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背二歌”,大巴山裡的天籟之音

“巴山背二哥囉喲喲!巴山背二哥喲!千年巴山背二哥耶那個走過來喲呵!蜀道難,猿愁攀,畏途巉峭莫問天。地崩山摧空長嘆,危崖峻壑絕人煙。閻羅驚回首的米倉道,背二哥背不直那路彎彎。

“風雨苦,霜雪寒,天梯石棧相鉤連。鳥悲狼咽月生怨,林陰地黯舉步艱。霧霾鎖幽冥的鬼見愁,背二哥闖不完那生死關。

“越激流,跨河川,暗雲飛渡是險灘。莫道前途多平坦,衝波逆折心膽懸。神女殤離恨的孽龍澗,背二哥飲不盡那奈何泉。

“巍巍大巴山,離天三尺三,誰敢頂上踩,唯有背二哥那鐵腳仙。大步跨平川,吆喝四季天,不唱行路難,只唱數千年那樂與歡……

歌聲在大巴山的山裡、田間、溪谷迴盪,這就是大巴山那特有的唱腔優美、用詞入律、語言詼諧的巴山背二哥唱的“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前世:源自生活之苦美

巴中,位於川陝鄂三省交界處,是典型的四川盆地盆周山區,因大巴山而得名。幾千年前,巴人曾在此建巴國。巍巍巴山、蕩蕩巴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巴人,也鑄就了深厚淳樸的巴風、巴俗、巴文化。

自古以來,古老的巴山人為了生活與生存所需要的生活物資用度全靠人力背運,無論是南下北上、還是東進西出,只有靠兩隻腳。他們三五成群組成像馬幫、駝幫一樣的背運隊伍,往返於川陝兩地。人們習慣把從事長途背運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把在背運途中打杵歇氣演唱的山歌叫《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就是在“巴山背二哥”從事長途背運這種生產勞動方式的產生而產生的,它的歷史與背二哥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深厚悠久。

“巴山背二哥”在大巴山區大概有3000年的歷史,從米倉古道、漢壁古道,就是漢中到通江、梁州到巴州的路,這些古道就是“背二哥”背運往來的必經之道。米倉古道有3000年曆史,背二哥至少也有3000年曆史。現在有準確記載歷史的就是唐玄奘到西天取經,他取回的經書就是背二哥用的這種平肩背夾背起回來的。現存於陝西西安長安區興教寺慈恩塔院內一塊石碑上有一副仿宋代工匠原碑圖刻的《玄奘取經圖》,圖中玄奘背經書所用的工具與今天巴山背二哥們所背“背架”幾乎一模一樣。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研究巴人歷史的依據,是承載巴山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的載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其歌詞多用賦、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傳神,所表達的意境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妙不可言;其旋律清新流暢,唱腔高亢明亮,風格粗獷豪放,極具地域特色。僅在巴中市、萬源市內可見。

《巴山背二歌》作為一種山歌,生動地反映了背二哥們的生活狀態,勞動場景和內心世界。其表現形態主要是在背運途中打杵歇氣時演唱,往往是一人領唱眾人和,或者眾人齊唱。有歌頌勤勞勇敢的背二歌,有反映勞動艱辛的背二歌,有吟唱背運工具的背二歌,有吟唱勞動服裝的背二歌,也有背二哥們為消除疲勞而唱的情歌等。其題材內容廣泛,涉及天上、地下、人間、神界、男女愛情,時政褒貶,特別是歌唱愛情的內容極為豐富。其手法多用賦、比、興。襯詞是在民歌的歌詞中,除直接表現歌曲思想內容的正詞外,為完整表現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語氣詞、形聲詞、諧音詞或稱謂等構成的襯托性詞句。與其他民歌多用虛詞為襯詞不同,“巴山背二歌”的襯詞除了常用虛詞外,還與巴山其它民歌的襯詞一樣,常用實詞作襯,如背二哥們歌唱自己的生活,其襯詞往往只有“賢友兒”、“情兄兒”等,這類襯詞指背二哥們相互打招呼;如唱情歌,其襯詞則為“賢妹兒”、“情妹兒”或“情哥兒”。在曲調結構與調式特徵“巴山背二歌”通常為上下句結構,前有吆喝,後有甩腔,並且節奏自由,在每句的結束都伴有悠長的嘆息。無論其內容和思想感情都是非常真實的,沒有絲毫的掩蓋。

