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燒紙好,還是放鮮花好?

啄木鳥259849147


清明祭祖燒紙,是對故人的祭祀和思念,緬懷和感恩。自古以來一直留傳到今,也成為了一種傳統觀念,它已根深蒂固,深深的印在人們的腦海中。雖然我國提出禁止燒紙好多年,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還需要好些時間才才能徹底改變舊思想,舊觀念,舊傳統。

究竟是燒紙好還是獻花好?我認為無論是燒紙還是獻花都是對前人的祭祀和思念,對逝者的哀思和崇拜。

然而由於現在空氣質量汙染嚴重,急需改善,治理環境,保護綠水清山迫在眉睫,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種草種樹,綠化造林工程。這樣一來祭祀燒紙就會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諸多事實的證明,血淋淋的教訓足以說明,百害而無一利。

而文明獻花既能表達對逝者的安息,又不會帶來安全隱患,所以用花祭祀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珍惜現在,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善待周圍的人,願世間再不會有危害發生。


藍天碧水78148145


在現在社會環境和現實情況下,必須禁止在野外焚燒。如果發生火災,損失慘重,近日四川大火應該有教訓。

清明節為了寄託哀思,關於上墳可以改變一下:

1.因為上墳燒紙引發火災的可能性太大,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和生命安全。

2.如果新墳,有燒紙環節,可以在院裡有安全保護下表示一下燒點大額地。辛苦下邊的人來拿錢吧。😃

3.去野外墓地可以多放些鮮花和水果等供品。切記不要二次汙染。

鮮花寄託哀思,既保護環境有表達意境,沒有了煙霧繚繞,沒有了火光沖天,更安全、更衛生、更好地表達了對先人的尊敬。😃








用心待人863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關於清明祭祖燒紙好還是放鮮花好?其實都是可以的,但大多數地方,包括我們那是既燒香化紙又放花。

當然了,我們那的花是塑料做的花,並不會真正的鮮花,掃墓後,要在墳堆上添一坯土,然後在土堆上面插上一支花,或者是幾支不等,證明自己來過,也是為了讓別人看見這裡有墳,這墳還有人在掃墓。

其實,清明祭祖禁止燒紙燒香和燃放煙花爆竹已經被嚴厲禁止過許多年了,主要是因為清明掃墓各地頻繁引發森林火災,每年一到清明節那幾天,火情時有發生,還偶有救火人員因為救火窒息死亡,所以才不得不禁止燒香化紙和燃放煙花爆竹。


燒香化紙掃墓,這畢竟是多年以來的傳統和習俗,這也是很難被禁止的,農村人對於自己祖墳看得挺重,覺得只有多燒點紙錢才是對祖宗的孝順,祖宗才能保佑後世子孫繁榮昌盛,不讓燒紙,很多人都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各地的人們還是不得“頂風作案”了。

當然,這一禁令並沒有強制實行,比如燒紙的被抓坐牢什麼的,如果真要全面實行起來也是很困難,甚至還會寒了民心,畢竟老百姓的這種傳統觀念深入骨髓。

雖然每到清明節還是會到處宣傳,但這也起到了一種警示,雖說燒紙不違法,但是燒紙導致森林火災卻是違法了,所以大多數人在掃墓的時候也都特別的注意了,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的。

我想,如果民眾能控制掃墓不引發火災,我想也就沒人會去追究你燒不燒紙了,所以,我認為清明掃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燒紙,當然也要獻花,這畢竟是傳統習俗。


傾城武本尊


祭祀禁止燒紙上香,禁了幾十年了。為什麼禁而不止呢?因為他不得人心。既不得死人心,也不得活人心。

我們口口聲聲要孝敬父母,敬畏先人,可是回頭看看我們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麼事呢。挖祖墳,燒家譜,砸棺材,光天化日之下焚屍。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我們都做過了。難道就不怕天譴嗎?

各地的公墓園建起來了,卻成了部分人壟斷斂財的工具。我們祭祀炎黃的時候行傳統禮,紀念革命烈士的時候行戰士禮。那麼我們祭祀自己的祖先的時候為什麼就不能用先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呢?

小白兔拿胡蘿蔔給貓送禮,一直被我們嘲笑。那麼我們拿鮮花,紙花,西方人的鞠躬禮,去糊弄我們的祖先。我們與那兔子何異?

