经历了隋末动乱、储君之争,乃是真正的患难夫妻。虽然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便早早去世了,但毫无疑问,她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是其他后宫嫔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夫妻相伴二十三载,真正的患难夫妻

长孙皇后乃是将门之后,其家族从北魏到隋朝一直都是能人辈出,其父长孙晟更是有一箭双雕的美誉。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晟的幼女,在其伯父长孙炽的劝说下,长孙晟在其小时候便与李渊家定下了姻亲。

△长孙皇后13岁便嫁给了李世民

虽然两家定亲后不久,长孙晟便去世了,但幸好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对其一家极为照顾,因此在父丧期满之后,最终促成了这桩婚事。大业九年(613年),李世民与长孙氏完婚,这一年李世民16岁,长孙皇后13岁。两人成婚后不久,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因病去世,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则因杨玄感的谋反而被贬地方,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内,两人相互安慰、彼此激励,关系日渐融洽。

隋末天下大乱之后,李渊父子高举义旗,很快便在众多乱世之中异军突起。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受禅登基为帝,李世民受封秦王,长孙氏顺理成章成为秦王妃。唐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平定,因而李世民经常带兵在外征战,而长孙皇后则一边牵挂丈夫,另一面则积极维护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关系,为其免除后顾之忧。

△长孙皇后在储君之争中出力甚巨

不久之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矛盾开始不断加剧,太子、齐王通过后宫嫔妃经常在李渊面前进谗言,眼看丈夫与公公之间关系逐渐疏远,长孙皇后便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她常常出入桓公,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嫔妃交往,尽最大能力弥补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长孙皇后如何努力,兄弟之间最终还是彻底决裂了,玄武门事变最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经常站在李世民身后默默出力的长孙皇后,坚定的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旧唐书·长孙皇后传》有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长孙皇)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此时的长孙皇后不再是个柔弱的王妃。

△贞观之治也有着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皇后则顺理成章的先后成为太子妃、皇后。成为皇后之后,长孙皇后不仅以身作则限制外戚势力,更是极力避免后宫参政,但却经常使用自己的方式来护慰朝廷贤良,魏征、房玄龄等人均受其恩惠,可以说“贞观之治”也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陪伴了李世民二十三年的长孙皇后崩氏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更是另建宅舍,另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长孙皇后的恩宠,后宫无人比拟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从长孙皇后的各种待遇便不难得出结论。

△长孙皇后的待遇绝对是冠绝后宫

1、历史上第一位复谥皇后。历史上,一直到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之前的所有皇后都只有单字本谥,只有在丈夫死后才可以从皇帝的谥号之中选一字加进去,这便是所谓的“从谥”。例如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后,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直到唐高祖死后,才给窦皇后再加上了一个“太”字,窦皇后的谥号才变成“太穆皇后”。而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便直接给其上了复谥“文德”,而不论是“文”字、还是“德”字,都是毫无疑问的美谥。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无以复加

2、望陵毁观”,思念无以复加。在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由于李世民经常思念她,于是便派人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为的便是能够经常眺望妻子的陵墓,甚至经常让大臣们陪同悼念。要知道,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这么做可是完全违背礼教传统的,然而李世民作为一位帝王,却能够不顾这种理念,只能说明其用情过深。后来,直到魏征进谏,层观这才被拆除。然而层观虽然拆除了,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却并未停止,以至于他竟然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的悲苦情境。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直至自己病逝

3、追思直至病逝。从长孙皇后病逝,一直到唐太宗自己病逝,他对于长孙皇后的追思可以说一直从未停止。贞观十年(636年),因哀痛妻子去世,唐太宗搜访道林,度人出家,为长孙皇后祈福。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将供奉在太庙的长孙皇后的长孙氏神主和祖考们同享天子七庙乐。贞观十五年(641年),李世民又命高僧宣为长孙皇后造供养经。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命人在太平观内为长孙皇后造原始天尊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又支持李治建造大慈恩寺纪念长孙皇后,还令苏方士为长孙皇后造《妙法莲花经》以追福。