因為直接,在文人眼裡可能不夠優雅,但是這種直接鮮活甚至火辣,暗示了生命熱流的湧動;因為真實,往往最能打動人心,由此解放被壓抑的人性。

《巴州志·風俗篇》載:“康熙雍正年間,春田栽秧,選歌郎二人擊鼓鳴鉦於隴上,曼聲而歌,更唱迭今,麗麗可聽,使耕者忘其疲,以齊功力”。

這就是“巴山背二歌”的自由之美。

今生:鳳凰來儀人初識

“巴山背二歌”在曲牌上有很多種,南江唱的“背二歌”、通江唱的“背二歌”曲牌又略有不同,但它整個音樂旋律的大框架都屬於大巴山的風格,都是背二哥們有感而發,即興創作的。比如某個背二哥走累了,一杵打起,看到河裡有個姑娘,他要逗她,馬上打杵就唱:“河裡漲水沙浪沙,妹過跳凳眼發花。你是哪家大小姐,要不要我來把你拉?”這個女人馬上就問答他:“對門哥哥你莫來拉,我是蜜蜂撲過的花。我已開花結過果,你莫在我身上想辦法。”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白廟鄉甘溝河的“背二歌”則是所有“背二歌”中旋律最優美的。它的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難上坡》等。

“通江呃/河來喲/南江哦,河喲/我是巴山喲/背二哥羅哈/太陽送我喲上巴山/月亮陪我喲下巴河/背架背起閃幾下也/打杵子杵斷了幾道坡。”這是在四川巴中城廣為傳唱的“背二歌”,老幼皆知。

相比青海的花兒、廣西的情歌、陝北的信天游,“巴山背二歌”的語言更為詼諧、風趣,均為即興創作,多用雙關語來表達人們的內心世界。“巴山背二歌”的歌詞大都為二二三結構的七言詩,其寫作手法多用賦、比、興。如:“彎彎背架像條船,情哥背鐵又背鹽。雞叫三道就起身,太陽落坡才團圓。”“巴山背二歌”的襯詞除了常用虛詞外,還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襯詞一樣用實詞作襯詞,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巴山背二歌”的調式,全都是民族五聲調式中的徵調式;其曲式結構為上下兩個樂句的單段體;其唱腔高亢悠揚,能翻山越嶺、穿雲鑽霧,結束時都有長氣短嘆的一聲甩腔――“耶―嘿!”

“巴山背二歌”還有個很獨特的地方,那就是很多唱詞都是沒法去改動的。比如說:“下蛋雞母臉兒紅,娼婦婆娘大不同。走路好似風擺柳,一對眼睛像燈籠。”又比如:“清早起來去爬坡,露水蕎兒笑呵呵。我問蕎兒笑啥子,就笑昨晚你兩個。”

“巴山背二歌”僅是巴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代表與縮影。但其成就與影響卻很深遠。

20世紀60年代初,重慶市歌舞團、四川省歌舞團、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到巴中採風,編排了舞蹈作品《巴山背二哥》和聲樂作品《巴山背二哥》。其中羅永言編導的男子群舞《巴山背二哥》,表現了巴山勞動人民在負重勞作時詼諧熱情的性格,1964年參加四川省舞蹈觀摩演出,評為優秀節目。

四川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都曾先後採用過甘溝河陳志華、張仁德唱的“彎彎背架一隻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陽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過巴河。打一杵來唱支歌,人家說我好快樂”的錄音。這是唱的舊社會,反映巴山背二哥那種“眼睛睜得雞蛋大,再背也無過年糧”的非人生活。而今天的“巴山背二歌”更多地是歌唱他們當家做主人的喜悅心情。

