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願意去城裡生活?

提問專員


一:大城市生活節奏快,每天面對的不單單是紅綠燈倒數的節奏,就是要時刻準備著與公交車,地鐵搶時間。上下班感覺壓抑。休息時間生活也感覺乏累。

二:由於大城市寸土如金,住所也多數為高樓大廈。同一層樓的鄰居因為上下班時間和地點都不同,導致鄰里之間都很少交集,沒有農村上的氛圍,大小事物各家各戶都參與其中,閒來無事坐一起聊天打屁。

三:物價生活水平高,對於一般農村上打工加庭來說,這是無法維持生活的,所以大多數農村家庭寧願出外發展,但是始終掂記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掙錢了回家蓋漂亮的房子,過上村裡所認為的小康生活,畢竟人老了還得葉落歸根嘛。

以上為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大家的閱讀。小編位於廣西,目前三農創業剛剛起步,有興趣的朋友點點關注。





不一樣的菸斗大叔


小時候我覺得城市好,因為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大的汙染,那時候的小朋友也可以像農村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以前的城市有工作的人叫鐵飯碗,城市的人沒有農村的人辛苦,但掙得錢更多,生活更幸福,以前城市的消費也不高,在那個時候我是願意在城市。

可是再來對比現在,現在城市的人多擁擠,車子也多,汙染太大了,還是農村的空氣好,城市的消費比農村高很多,農村全部是天然的,而且可以種種菜,可是在城市水要水費,住的小區要物業管理費,停車要停車費,菜要自己買等等,只要出去就是要花錢。

最主要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不會像以前因為溫飽問題而沒飯吃,所以現在大家追求的是健康和享受,在農村生活心態可以放鬆,壓力沒那麼大,這樣也可以得到了身體健康。






麗的生活日記


前一陣兒老家的媽媽來城裡陪我待了一個月,因為工作太忙,老媽想著過來給我做做飯,減輕我在異鄉的孤獨感,可是沒想到一個月左右就出問題了……

因為城裡節奏太快,出門路線比老家複雜,老媽出門找了很久才找回家,我在單位上班回不來搞得我心急如焚,在農村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大雜院,家長裡短的事情,誰家有事都會幫忙,春種秋收一群人組團去地裡,好不熱鬧,待到農閒時,一起去採山菜或者聚到一起玩牌嘮嗑,生活過的也很愜意恬淡!而城市裡樓閣鄰立,鄰居都成了陌生人,被一個防盜門阻隔,讓人心生孤獨和寂寞。

很多不願意來城市生活的中老年人居多,即使過來也是為了幫兒女照看孩子,減輕兒女的負擔吧,年輕人很多還是憧憬城市生活的,期待在市裡能有自己的一幢樓,一份事業。我覺得農村生活更適合老年人,人到什麼時候就是過個人氣兒,老年人更害怕孤獨,我的父母他們希望老年在農村養老,作為兒女當然希望可以陪伴左右,但我深知他們更需要的是什麼,所以我會支持他們的選擇!

若干年後,待我雙鬢斑白,也會選擇回農村去生活,享受田園之樂,城市再美的煙火也美不過家鄉的滿月🌕


包子生活錄


樓主都說了,有些農村人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其實這個“有些”據我瞭解好像真的還不少。

說一說自己的真實經歷,我本人就是農村人,而且是離縣城都比較遠的農村人,以前家裡路不通,到城裡去都想都別想,所以記憶中去城裡應該是14歲左右才去過一次,所以可想而知農村人為什麼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其實很簡單的兩個理由,這個是我現在父母的觀念和聽到村裡人的真實想法。

農村人習慣了農村的那種生活狀態和那種睦鄰友好的狀態,到城裡其實高樓大廈的住的不習慣,鄰里之間很多城市都是陌生的,不會像農村那種生活狀態,不忙時飯後走鄰串友,再老家叫“串門”,整個村裡人都很熟悉,沒事還能開個玩笑,樂呵一下!而城市的狀態是忙碌和互相基本不太熟悉或沒有什麼“串門”之說,更多習慣待在自己家裡,而不願意起隔壁鄰居家,也生怕打擾到別人。

其實可以簡單的一句話說明:農村人不習慣城裡的生活,或者說是不喜歡城裡的生活。

不管是生活上,習慣上,還是節奏上,甚至環境上,都不適應;他們習慣了農村的“串門”,他們習慣了農村的鄰里關係,他們習慣了生活的簡簡單單,他們習慣了環境空氣的清新,他們習慣了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狀態;他們不習慣城裡的高樓大廈,他們不習慣城裡的“忙忙碌碌”,他們不習慣城裡的鄰里的“冷漠”,他們不習慣城裡的空氣和環境;所以我的父母都不肯到城市跟我們一起生活,因為他們的年代或者農村的節奏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狀態很滿足,而城市的喧囂在他們這個年齡已經不大能接受了。

