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行書,有哪些學習方法?

歲月有無痕


由楷入行,是很多書法朋友都要經歷的過程。楷書主要用途不在觀賞性而在工具性,向書法藝術領域更深入探索,由楷入行入草是必然的。比如中國歷史上,有天下第一行書,卻沒有第一楷書,有草聖但沒有楷聖。



楷書快寫就是行書的觀點是荒謬的。楷書有楷書的法度,行書有行書的技巧。像題主這樣,有顏歐的底子,再練習行書不能說駕輕就熟、水到渠成,至少比沒有基礎的人直接練行書,效果上又好又快得多。由楷入行究竟怎麼過渡,抱庸結合自身體會,簡要談談自已的看法。



一是讀在寫前。習寫之前要閱讀一定量的行書法貼。一千多年的行書說到底脫不了二王風味,練行書首先要看二王。然後可以有選擇地看一下名家經典,重點是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三人的。個見,最得二王筆法即此三人,尤其是文徵明。行書關鍵就是起筆行勢、俯仰之姿、呼應關係,大體有個直觀順暢的印象,再開始動筆。



二是悟在習中。沒有實踐的書寫,就沒有真正的領悟。在習練之初,主要的目標是模仿,主要的方法是補差。楷書習練很久的人,在點畫習慣、書寫節奏、結字技巧上會有定勢,行書習練時要注意克服這些定勢,讓行書真正的運行起來。書法貴在悟性,也就是領悟能力。之所以說頓悟、大徹大悟、番然醒悟,就是一定要有新的認識,並且尋找到這個新認識與自身書法技法技巧的聯繫之處,觸類而旁通。否則,就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三是持久融塑。融塑的過程,就是融匯與轉化的過程,把別人的變成自已的,理想狀態就是既不失法度,又獨具特色。這個過程最艱難、也最漫長,十之七八的書法技藝將終結於此。如果從這個領域能夠走出來,放蕩不失法度,飄逸有別凡俗,你就真的是成功了。當然,大多數人習書只圖陶治性情、尋找樂趣,如果功利心太強,反而適得其反。淡泊最好。


抱庸齋主


不管是學習哪種書體,方法都基本上是一樣的,簡單總結一下

第一步:選帖;選一本自己喜歡或者是適合自己的字帖,一定要記住一旦選定就不要輕易更換。

第二步:讀帖;認真觀察字帖當中的每個字的字形結構,包括每個筆畫的角度長度及起筆收筆位置,線條粗細力度輕重的變化等等,然後自己還要需要思考一下這些筆畫細節的體現是怎麼用筆的。

第三步:臨帖;這一步是比較重要的,是將你觀察和思考得來的方法用筆體現到紙上的一個實踐過程,初學者書寫一定要慢,切記不能著急,對於比較複雜的筆畫或者漢字可以適當描紅,但是不能多。在這裡我建議對臨,就是把字帖放一邊照著寫,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第四步:比較;按要求寫完一個字可以跟字帖上的範字進行對照。找出不同的地方,然後再訂正,就這樣反覆讀帖,練習,對照,直到寫出來的字跟字帖上的一樣為止。

第五步:堅持;按照前邊四步的方法堅持練習。每天保證一定的時間去練習,直到把字帖上漢字的書寫牢記於心,形成肌肉記憶從而變成自己的習慣。

以上幾點拙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墨趣硬筆書法


從楷書向行書過渡,應該是很自然的事,因為二者的筆法和結體基本相同。

二者相較,只不過行書書寫速度更快,筆畫圓轉,字與字之間通過牽絲引帶相互呼應。

這裡不展開講行書的學習,只就行書中常見牽絲引帶方面的問題談一點看法。


在行書或行草書中,收筆回鋒時偶爾不經意間帶出一縷墨痕,稱“牽絲”,牽絲如與下一筆相連,稱“遊絲”。牽絲、遊絲的使用,可以增添行書的流動感。但我們要注意:

1、牽絲、遊絲不能多用,否則給人一種連綿纏繞,眼花繚亂的感覺。連綿雖筆勢相屬,但不持重,缺乏蕭散之氣。偶爾為之,無傷大雅。

2、牽絲、遊絲不能重用。引帶之筆如詞章中的過文,本處於一種從屬地位,是虛筆,如重用,則喧賓奪主了。書法要講究輕重賓主。

3、連帶之筆貴在自然。牽絲也好,遊絲也罷,都是用筆取逆勢時偶然不經意帶出的。如生拉硬拽,故意作出連綿纏繞的遊絲,則顯做作、拖冗,失去了趣味。

行書的書寫,貴在順勢書寫。在楷書的基礎上,略放一放就是行書,這一點,大家可通過楊凝式的《韭花帖》去體會。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我的自由體行書,不規範但感覺挺好看的。自信一下。




南湖墨客


多臨貼,勤練習,貴堅持。




大可先生7


行書看米芾的不錯。有力度,字體大方瀟灑,剛勁有力。不過,也很難學到位。需要長期的功夫!


翰韻書堂


首推蘭亭。


從容22


既然楷書已經有了一定功底,那就學習草書,把草書練習嫻熟了,再進行學習行書,那樣會快捷一些。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啊


喋血詩箋


我還是那句話,你自己喜歡哪種就練哪種,蘭亭序,聖教序是必練的,互相學習,謝謝


碧瀛1


學習徑途先學好正書後,再學行楷。其實楷書寫字速度快一點就自然成行楷,行書。但要規具必用標準帖先學,手上熟,自己習慣性書寫出好行書和行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