△长孙无忌等多受恩泽

4、恩泽宗族。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还体现在他对待其亲属的态度上。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就不比说了,唐太宗对其的恩宠简直无以复加。而对待促成自己两人的高士廉,李世民一生都对其极为感激,在其病逝之后,更是不顾病体和大臣劝谏而前去临丧。长孙皇后的族子长孙祥,虽然其父长孙安世曾为王世充效命,但因长孙皇后的缘故,长孙祥还是得以在唐朝为官,甚至做到了刑部尚书。而长孙敞因受贿被免官后,又重新起复甚至升任宗正卿。而长孙皇后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即使参与谋反,李世民也还是免了他的死罪,甚至最终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就凭以上这些待遇,不说李世民后宫的那些嫔妃,就算是历朝历代的皇后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有的一比呢?


香茗史馆


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长孙皇后。

据记载,公元636年,长孙皇后不治而亡,葬于昭陵。皇后去世以后,太宗失魂落魄。他甚至在大臣面前失声痛哭,因为他失去了他最爱的人。为转移对她的思念,太宗就亲自扶养长孙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李治就是太宗亲自留在身边养大的。在他看来,带着长孙皇后的孩子,就像见到她们的母亲一样。太宗还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以便于他想念长孙皇后的时候就登上层观远望昭陵。

以上种种资料显示,唐太宗李

世民最爱的女子是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出身名门,她母亲也是大家闺秀,祖父是隋朝的扬州刺史,父亲官至右尧卫将军。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孙皇后从小就很懂礼貌识大体,知道如何在封建大家庭里行事,并且非常有修养,喜好读书,能写诗著文。长孙皇后,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李世民登基以后,封她为皇后。长孙皇后统领后宫,深明大义,不争宠不专宠,对待后宫妃嫔,宫女态度都十分温和,宫中上下对她都十分爱戴。长孙皇后不干预朝政,但是她懂得在太宗做事不妥的时候及时劝谏,让他多听听大臣魏征和房玄龄的谏言,长孙皇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代贤后。



爱笑的小丫头2009


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应该是长孙皇后了,这个女子娘家势力非常大,虽然二人属于政治婚姻,但是二人的感情基础非常深,远不是其他妃子能比得上的。



长孙皇后在李家起兵征战的时候就跟随李世民,照顾全家人饮食起居,让家人没有后顾之忧,哪怕生病也不让李世民担心,即使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也不离不弃跟随者李世民。



在李世民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哥哥弟弟一直忌惮李世民。甚至父亲李渊也觉得李世民功高盖主,长孙皇后一直和那些妯娌打好关系,尽心尽力照顾好二老,李世民称帝后,也对兄弟的遗孀尽心尽责,对于李渊也是一天两次去请安,对李家仁至义尽。



长孙皇后更是不干涉朝廷政治,只对李世民说居安思危,任贤纳谏,对李世民影响很大,甚至后来还救了魏征,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建立寺庙来为她祈福,公元649年,太宗去世,和长孙皇后合葬,开创了帝后合葬的先河。

我是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喜欢历史文化的请关注我吧,我会给你带来最好的问答。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是他的弟媳杨氏。玄武之变中,他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杀了,随后又把他们的子女全杀了。并霸占了弟媳杨氏。他对杨氏十分宠爱。长孙皇后去世后,他曾想立杨氏为皇后,因魏征激烈反对才作罢。有人猜想是杨氏是个大家族,属于关陇集团。我觉得这都是次要的,李世民很强大,无须依靠谁。最大的可能是妩媚动人,六宫粉黛无人能比。李世民才不顾世人非议,独宠杨氏。


和古人谈心


当然是他的长孙皇后了,也可以说是患难夫妻了


无欲金刚



济世论事


唐太宗历史上最风流的皇帝,但他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众人皆知。


崔大大103529250


我也觉得应该是长孙皇后


东风寄千愁342


应该就是长孙皇后。

香茗老师的回答,已经很详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