當然現在很多人到城裡或者不在農村,也是各種原因的,其實他們更習慣在農村的生活,因為每年春節回去,都會聽到父母無意中流露的說還是家裡的這個好,那個好,吃得好,睡的好,他們如今離開農村其實也是有諸多的社會現狀所迫而已,而他們內心還是喜歡農村的生活,這就是老一代人的習慣。


上海混口飯


應該說是農村老年人不愛到城市裡生活,年輕人一般都愛去城裡生活。

老年人為什麼不愛去城裡生活呢? 老年人不熟悉城裡的路,一般不敢出門,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白天人們都去上班了,整座樓裡看不到人,太孤單了。我們村有個老太太被兒子接到城裡了,每天在門口坐著,家裡門也開著,樓洞門也都打開,告訴她不能開著門,這樣不安全,第二天她還這樣惹得整棟樓的人都討厭她。所以老年人真是容不進城裡生活。

現在孩子們在城裡生活,生活習慣都改變了,和老人在一起互相看不慣,比如每次的剩菜剩飯,孩子一抬手就倒掉,老人就心疼,總覺得孩子變成了敗家子,日積月累矛盾越來越多,更不愛在城裡生活了。





果樹人生


我家土地18年基本徵用完,房子全部拆遷,不給地皮,兒女大多縣城買房,我們開發區,離縣城挺近的,這些老人幾十年在農村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家都過得不錯,地震後都修了漂亮的樓房,種點土地,養點雞鴨,吃點自己種的糧油蔬菜瓜果,日子挺好的,拆遷,每人十二萬,賣土地又是幾萬,這些錢老人自己拿著用,有的社保已買每月幾百上千不等,當時拆遷肯定有許多不捨,但大勢所趨,只有和兒女進城生活,五十左右還同樣有機會掙錢,年紀大的老人們和他們接觸,感覺大家都挺好的,散步,廣場舞,廣場裡鄉里鄰居每天下午聚在一起打撲克,聊天,都挺不錯,沒有不習慣,畢竟辛苦一輩子,也差不多七八十歲,該享受現在幸福生活,觀念改變,都很不錯啊!


千里共嬋娟251


這個問題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三個字:憋得慌。

我在城市生活很多年了,我媽時常過來,住十幾天感覺也挺好,挺舒服,在家看看電視,晚上出去跳跳廣場舞。我爸就在我家住過一個晚上,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走了,出門前還給我撂下一句話:以後就是一天給我一千塊錢讓我住,我也不來了。

在農村出生成長勞動的農村人,習慣了農村的廣闊天地,風土人情,鄉里鄉親,串門聊天。冷不丁到城市,連個院子都沒有,房子又矮又小,下個樓還要等半天電梯,跟誰都不認識,感覺哪都彆扭。跟住監獄沒什麼區別。

所以,我們認為的好,對別人來說不見得就是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陶源深處



程悅的愛Lily


主要還是習慣問題,在農村可以在地裡烤火,關鍵不花錢,在城裡只能在家裡開空調暖氣,在農村燒地鍋做飯有滋味,在城裡電磁爐微波爐,煤氣或者天然氣,不會用呀!還浪費錢,在農村出門都是菜地可以隨處搞一點做飯,就是沒錢也可以,在城裡,做飯買菜全是花錢的,花少還不行,生活成本太高,在農村全村,隔壁村,隔壁村的村大部分都認識到打過交道,城裡樓上樓上住的誰呀?不知道,就是想知道,今天認識了說不定後天就搬走了,在農村閒了出門遛遛,說說閒話,在城裡閒了坐屋或者逛商場,差距在於生活成本和精神建設!


冬天爛白菜


為什麼說有些人不願意去城裡生活。

首先城市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特別緊張,還有一部分人已經在城市買房子了,只有到冬天的時候會來住兩三個月,而且過年的時候還是願意回農村過年。還有空氣呀,霧霾呀等等吧。都是導致一部分人不願意進城市的生活的原因。

本人也非常喜歡農村的生活,因為種種原因吧!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我在一個四線城市結婚了,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公主。在這裡上班工作生活。

我16歲不念書了,在家務了一年農,爸爸對我說他在農村幹了一輩子的農活。不能再讓我的孩子也隨我。在那個年代,廚師美髮修車三大選擇行業,牛氣吧。瘦了吧唧面黃肌瘦的我最終選擇了廚師這個朝氣又蓬勃的行業。在熟人的介紹下進了一家賓館,從水臺殺魚、打荷擺盤、切墩改刀、上灶炒菜、到現在的廚師長,一步一個腳印,怎一個苦字了得?說句實話,雖然說有些苦,但是還是感到很滿足。自己的家,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寶寶,自己穩定的收入。

下一步吧!等自己有一些錢了,回農村過一下自己想要的生活,蓋個房子,有一個自己的小院,有一小片菜地,再挖個小水庫,釣釣魚,養一些,小雞、鴨子、鵝,再養兩隻狗,這生活自由自在,想想都覺得美。

希望大家再幫我想一想回農村後還有那些好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