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一對教師夫婦報名援疆 200餘篇日記記錄支教點滴

遠在萬里之外的新疆察布查爾縣,有這樣一對來自鹽城的教師夫婦,他們甘願捨棄內地的舒適生活,毅然來到西北邊陲,為這裡的孩子帶去先進的教育模式。丈夫名叫蔡金龍,今年49歲,是鹽城市一中的一名物理老師;妻子名叫徐維蘭,今年46歲,同樣來自市一中,是一名數學老師。相似的經歷,加上援疆後又被分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夫妻倆在教學中互幫互助,為邊疆教育注入了一份來自鶴鄉的新活力。

鹽城一對教師夫婦報名援疆 200餘篇日記記錄支教點滴

並肩行走在校園裡。

深受女兒支教經歷觸動 夫妻教師雙雙報名援疆

“我們一起到這裡支教,似乎是上天註定的。”提及援疆的初衷,蔡金龍和徐維蘭兩人幾乎異口同聲,這看似是一句玩笑話,實則背後充滿了種種機緣巧合。兩人老家都在鹽都區大岡鎮,又都是畢業於鹽城市第一中學,工作後,又雙雙回到母校任教,夫妻倆相隔一年又都取得了高級教師職稱。拿同事們的話來說,蔡金龍和徐維蘭這對夫婦著實是天作之合,工作中互幫互助,生活中舉案齊眉。他們在市一中事業上幹得順順利利的時候,卻自找“苦”吃,迎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而這個轉折同樣來源於一個巧合。

去年7月的一天,援疆教師中期輪換選拔通知下發到市一中,“察布查爾”這個地名第一次映入徐維蘭的眼中,雖然距離鹽城有4500公里之遙,但印象當中邊疆的壯美和少數民族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讓徐維蘭產生了人生中少有的衝動。“說來也巧,名額只有兩個,偏偏就是數學和物理兩名任課老師。”徐維蘭頓時想到了丈夫,於是,她立刻跑到丈夫的辦公室希望徵求他的意見。沒想到此刻的蔡金龍正在和同事討論著援疆的事宜,看到妻子急匆匆地趕來,心有靈犀的兩人相視一笑,一段人生中難得的異鄉經歷就這樣在無言中促成。

鹽城一對教師夫婦報名援疆 200餘篇日記記錄支教點滴

蔡金龍在課堂上教學。

“說到我們下決心援疆支教,其實主要歸功於我們的女兒。”蔡金龍告訴記者,就在他們接到通知的一個月前,在南京上大學的女兒利用暑假時間,主動加入“大學生志願者團隊”,前往江西一個貧困的山區支教。女兒的愛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令父母刮目相看,“女兒年紀還小,尚且如此,作為父母的我們更要以實際行動來支持她。”蔡金龍說,當他們將援疆支教的消息告訴女兒時,在一家三口的微信群裡,女兒給他們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很快,啟程的日期確定。“母親是最後一個才得知消息的人。”提到最掛念自己的母親,徐維蘭眼圈泛了紅,在啟程的前一天,夫妻倆來到母親的家中,卻吃了閉門羹,母親通過徐維蘭的姐姐傳話,表示對他們甘願受苦的選擇很不理解。眼看著就要出發,沒機會解釋的徐維蘭只好強忍住眼淚,和丈夫一起踏上了前往新疆伊寧的飛機。“事後我姐姐才和我說,我們出發的那天,母親哭得很傷心,一直打聽我們有沒有平安抵達。”徐維蘭話語哽咽。

每天記錄支教點滴 齊心協力助“刺頭”變“學霸”

去年8月21日,對於夫妻倆來說,值得一生銘記。帶著親人的不捨和校領導的囑託,兩人踏上察布查爾的土地,“克服一切困難,要幹就幹出成績。”到達的第一天晚上,夫妻倆互相打著氣,面對著種種的未知,兩人決定從頭開始。很快,在短暫的適應過後,夫妻倆被安排到察布查爾縣高級中學任教。