2006年6月9日,“巴山背二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巴中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非遺工作,將其作為“文化強市”的重要內容,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保護體系。先後公佈了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一批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個,46個項目納入市級名錄,852個項目納入區縣級名錄。

“巴中市文化館作為項目保護單位,自‘巴山背二歌’2006年被文化部公佈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後,就成立了‘巴山背二歌’保護中心,建立了傳習所,抽調專人辦公,確定了辦公場所,制定了保護實施方案,形成了市、縣(區)、鄉(鎮)、村社對項目的保護網絡。同時,將各級財政匹配資金納入項目的保護和發展。”市文化館館長夏銘鍾接受專訪時說道。

傳承:人文與數字化並進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記憶,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更是一座城市的標籤。弘揚巴中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一個巴中人的責任與使命,不僅僅是懷念昨天、記憶歷史,而更是為了今天和明天。這既是對我們民族復興大業做出的貢獻,也是對人類的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更是保護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之所在。

陳志華,一個已年近80歲高齡的老人,從事“背二歌”事業傳承與發揚超半個世紀。他,是一個農民,一家三代人都在地處通南巴三縣的交界處,俗稱“一腳踏三縣”的甘溝河村靠幫人背東西為生,當地人稱為“背老二”或“背二哥”。19歲那年陳治華也當上了“背老二”。繁重的體力勞動,強壯了他的體魄,也讓他深深熱愛上了同行前輩口口相傳的膾炙人口的山歌——“背二歌”。他僅讀過2年書,但卻有著超強的記憶力,憑著對山歌的熱愛,他從同行前輩口中或自己的有感而發,硬是記下與創新了1000多首“背二歌”,成為當地有名的“山歌大王”。

2006年5月20日,陳志華老師因對“巴山背二歌”的突出貢獻被國家文化部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由於現代化進程的加劇,背運業由原來的長途背運演變為今天的短途背運,且從業人數越來越少,巴山背二哥這種行業正在失去存在有土壤,“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瀕臨危機,急需保護。

巴山背二歌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僅靠口耳相傳。作為一次性文化資源,一旦流失或失傳,很難復原。損失金錢是小事,毀了文化才是大事。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2019年2月24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拍攝組一行10餘人來到巴中,對巴中市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巴山背二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志華進行保護性紀錄工作,共歷時10余天。

25日一大早,拍攝組一行在巴中市文化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驅車3個多小時趕到“巴山背二歌”傳承人陳志華的住處甘溝河村。一下車,拍攝組就立即投入到拍攝狀態,架設攝像機、照相機、調音臺、錄影機、話筒、照光裝置……拍攝裝備佔了滿滿一壩子。

坐在諸多的鏡頭前,陳志華老師一點也不犯怵,對“巴山背二歌”的由來、歷史依據到傳承情況、唱詞唱調、工具製作流程等一一娓娓道來。他講得深情、講得投入,語速平緩,卻彷彿具有穿透力,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好像身臨其境,穿越到千百年前那蜿蜒的米倉古道上。看到陳志華老師拿出的一摞摞自己這些年憑記憶記下的背二歌手本,錄製工作組留下滿滿地震驚與佩服。

