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還需要和哪些疾病鑑別?

頸椎病還需要和哪些疾病鑑別?

1. 偏頭痛偏頭痛的病理生理基礎是顱內動脈先收縮 ,之後舒張性改變 ,其發病與5羥色胺代謝紊亂有密切關係。與局部性頸椎病的鑑別要點是:典型偏頭痛的發作先兆是視力障礙 ,如出現閃彩、暗點、偏盲、黑朦等 ,一些病人甚至失語、感覺異常等。先兆期短者幾分鐘 ,長者半小時 ,伴有血壓升高。之後出現劇烈偏頭痛 ,疼痛常在顳、額、眼眶等處 ,為脹痛、跳痛或血管波動性頭痛 ,可伴有噁心、嘔吐、眩暈、汗出、腹痛等等症狀 ,每次發作持續數小時 ,隨後症狀消失。偏頭痛可有家族史 ,有人認為只限於女性遺傳 ,部分病人在月經期前後發病 ,無頸部壓痛 ,頸椎X線片一般無頸椎病體徵。局部型頸椎病頸部劇痛 ,放射到枕頂部或肩部 ,頭頸活動受限制 ,一側嚴重者頭偏向一側 ,因常在早晨起床時發病 ,故常被稱為落枕 ,或頸扭傷 ,就診時病人常用手托住下頜以緩解疼痛。檢查可發現患者頸肌緊張 ,一側或雙側有壓痛點 ,頭顱活動受限。

2. 雷諾綜合症頸椎病可以引起雷諾綜合徵。雷諾綜合徵的病因甚多 ,除頸椎病外 ,須注意與和職業有關的損傷、硬皮病等鑑別 ,雷諾現象表現為陣發性手部蒼白、發紺、潮紅、遇冷發作、遇熱緩解。注意詢問職業和進行系統檢查 ,必要時拍攝頸椎X線片 ,一般可以鑑別。

3. 美尼爾病美尼爾病又稱發作性眩暈 ,是因內耳淋巴代謝失調、淋巴分泌過多或吸收障礙 ,而引起內耳迷路積水、內耳淋巴系統膨脹、壓力升高 ,使內耳末梢感受器缺氧和變性所致。鑑別要點是:美尼爾病為內耳性眩暈 ,多發於中青年 ,特點是眩暈發作有規律性 ,耳鳴程度輕 ,進行性耳聾 ,伴有水平性眼球震顫、噁心、嘔吐。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 ,伴有頭疼頭暈、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 ,一般發作時間短暫 ,多與旋頸有關。

4. 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頸椎病可合併腦動脈硬化 ,尤其是椎基底動脈硬化 ,兩者均可出現頭暈、上肢麻木及病理反射 ,容易誤診。該病與椎動脈型頸椎病的鑑別要點如下:腦動脈硬化病人往往於40歲以上逐漸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 ,症狀消長與頸椎活動無明顯關係。往往伴有全身性動脈硬化 ,如眼底動脈、主動脈、冠狀動脈或腎動脈硬化的徵象;血壓異常 ,特點是舒張壓高 , 收縮壓低;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 ,腦血流圖有恆定的缺血性改變。

5. 肩周炎肩周炎多為50歲前後發病 ,尤其多見於男性。鑑別要點如下:肩周炎時肩關節局部因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