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中医里常说,人之所以生病不舒服,大多是因为瘀血的原因。瘀血堵住了经脉,人的行气不顺畅,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病。现代成年人基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环境的恶化,几乎人人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多人都知道亚健康这个词,但亚健康都有些什么症状呢?在传统医学中把亚健康称“未病”,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在医院检查化验不出病症,又自我感觉不舒服的情况。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瘀血,指体内血液瘀滞。可以因病致瘀,如跌扑伤力,月经闭止,寒凝气滞等;亦可因瘀致病,如气机受阻,经脉堵塞,瘀热互结,甚至蓄而发狂等。其溢于经脉之外,积于组织间隙者称“恶血”;因血液循环受阻,瘀结在经脉内或器官内者,又称“蓄血”,均属瘀血范围。由于瘀血留阻原因与部位不同,表现症状颇不一致。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瘀证表现】

中医圣手张仲景曾经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讲过瘀血、蓄血之论述,较早将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等活血逐瘀剂用于临床。仲景诊断瘀血之指征:

1、舌质青紫,面色晦滞,目眶黧黑者;

2、少腹硬满而小便自利,或其人如狂者;

3、本不腹满而自言腹满者;

4、病人喜忘,大便虽坚硬而反易解,但其色发黑者。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只见一二证便可作瘀血论治。仲景要言不繁,揭示瘀血证治要点,开后世之法门,厥功至伟。

瘀血存在于身体的不同位置,所导致的病状也不相同,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

古人论治瘀血,至清代大有发挥。然证诸今日,内科、外科、妇科、伤科及眼、耳、鼻等各科,所见瘀血证候之多,则远非往昔可比。而判断是否属瘀,又不限于古人舌青、便黑,硬满、喜忘之说。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瘀血之在上焦:眼红口臭,视力障碍,或脱发不生,耳久聋,或颈膊胸膈顽硬刺痛

可与通窍活血汤(白芷或菖蒲代麝香),或小柴胡汤加芎、归、桃仁、大蓟等。云:“衄者,血蓄上焦,犀角地黄汤”。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瘀血之在中焦:腹痛胁痛,腰脐刺痛而觉着滞,或头疼胸痹,或瞀闷、急躁、夜不安寐

等。

宜血府逐瘀汤,或小柴胡汤加香附、姜黄、桃仁、大黄。云:“心下手不可近者,血蓄中焦,桃核承气汤”。

瘀血之在下焦:季胁少腹胀满刺痛,或腹部结块,以及崩漏、久泻等。

以膈下逐瘀汤,或失笑散加醋军、桃仁。谓:“脐腹下肿,大便黑者,血蓄下焦也。抵当汤、丸,下瘀血汤”。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简单来说吧,

瘀堵在脑,那就是中风;

瘀堵在心,那就是心梗;

瘀堵在肝,易怒得肝癌;

瘀堵在肾,易肿得肾病;

淤堵在骨,易得骨病

瘀堵在腿,静脉曲张;

瘀堵在皮,青筋斑点。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凡有瘀堵的地方,都会出现症侯,然后致病,危害健康。

淤堵,人体垃圾,时刻产生,去之又生,有心之堵,有身之堵,有痰湿湿热之堵。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再小的淤堵也不可小视,不能任其发展,要时常定期清理。

关节和毛细血管是微循环淤堵的常发部位,关节周围有内外之邪排出进入的突破口血液的杂质布满毛细血管是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

气滞血瘀造成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运动,血带着气跑遍全身。气血畅通,无病无灾;气滞血瘀,肯定有害,气血堵在哪里哪里就显病态,小则疼痛,大则肿瘤,严重的危及生命。学一点活血化瘀的养生方法,无瘀堵防瘀堵,有瘀堵去瘀堵,在身体里像交通保畅一样保证气血畅通才好。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那么,瘀堵该怎么去调理呢?

治病欲辨顺逆,惟明脉证,疗瘀亦然。但瘀血若在经络脏腑之间,脉管器官之外,管气仍流通无阻,脉象即无大变,此王清任所以重症不重脉也。因瘀所致之便、尿、吐、衄等血证,脉象总以数大为难治,见芤、见革则险,芤乃气太疾,革乃亡血之象,脉见沉、涩、细、缓则易疗,以无邪热胶滞,胃气尚存,虽涉虚或淹缠周折,终可获痊。

简单来说:根据瘀存在的位置不同,同时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来用药,一要对症,二要根据自身,万万不可随意用药。就比如肝部的瘀你用治血管瘀的药去调理,肯定是没有效果的。

百病源于淤堵,恕我直言,你真的不懂!

活血化瘀法之运用,日益广泛。除防治心血管疾病外,对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其发生部位与病因虽有所差异,但投活血化瘀方剂俱有疗效。这是因为它们皆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活血化瘀可改善血液循环,治多种因瘀血而起之病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