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文 | 路西法爾


不知不覺,《鄉村愛情》又開播了,來到整個系列的第11部。從2006年至今,《鄉村愛情》陸陸續續鼓搗了549集,估摸著這能讓很多人嚇一大跳:一班歪瓜裂棗的二人轉演員,張家長李家短的雞毛蒜皮的劇情,有啥可樂的?整五百多集?這不扯淡嗎?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鄉村愛情》拍得好與不好,這裡先不談,我想說的是:和很多人腦海裡的「山炮」印象不一樣,《鄉村愛情》其實是一部妥妥的時尚潮劇——這不是在說反話,是我經過認真思考後得出的結論。但好像,除了東北人,全國人民都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差不多從2010年開始,《鄉村愛情》裡的東北農民形象被人和時尚達人聯繫了起來: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黑白攝影風格+醒目的英文,一張普通的《鄉村愛情》的劇照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無論多浮誇的搭色,只要配上英文和黑白風,立馬就從象牙山飛躍到了英倫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在東北,你甚至可以朋克


有人認為《鄉村愛情》不僅在視覺層面上很酷,在文本層面上也同樣微言大義。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這位老鐵應該是認真的


這種把《鄉村愛情》「時尚化」的遊戲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遍,第11部開播時,又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這一季《鄉村愛情》的片頭非常「日系」: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於是很快有人P出了懷舊日劇風海報: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二次創作罷了,和《鄉村愛情》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那麼這裡有一組更理性的數字:「騰訊視頻播放指數顯示,《鄉村愛情8》18-29歲的年輕觀眾佔了73%,還有11%的觀眾年齡在17歲以下。並且,《鄉村愛情8》主要觀劇人群的集中地除了東北三省外,還有北上廣和東南沿海的一線城市,《鄉村愛情》系列克服了地域的差異,它在南方一樣紅。」(《澎湃新聞》2019年1月27日)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鄉村愛情8》(2015)


和刻板印象正好相反:這部劇的觀眾主體並不是鄉下的中老年人,而是城鎮青少年,而且該劇的流行範圍上也早已經走出了東北,走向全國。

實際上從第8部起,這部劇的播出平臺就已經從電視轉移到了網上,那麼又是誰在互聯網上追劇的呢?無疑還是青少年。

從觀眾結構上來看,《鄉村愛情》完全符合潮劇的特徵。

主創無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第11部的宣發海報裡明確地突出了時尚元素。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在劇中則請來了香港影壇傳奇狄龍客串,將東北農村與黃金時代的香港記憶聯繫了起來: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在這一部中,狄龍飾演一位有意收購象牙山的香港富豪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粵語文化圈第一次和東北文化圈聯動。原本由趙本山演唱的主題曲《咱們屯裡的人》,經羅凱楠模仿劉德華的唱腔用模擬粵語翻唱後一炮走紅,甚至打動了劉天王本尊。在《澳門風雲3》的片尾曲《恭喜發財2016》中,劉德華本人獻聲演唱了《咱們屯裡的人》的一個段落。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所以即使是最頑固的人現在也不得不承認:看起來土頭土腦的《鄉村愛情》在骨子裡其實是一部標準的「潮劇」。

為什麼會這樣?十三年間發生了什麼,使《鄉村愛情》在觀眾中的形象發生了一百八十度顛倒,從最草根的變成了最精英的,甚至得到了90年代原本處在華語流行文化圈最頂端的天王本人的承認?

讓我們回到2010年前後那組「創造歷史」的P圖: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以這張為例。在主人公「Zhao Four」身上,觀眾可以感覺到強烈的違和感,無論是模特的搭色還是外形。但是碩大的英文字體流露出主人公的國際化視野和謎之自信,他的主體性似乎不言自明。

Zhao Four半咧著嘴,眉頭深鎖,露出一個亦哭亦笑的表情,他在思考什麼?我們無從知曉,他亦強力地拒絕觀眾理解。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的目光不在自行車行駛的前方,他的專注在別處,這和CBD那些西裝革履來去匆匆的白領一樣,而他甚至更為出色,因為他根本不介意別人詫異的眼光——這就是時尚的本質,你可以土、可以醜、可以矬,但你不可以不是你自己,不可以令人對你的本質產生絲毫的懷疑。簡而言之,想要酷,想要時尚,首先要「做你自己」。Zhao Four他做到了。

所以,你看,Zhao Four真的很時尚。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這讓我們想起趙本山在1997年的央視春晚上表演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趙本山嘲笑範偉扮演的城裡來的模特教練:「頭上包個綢子,漏個肩膀頭子,一身玻璃球子,走道還直咣挎挎軸子,你穿這些能勞動嗎?」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如果說《紅高粱模特隊》還帶著草根對精英的顛覆和戲仿,是一種變形的階級話語,《鄉村愛情》則沒有任何主動顛覆的意圖,「歐美風」也好,「日劇風」也好都來自觀眾的附會。象牙山的父老鄉親們沒有挑戰任何東西,他們的的確確是在做好他們自己:一群東北鄉下二流子,完全沒有試圖模仿任何人。

直到世界開始模仿他們。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最初的模仿實際上帶著輕佻的惡意,每個人都可以從東北農村二流子身上輕鬆找到優越感。

毋庸諱言,經濟、教育上的落後使得農村人長期受到城市人鄙視,北方人受到南方人鄙視,一直在衰落的東北更是受到所有人鄙視,而二流子即使在本鄉本村也是被鄙視的對象。

所以趙本山和他旗下的弟子們理應是處在整個華語文化圈鄙視鏈最底端的人,周立波嘲諷郭德綱的「咖啡大蒜論」如果還可以繼續延伸,二人轉在周立波眼裡恐怕連「蒜皮」都算不上。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從早期網民對《鄉村愛情》的惡搞中就不難嗅出鄙視鏈的味道:把《鄉村愛情》拔高到「歐美風」,也隱隱有一些明粉實黑的心態。

然而歧視對二人轉演員來說實在不是個事。在趙本山還給央視春晚挑大樑的時代裡,每年春節過後他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指責:「歧視東北人」、「歧視農村人」、「歧視殘疾人」不一而足,李銀河還批評他歧視同性戀。無論指責從什麼角度來,趙本山總是用一套固定的說辭回應:我就是一個農民,你們說的太高深我不懂,你們有能耐也演一個逗觀眾樂呵樂呵。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處於鄙視鏈的底端恰恰是二人轉演員選擇的最佳生存策略:我就是最俗最土最傻的人,誰都可以盡情地鄙視我。有時他們甚至擺出邀請的姿態:come on,我無所謂。

人們漸漸發現,歧視這群二流子等於維護鄙視鏈本身,這麼做對自己沒什麼好處,而且很蠢。而一旦他們選擇和二流子站在一起,馬上就從鄙視鏈中獲得瞭解放。

在這個社會環環相扣的等級鄙視鏈中,下一環在模仿上一環:屌絲模仿溫拿,草根模仿精英,中產階級模仿土豪,土豪模仿外國土豪……每一個人都活得不像自己,每個人都活得不快樂。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處於一切鄙視鏈最底端,已經無可鄙視的東北草根文化卻提供了一種怪異的反潮流姿態:我們不用很累很麻煩就可以fashion。精英文化普遍是壓抑性的,東北草根文化則是解放性的,哪怕它在任何場域都受到鄙視,卻能吸引眾多疲憊的都市年輕人。

推而廣之,東北方言、快手視頻能在大眾文化領域裡長期保持強勢,秘訣也是我行我素、放縱做自己。

Whatever,瞅你咋地?


東北以外的人,還不知道《鄉村愛情》是現在最時尚的潮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