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作文寫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個技巧!

考試作文寫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個技巧!

來源 | 布穀聽聽(iBookgood)

很多孩子平時作文挺好,

但每次考試卻都拿不到高分,

問題出在哪兒了?

其實,很多孩子丟分都丟在了一個技巧沒學會。

那就是——審題。

一、作文分檔的重要標準

考試作文寫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個技巧!

很多家長拿到孩子的卷子,覺得自己孩子作文寫得不錯呀,不理解作文為什麼得分那麼低,不明白老師的評分標準到底是什麼?

說到作文評分標準,其實老師們都有一套非常細緻的標準,並不是根據老師自己個人的喜好來評分的。作文評分系統一般都是先定檔、再評分。通常來說,滿分為30分的作文,一般會分為五檔:

  • 一類文能拿到27—30分;
  • 二類文能拿到24—26分;
  • 三類文能拿到18—23分;
  • 四類文能拿到12—17分;
  • 五類文只能拿到11分以下,甚至是0分。

其中,能否“按題目要求緊緊圍繞一箇中心思想把意思表達清楚”是作文能否被評為三類及三類以上作文的基本分割線,在這道分水嶺上,“能否按照作文題目要求”,說的就是孩子的審題能力。

“審題?不就是仔細讀題嘛!我告訴過孩子呀!每次考試之前,我都告訴過孩子呀!”

但其實,審題並不只是仔細讀題,審題,就像一個將軍帶兵打仗前要分析敵情一樣,只看清楚對面有多少敵軍是不行的,還要能從各個角度出發分析軍情,並擬定好相應的應戰策略。

二、審題的三類陷阱

考試作文寫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個技巧!

每一個作文題目都有一雙調皮的眼睛,它向孩子眨呀眨的,就看孩子能不能看到這些眼睛了。

那麼這些眼睛是怎樣的?又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地找到它們呢?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熟悉這些眼睛經常願意藏身的、很容易有“陷阱”的三類房子:

1第一類房子:一個簡單的房子

這類簡單的房子,就像一個說話很直接的人,會直接告訴你,打開房門所需要的條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全命題作文”,比如:

請以《春天來了》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題目固定,必須以《春天來了》為題,體裁固定,必須寫成記敘文。看似簡單,但很多孩子一看《春天來了》這個題目,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地馬上動筆,“春天來了,花兒紅了,柳樹綠了……”不知不覺,很自然地就寫成了散文。

所以,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房子,

就有孩子忽視細節,找不到進入房間的正確鑰匙。

2第二類房子:一個半開著門的房子

這類半開著門的房子,看似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

我得到了( )

1. 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詞,比如“表揚”“理解”“教訓”等,把題目補充完整。

2. 通過一件事來寫。注意圍繞中心,把事情的經過寫得具體,做到語句通順,前後連貫。

3. 450字左右。

看似括號裡填什麼都行,很簡單吧?人家還給出了提示,比如“表揚”“理解”“教訓”等,選擇其中一個詞,比如:以《我得到了教訓》作為自己的作文題不就行了嗎?

很多孩子就是這樣的,直接選擇了“教訓”這個詞,把作文題目定為《我得到了教訓》,然後就開始寫作文的具體內容。結果,扣分了!為什麼?

因為人家要求你先在括號裡填上一個詞,把題目補充完整。這就是進這個房間要求的第一層密碼,難嗎?不難!做到了嗎?很多孩子都沒做到!

選擇了《我得到了教訓》作為題目,有的孩子作文裡就寫了“有一次,我上學忘了帶書包,到了教室才發現,回去取已經來不及了,我得到了教訓……還有一次,我去食堂忘了帶飯卡……”

看似沒跑題,中心也突出,都說的是自己忘性大、不長記性,但錯在哪裡了呢?人家第(2)條要求明明寫著“通過一件事來寫”,結果孩子又沒達到要求,分就又被扣掉了。

還有的孩子作文沒跑題,也按要求先完成了填空,但就是字數太少,人家第(3)條規定了要450字左右,孩子只寫了250字。一般說來,小學作文的評分標準,字數多了一般不會被扣分,但字數比要求標準少了100字以上一般都要被扣分的。

3第三類房子:一個有很多房門的房子

這類有很多房門的房子,看似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如:

寫一篇作文,通過一件事物說明一個道理,重點部分要寫詳細一些,其他部分寫簡單些。

看似要求很明確,但實際上孩子在真正面對這類作文題時,卻常常會在確定“寫什麼”上花費很多時間,通過一件事物說明一個道理,什麼事物?說明什麼道理?是通過自己努力學習提高了成績,說明“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還是通過自己克服沮喪情緒從失敗走向了成功,說明“失敗是成功之母”?

這種可以由很多個門進入房間的房子,有時候反而會因為選擇過多,需要孩子花在審題過程中的閱讀時間過長,孩子面臨選擇困難,最終導致孩子作文還沒寫完,收卷的時間就到了。

還有的孩子雖然寫完了作文,但邏輯上卻出了問題,比如:他得出的結論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寫的事例卻是“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每一個作文題目都有一雙調皮的眼睛,它向孩子眨呀眨的,當孩子熟悉了很容易有“陷阱”的三類房子之後,我們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在作文題目中“找眼睛”的遊戲了!