如果說燒紙有危險,會汙染環境。那麼汽油,煤氣惹的禍少嗎為什麼不禁止呢。事實就和香菸會汙染空氣的學說一樣,純粹牽強附會。

算了,不說了。越說越多,有人會不愛聽的。一個人連自己的先人都不敬畏,可是他說他敬畏炎黃和革命烈士,你不懷疑他在說鬼話嗎?


老宋如是說


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表達了對祖先敬意與感謝。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這一天是祭祀掃墓的日子也是踏青出遊的日子,古代舊的習俗是清明掃墓時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懷念故人,寄託哀思。



清明節緬懷祖人,其中燒紙錢是最為重要的悼念方式,還有擺放鮮花,燒紙只是寄託了對祖人的思念,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不論怎樣一定要有防火的安全意識,除此之外可以採用一些新的紀念方式,比如獻花,既新鮮時尚又環保、安全表達了對祖人的思念與崇敬,逝者安息,生者奮發。
我認為祭祖不論是燒錢還是擺放鮮花,還是各種祭祖方式,只要有心才是最好的,沒有必要奢華浪費,通過祭祖表達對祖人緬懷之情,感恩之情,通過祭祖傳承孝道,傳承文明才是最重要的,回憶祖人,感恩祖人養育之恩。


文化指路人


關於清明節回鄉祭祖,人們往往在獻花和燒紙之間舉棋不定,各難割捨,其實關於這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獻花還是燒紙,都有一定的道理,總體來說,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一、 從安全的角度考慮,當然是獻花比較穩妥

近幾年來,許多林區因為清明祭拜而引發山火的消息層出不窮,因為山林鬱鬱蔥蔥,許多墳塋隱藏於樹海松林之中,枯枝敗葉蓬鬆遍地,一旦有祭拜者點燃紙錢或元寶,極容易在山風吹拂之下釀下大禍。君不見四川涼山這場大火有多麼肆虐可怕,即使逝者泉下有知,也不願意看到這種場景。更何況一場森林火災過後,墳墓與山林化作一片焦土,使得祭拜祖先成為空前絕後的最後記憶。



二、從燒紙到獻花,是祭拜儀式向文明演化的過程

梳理一下歷史,你會發現人類祭拜祖先的儀式變得越來越簡化,越來越文明,這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項巨大進步。數千年前,流行厚葬,高墳大墓,祭拜儀式十分隆重,各種瓜果和拼盤組成的祭品相當豐盛,父母丁憂需要守孝三年。久而久之,隨著土葬的逐漸取締,墳墓的型制和規模越來越小,祭拜儀式簡化為焚燒紙錢或元寶、香窠等等,這在家族祖墳及祖宗墓林中依然大量盛行。近年來,隨著外國公墓形式的逐漸盛行,許多墓地面積巨大,千家萬戶的逝者安息於此,而祭拜的形式也開始向現代化的西方看齊,獻花、鞠躬等取代了燒紙和磕頭。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演化,未來的祭拜方式還會更新換代,那些網上墓園或網絡祭拜的各種方式必將盛行,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三、最應該敬獻鮮花的地方是革命烈士陵園

每到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或反法西斯勝利週年紀念的時候,許多國家和政府都盛行向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和英雄鮮花的禮節,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在革命烈士的墓碑前,一束束素潔淡雅的鮮花莊嚴肅穆的排列面前,讓這些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忠魂錚骨頗感快慰,我們鞠躬行禮,低頭默哀,是對逝者最大的恭敬。反之,在這種場合磕頭跪拜,或燒些元寶紙錢,既顯得不倫不類,也有一點封建迷信的味道,很容易引起外人反感。



四、回到祖墳或親人墓地燒紙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祭拜方式

祖國山川幅員遼闊,大多數人的家族墓地和親人埋葬之處並非林區或山地,沃野千里的廣闊平原和田地是他們的安息之所。大家利用清明小長假林林總總回到家鄉,邁步在歷史悠久的家族墓地或者走向田間地頭的親人墳塋,最流行的祭拜方式依然是拿上幾摞土黃色的紙錢、金黃色的元寶,或者一沓花花綠綠的冥幣隨風燒去,默默祈禱逝者長眠地府,永樂天國。在蒼松翠柏掩映之間的老林大多數鬱鬱蔥蔥,靜雅無人,徜徉在祖先安息之地,撫摸著墓碑上斑駁陸離的古代文字,追念先祖曾經建立的不朽功勳,梳理著祖祖輩輩家傳的世襲族譜,這才是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綿延流長的生命之河。在這裡,獻花與燒紙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來祭祖因為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源和傳承,我們永遠是文明古國的子孫後代,而不是那些只有幾百年歷史的外來民族。無論你身處何地還是身價幾何,清明時節,請回家看看,請祭祖追念,為我們的後輩做好榜樣,清明節永遠不是踏青節。



