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金三銀四,抱著“工作不太好,但是否要辭職?”困惑的人多了起來。

小A也是這樣:11年畢業後,他到了叔叔廠裡上班。

今年他想辭職,但家裡人都不支持。

“離開的理由是,我怕繼續在這裡是浪費時間。廠子不是很大,老闆雖然有培養的意思,但是瑣事太多,經常要出差,要賬、售後一堆都是我的。而且,我感覺根本學不到東西。”

工作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此必須慎重。但是,如果一味地耗在糾結中,遲遲無法下定決心,那麼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解決之道了。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總是糾結、困惑,既沒辦法做好現在的工作,也無法成功跳槽。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為什麼我們不敢放棄現在的工作?為什麼我們不敢跳槽?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看看你中招沒。

1、間斷強化陷阱

一份工作令人難以捨棄,因為它“食之無味,卻又棄之可惜。”

間斷強化就是:做一件事情,得到的總是負反饋間雜著正反饋,毫無規律可言。

你無法確定你的行為是否在起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被時而出現的正反饋迷惑,不停嘗試著付出努力。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比如說,老闆隔三差五暗示你工作不錯,可能升職加薪。但他就是光說不練,等到你已經要禿頭了,也沒有下文。

這時要不要辭職呢?肯定會猶豫,畢竟,我們已經努力了很久了,這樣放棄不是功虧一簣了嗎?

此時,你可以問自己:在這件事情中,我是否體會到一種“再繼續試試可能就可成功了”的感覺?並且這一疑問在你心中徘徊許久?

如果是,那麼你不是被“間斷強化”控制了。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2、害怕走出舒適區

明明知道沒有挑戰性,不能再、給自己成長,但是讓你感覺很穩定、很輕鬆的工作,是好工作嗎?

哪怕在心裡問了千百次,我滿意這份工作嗎,滿意目前的狀態嗎,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卻始終不敢放棄,就是怕走出舒適區後,無法承受壓力和變化。

但是,留在舒適區,卻被溫水煮青蛙的恐懼支配著,總在自我懷疑。

走出舒適區,或許經歷短暫的陣痛期,就是人生的轉折點。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3、 沉沒成本與機會成本

股票被套3個點的時候,我想再觀望一下;被套10個點的時候,我相信它早晚還會漲回來的。

這就是沉沒成本。

很多情況下,面對已投入的大量沉沒成本,人們會抱著“放棄意味著之前所有投入徹底損失”的想法,繼續投入更多。

這裡的成本包括金錢、時間、精力、關係等等。很多人不想再花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重新開始一個工作,於是選擇了將就。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與之相對的,“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東西,而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以小A的跳槽為例,對他來說,目前面臨的沉沒成本是:已經在這家工廠做了幾年,如果跳槽就要重新來過,放棄舒適、安定和幾年的積累。

但是,如果繼續糾結,他損失的不止是後續工作投入的時間與精力,還有放棄自我成長的自責,浪費時間的恐慌和無法追求夢想的悲傷,這也是機會成本。

為了取得成功,你需要用放棄的能力來平衡堅持的能力。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究竟怎樣做,才能放下一個雞肋工作,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呢?

在《放棄的藝術》中, 佩格·斯特里普指出,面對難以做出的選擇,我們可以採取有步驟、有方向地策略,做到漸進式脫離。

給自己一段時間,循序漸進地放棄現有的工作。

合理地放棄,可以分四個階段:

①轉換念頭

最讓我們困擾的,是不能立刻做出選擇,所帶來的焦慮感。

“自我損耗”人概念解釋了這個現象。即如果人的精力被用於控制某種衝動,那麼,控制其他選擇和行為的精力就會減少。

大家都知道一個實驗,如果我越是不讓你想粉色的大象,你越會不自覺想起,因此,面對糾結最好的辦法是先轉換念頭。

比如,在跳槽準備階段,先有意識地認識到:我正在做出決定,並且我準備好開啟脫離目前工作的過程了,我願意給自己一點時間來適應。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②正視情感

放棄安穩的工作,意味著遠離熟悉,面對未知挑戰。這通常會引起情緒波動,不要假裝沒事,要學會接納適當的負面情緒。

焦慮、失眠、恐懼,各種困擾可能潮水一般湧來。

當你做好面對它們的準備時,它們就不會像想象中的那樣可怕了。我們要一遍一遍的說服自己,給自己打氣。

告訴自己,繼續留在目前的工作,雖然也有好處,但這是一種迴避型的策略。雖然留在這裡不影響我的生存,但其實對未來的發展並無好處。

“現在,我的選擇是將回避策略轉化為接近策略。我的動機都是:我想要更幸福,我想要尋求更好的發展,我希望做一件讓自己不後悔的事,而這樣的動機才是良好的動機,才是對我來說真正有益的。”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③轉移目標

嘗試為新目標做計劃,把注意力轉移。

比如,著手查找跳槽相關的信息、準備簡歷和麵試,這樣的事情做得越多,越能緩解焦慮的心情,並且讓你更加篤定。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④立即行動

設立新目標後,開始付出行動。

等待跳槽機會,全力以赴去爭取更好的工作。

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牛頓在二十幾歲時,就發現了萬有引力。

後來,他雖然活到了八十多歲,但大多數成就都是年輕時獲得的。因為,他之後花了幾十年時間,拼命想證明上帝的存在,結果最後一無所獲。

成功和幸福的人,就是知道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的人。今天,我們分享瞭如何明智地放棄,用“三個陷阱”解釋了為什麼要放棄,“四個階段”說明如何放棄。

古話說「有舍才有得」,知道自己為什麼難以放棄,知道究竟怎樣放棄,才能走好人生的這步棋。

一個工作:沒前途、薪水少,只剩穩定,你覺得要不要辭職?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象。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