從陳老師口中得知,巴山地處川東盆地北緣,其地勢險惡、大山重重,境內有米倉古道穿越全境,上通長安、漢中,下達巴中、重慶。因沿途交通閉塞,山高路險,商貿活動十分不便,“背”是當地人民與外界進行物資交換的主要運輸方式和無奈的選擇。於是,人們便把這種背運貨物的人稱“背老二”或“背二哥”,他們在背運途中,由於人煙稀少,崇山之間常有猛獸出沒,所以背二哥們常常結伴而行。巴山背二哥經過長途跋涉,在又累又餓、四顧無人的情況下,就會用高亢悠揚的山歌緩解疲勞、提神振氣。從最初的吆喝、吼叫、呼喊,到後來發展成歌詞結構、旋律音調都相對固定,具有一定程式化的山歌,這便是現在的“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為了拍攝實景,陳老師帶頭領著徒弟們重走當年背二哥們走過的山路、田間等。背二哥們都背上貨物,在高山、陡坡、窄路、急灘間穿行。也許是為了展現,也許是為了更真實,他們背的貨物比平時要重一半。貨的沉重,壓得背二哥們喘不過氣來,臉紅面赤,大汗淋淋,腿腳發軟,每走一段,他們就得歇氣,歇氣時就對著大山,高亢地扯一嗓子,見著什麼唱什麼,想著什麼唱什麼,歌聲在大山、山澗迴盪。

如何讓“背二歌”這項非遺藝術傳承下去,陳老師也絞盡腦汁。他積極向市、區黨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彙報,爭取工作支持;收取同村或周邊村的文藝愛好青年為弟子,建立傳習所;與一些中小學聯繫,建立傳承基地,免費教孩子們學唱背二歌。

白廟鄉小學就是他建立的一個傳承基地。為了解傳承情況,拍攝組跟隨陳老師到白廟鄉小學進行傳承教學拍攝。

“耶嘿!我彎彎那背架兒咧,我一支梭喲那,我是耶,巴山咧,背二哥耶……”孩子們饒有興趣一板一眼的跟著陳老師一起學唱,陳老師從歌詞的意思再到如何發音都要作細緻地講解,孩子們學得專注,陳老師教得認真。一個多小時地學唱,孩子們興致不減,不僅沒有感到疲憊,反而更興奮。

“歌曲難度很大,學起來很辛苦,音太高,氣都換不過來,很有趣。雖然我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歌的涵義,但我們打心眼裡樂意學,也會堅持學下去,直到學會為止。我們為家鄉有這樣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而感到自豪。”談到學習感受與效果,孩子們都這樣說。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拍完基地教學,攝製組又隨陳老師趕赴白廟鄉“巴山背二歌”傳習所拍攝,30餘名民歌愛好者已整齊的坐在教室裡等待陳老師的教唱。看著大家求知的眼神,陳老師眼裡有一絲的溼潤。黃天不負苦心人,這門技藝總算有了傳承下去的希望。

10余天時間,拍攝組十幾人駐紮在陳老師家裡,每天從清晨錄製到凌晨1點左右。陳老師雖已年近80高齡,幾度聲音嘶啞,感冒加重,但依然堅持配合拍攝。他總說,趁他還能唱能說,將他身上的技藝全部記錄保存下來是他多年來的心願。為了傳承,陳老師開始寫“背二歌”的文本,讓愛好者拿回家去慢慢學唱,也算是留下隻字片影。

為了豐富採集內容,拍攝組還奔赴南江縣採訪了“巴山背二歌”的省級傳承人袁吉芳老師,他詳細地講述了“背二歌”的歷史淵源、唱腔唱詞及背運工具“二架子”的來歷用途。他在原生態的基礎上創新運用,將“巴山背二歌”搬上舞臺,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大獎,並參加各類大型活動,獲得專家的肯定和群眾的好評。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此次拍攝共錄製口述片近30個小時,項目實踐片近25小時,傳承教學片近35個小時,拍攝照片3000餘張,整理文字30000餘字,收集各種資料1500餘件。

在越來越現代化的今天,各類交通工具取代了背架、揹簍,各種現代媒體傳播手段取代了“山歌”,“背二哥”這一職業也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巴山背二歌”這種及其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已逐漸脫離了原來的人文生態環境。現在會唱背二歌的人不僅及其稀少,而且年齡偏大、後繼乏人。由此,開展背二歌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工作刻不容緩。對傳承人開展搶救性記錄,將傳承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藝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手段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保留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為後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寶貴資料,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背二歌”這種中華文化的珍貴遺產將會得到發展,並且長久地傳唱在大巴山區,傳唱在每個辛勤勞動的人民心中。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