“8月26日,學生報到的第一天,看著孩子們忙碌歡快的笑臉,心裡踏實許多,未來的一年半,我們一起加油!”這是徐維蘭在察縣任教伊始,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佈的第一篇日記。時至今日,在察布查爾已經200多個日夜,日記也記了200多篇。記者翻閱她的朋友圈,一篇篇飽含感情的文字,不僅記錄著她和丈夫援疆支教生活的點滴,更記錄著夫妻倆對於邊疆孩子的關心和幫助。

鹽察兩地遠隔千山萬水,教育環境也有著不小的區別。據徐維蘭回憶,當她走進課堂的那一刻,學生們給予的熱情歡迎讓她在感動的同時,又備感壓力。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她發現,這裡的孩子由於生活在邊疆,環境相對封閉,在學習方面的自信心略有不足,這又確實影響到他們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樹立起他們的信心!這是蔡金龍和徐維蘭經過多次討論後達成的共識。

鹽城一對教師夫婦報名援疆 200餘篇日記記錄支教點滴

徐維蘭在教學中。

“8月29日,上課前,我特意找了昨天上廁所遲遲不歸的男孩瞭解情況。今天上課,我讓他回答了一個問題,雖然答案不盡如人意,但能看出他在思考。”徐維蘭在日記中提到的男孩,名叫艾爾江(化名),是維吾爾族,在班級裡,艾爾江可是一個“大皮頭”,不但喜歡在課堂上睡覺,老師佈置的作業也經常“缺斤少兩”,至於考試,更是一塌糊塗。

面對這樣一個“刺頭”,蔡金龍和徐維蘭商議後,決定另闢蹊徑,嘗試著以朋友的身份接近他。為此,每逢放學,蔡金龍和徐維蘭總要“碰巧”遇到艾爾江,並和他“順路”一起回家,就這樣,一路走一路聊,艾爾江漸漸地放下了對老師的牴觸情緒,偶爾還能主動地和老師開個玩笑,看著他的轉變,徐維蘭隨即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他做數學課代表!一開始,連艾爾江自己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一個勁地推託。在蔡金龍的啟發下,徐維蘭假裝責怪艾爾江沒有擔當,以激將的方式迫使這個頑皮的孩子“就範”,而這一招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艾爾江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學習的態度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在一次周檢測中,艾爾江的數學取得了滿分的成績,昔日調皮的“刺頭”也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學霸”。“只要用心去和他們溝通,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徐維蘭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在互相啟發、互相勉勵中,夫妻倆在教學中逐漸得心應手起來,他們通過一系列實踐,創新地摸索出“低起點、小循環、多反饋、高要求”的教學模式,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在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成績上下功夫,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有所進步。很快,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明顯的好轉。

真心付出贏得信賴 成為邊疆學子眼中的“最美”

隨著2019年春學期的到來,蔡金龍和徐維蘭夫婦的生活充實而忙碌,在他們的認識中,援疆支教被賦予著兩層含義,除了在異鄉教書育人之外,還為當地教師帶來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從而影響更多的邊疆學子,後者更為重要。作為內地的骨幹教師,夫妻倆一有空便主動為當地教師上示範課,通過一系列的講座和公開教學,把先進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開去。

而這背後付出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徐維蘭和記者開玩笑地說,到了新疆後,她和丈夫就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夜貓子,改教案、批作業……幾乎從未在凌晨一點前休息,蔡金龍說,在援疆支教的200多天裡,他們夫婦還養成了和學生們微信交流的習慣,不但隨時解答孩子們提出的相關知識點,更是像朋友一樣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

從200多天前對察布查爾的陌生與未知,到如今的習慣與堅守,蔡金龍和徐維蘭夫婦的援疆支教經歷也成為鹽城眾多援疆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的一個縮影,“無論天南海北,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一生中能有機會服務邊疆,並得到孩子們的認可,也是我們積攢的寶貴財富。”蔡金龍表示。

正如徐維蘭不久前在日記中描述的那樣,“班級裡的一個小姑娘今天跑過來告訴我,說我和蔡老師在夕陽下並排騎車的畫面最美。我開玩笑地問她,為什麼不用手機拍下來啊?她笑著說,早就用眼睛拍下了……”(劉君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