為什麼要在作文題目中找“眼睛”呢?因為這些眼睛都會說話,他們會告訴我們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文題目中的“眼睛”,又被很多老師們稱作為“題眼”,往往就是作文題目中最有限定性的那個詞。

比如:

《一件難忘的事》,題眼就是“難忘”

《這件事教育了我》,題眼就是“教育”

《我喜歡的一個人》,題眼就是“喜歡”

……

找到“題眼”,孩子基本上就知道作文最主要的中心內容應該寫什麼了,也就不會寫跑題了。

比如《一件難忘的事》如果圍繞著“這件事為什麼讓我難忘”來展開寫;《這件事教育了我》如果圍繞著“這件事是從哪幾個方面教育了我”來寫;《我喜歡的一個人》如果圍繞著“我為什麼喜歡這個人”來寫,60%的及格分也就能拿到了。

三、通過審題確定三件事

考試作文寫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個技巧!

找到“題眼”之後,還要讓孩子通過審題,來確定三件事:

1 通過審題確定作文的體裁

是要寫成寫人的記敘文,還是寫成寫事的記敘文;是要寫景狀物,還是說明文,議論文,還是應用文,通過仔細讀題,可以發現題目要求中關於體裁的關鍵字詞,孩子就可以明確作文題目所要求寫的體裁了。

比如:《一件難忘的事》,能確定體裁的關鍵字是“事”,顯然是要求寫一篇寫事的記敘文。

《我喜歡的一個人》,能確定體裁的關鍵字是“人”,顯然是要求寫一篇寫人的記敘文。

《給解放軍叔叔寫一封信》,能確定體裁的關鍵字是“一封信”,顯然是要求寫一篇應用文:書信。

2通過審題確定作文中的時間

很多作文題目會給出指定的時間條件,比如:《寒假裡的一件小事》,這就要求孩子所要寫的事必須是發生在寒假期間的,不能是寒假前,也不能是寒假後,即使是發生在校園裡的,也必須是在放寒假的期間。

比如:《春天的早晨》,就要求孩子所要寫的景也好、事也好,必須既要是在春天這個季節,又要是早晨這個時間段的。

比如:《畢業前給老師寫一封信》,就要求孩子所要寫的信的內容,一定是跟孩子畢業前的所思所想相關的。

3通過審題確定作文中的地點

跟時間信息一樣重要的是,很多作文題目中都有指定的地點信息,比如:《校園裡的一天》。

有的孩子是這樣寫的:“早晨,我6點就起床了,吃了早飯,就匆匆跑進了校園。上午我上了一上午的課,中午回到家卻發現奶奶並沒有給我做飯,家裡也沒有人,我只好自己拿了錢到街上……”

孩子寫的是上學的一天發生的事,但作文中能體現中心思想的主要事件發生的地點卻並不在校園,這是很多孩子都容易有的失誤,把地點信息當作了時間信息,以為只要寫的是上學的一天發生的事就可以了。

4通過審題確定作文中指定的人、事的數量

千萬不要小看作文題目要求中指定的數量詞,因為一旦忽視,孩子丟分就會丟得很冤枉,即使中心思想明確、結構清晰,文筆很好,忽視了數量限定詞,也要被扣掉至少三到五分。

比如:《一件難忘的小事》,數量限定詞就是“一件”,寫“兩件”就等於沒按要求寫,就是要被扣分的。

比如:《我的一個鄰居》和《我和我的鄰居》,前者是寫“一個”人,後者則既要寫“我”,還要寫“我的鄰居”,要寫我們兩方之間發生的事,不少孩子不仔細審題,就會把《我和我的鄰居》寫成了我的一個鄰居的故事。

5通過審題確定作文中指定的人稱

跟時間、地點、數量,這些細節相比,如果一篇文章的人稱定位錯了,就是一個特別明顯的錯誤,扣分的比例也會大很多。

比如:《雷鋒精神鼓舞了我》和《雷鋒精神鼓舞了他》,就是對全文的人稱確定要求特別明確的,前者可以從“我”的角度寫“我”的思想感受,但後者卻是一定要從“他”的角度,去寫他的經歷和感受。

很多孩子不仔細審題,或即使是讀了題,也沒能明白《雷鋒精神鼓舞了他》是要用第三人稱寫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還是一味地在寫“我”,這樣的作文及格都難,更別說拿高分了。

布穀說說

可以說,小學作文的考題都不難,孩子們在作文得分方面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來自於對作文的審題能力。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布魯諾曾說:“聰明睿智的特點之一就是隻需聽到看到一點,就能仔細考慮和更多地理解。”

除了認真仔細地讀題,不放過一個字,平時還要幫助孩子提升對不同字詞意義的理解力,將語文功底練紮實,審題能力增強,作文得高分的幾率也就會增多。

考試作文寫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個技巧!

劉海蘭

作家、編劇,《奢侈品》《愛麗》《健康與美容》《ZL》雜誌、全球奢侈品中文網等媒體及公眾號《品味美好時光》(GOOD200288)主編。曾出版圖書《從草根到精英》《傳統無處不在——設計師訪談錄》《空間創意集錦》等。編劇作品包括電視連續劇《都是金錢惹的禍》《相信你就像相信我自己》《風起科爾沁》,30集動畫片《星星眨眼的王國》、6集動畫片《我是中國人》等。其女兒德明明小朋友:曾獲得作文獎項包括:在第十三屆“語文報”杯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中榮獲省級一等獎;在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數字德育平臺2015年寒假徵文中榮獲二等獎;在北京市海淀區2016年寒假中小學網絡心理徵文中榮獲三等獎;在北京市“傳家風 共成長”主題徵文中,作品被選為優秀家風故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