不要再去爭論什麼祭拜儀式好與壞,歷史在前進,獻花的習俗必將被未來取代,就像昨天的燒紙磕頭,沒有變的——是人類生老病死的無限輪迴,綿延不絕成為將來的歷史。


聖手愛剪紙


清明掃墓是燒紙好還是獻花好?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它卻牽扯出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一個個來說。

清明掃墓無論是燒紙還是獻花都好,都可以。燒紙或獻花都只是表達祭祀的形式,重要的是從內心深處發出對去世親人的思念,緬懷,感恩,頌恩,報恩之情,通過燒紙或獻花,掃墓,祈禱,叩拜,等一些延續千年,比較固定的方式,表達親人緬懷思念的感情。也是中華民族傳承倫理道德的一種方式。

牽扯的沉重話題,那即是殯葬改革。政府定的原則是節地生態環保,去除陳規陋習,倡導移風易俗。但有的地方卻搞挖墳掘墓,退墓還耕,有的收繳棺材,看管風水道士,屍體必須火化。老百姓對這些做法既反感又害怕,也搞了些偏激的行為抵抗。殯葬祭祀習俗傳承千年,南北各地又有較大的差異差異,不能操之過急一刀切,也不能借口保護優良傳統不改革。關鍵要有一個統籌兼顧都能接受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渝龍寶99611585070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燒紙錢等做法。對環境破壞極大。一般都了清明前後,大家都會去先人的墓地裡去掃墓。一般都是在山林中,燒紙錢等做法容易破壞生態環境和汙染環境。容易引發山林火災,行成酸雨等等生態和天氣的汙染出現。而且紙錢等東西都是紙做的,也對植被造成破壞。也減輕了森林消防部門對於森林災害的壓力。從而為社會創造出更美好的價值!


2、掃墓放一束花

大家都知道,現在掃墓放一束花。慢慢地變為人們所接受。特別其實菊花,自古以來菊花就深深地代表人們對於故人思念和懷念之情。這其實是一種很優雅,很有情懷的一種寄託方式。而且他又比較環保又不破壞生態環境。大家選擇用這種寄託方式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結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故人思念之情,顯得了更加的有情懷的表現。同時,也說明了一點國民的整體素質在不斷地提高,對於文化習俗的傳承有了更深意義的理解。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種良好的文化習俗會慢慢地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和認同。因為文化的傳承就是應該:“取其精華去除糟粕!”

以上就分析的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不妨說說你們心中的看法。


聽風的故事tar


清明節祭祖用鮮花表示最好,它可以減少很多隱患的發生,更能有效地保護好自然環境。這一倡導雖然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卻一直不能發展下去,每年一到祭祖日,大多數國人仍然用最古老的,燒紙錢的方式來祭奠祖先。其原因在於古老的祭奠風俗習慣,已經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再加上一大部份國人都沒有多少文化知識,思想保守落後,有一部份甚至非常愚昧,把祭祖當成祈禱祖先,請求祖先來保佑自已,改變自已及其家人命運的一種機會。所以要想改變人們的這一陋習,在短時期內是不可能,必須大力宣傳,倡導用鮮花祭祖的好處,更應該制定一些新歸,在某些特別的地區,如公墓、陵園來先實行,做出好的榜樣,帶個好頭。如此下去,古老的祭祖陋習將逐漸減少,而用鮮花祭祖的新風也將必然發揚光大。


寒心167736933


清明,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祭祀祖先的時節。現在看,它的最大涵義就是感恩祖先的恩德,不忘祖先養育.繁衍後代的恩惠。至於採取哪種形式,各地有各地的祭祀習慣,但重要的是,不能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當地政府制定的各種規則。

祭祀和迷信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祭祀是敬祖敬宗,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約定俗成的一種敬祖行為和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而迷信則是在唯心主義支配下,在一定的時間裡給祖宗送錢.送物的儀式。

全國各地清明祭祀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我瞭解很少,但在東北多地,過去的清明節主要是給祖墳添土(閏月年除外),燒香燒紙擺供和祭拜等。現在多以擺放鮮花和祭拜為主,當然也是響應政府提倡的移風易俗.避免火災.減少空氣汙染.節省能源等等。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進化,上墳燒紙的正在逐步減少,而大多數民眾逐漸接受了擺放鮮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