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邬思道推举太子复立的原因何在

小说:邬思道推举太子复立的原因何在

谈不上是什么阴谋,只是邬思道分析得当,掌握了主动,顺势而为,以得到康熙的信任罢了。太子被废后,康熙深知九子夺嫡的局势必将弄得朝廷错综复杂,到底是重新再立太子还是不立太子,如果立太子立谁,在康熙心中都有个基本考量。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太子必须立,只是怎么立,立谁的问题。因为如果不立,那皇位之争不知道要搅到什么天翻地覆的局面。所以:

1.太子肯定要立,这点毋庸置疑。邬思道知道,朝野都知道,康熙帝自然也会要实行立太子的规矩。只是一废一立,在朝野会掀起多大的波澜,会有多少人跳出来,康熙心里不是没有数,他要以此事为契机,来一个大清理。所以,康熙帝想到了佟国维,与佟国维吃了一顿饭后达成了一个协议,佟国维心领神会,把隆科多推出来大义灭亲,然后让康熙打压八爷党。

2.立谁很重要,那么,康熙会立谁呢?很多人都以为会立八爷胤禩,那只是表面现象,康熙在作出举荐新太子的时候也进行了误导,比如那个道人的事。这让朝廷上的很多人自以为是,加之佟国维是居中联络,都倒向的八爷党。但是邬思道一番“八王大,大王八”分析,得出了康熙对八爷胤禩根本就不感冒的结果,所以,八爷是没戏了。再就剩下老大,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十四和十三了。最蠢莫过老大,康熙都否定了,就不谈了,老三明显是心有余力不足,老九老十老十四是八爷党不说,老四和老十三是一伙的。现在朝廷就剩下老四老十三了。十三爷不可能,其实就剩下老四了。那么是不是推荐老四呢?这就是水平问题了。

3.会不会有人举荐四爷胤禛?虽然前面我们分析是老四老十三,但是当时的朝廷见风人士不知道啊,老四追比国库欠款得罪的人可不少,所以要真正推荐起来,得票数估计还不如老大。康熙心里肯定明白,因为若要举荐四爷,那只怕也是个打水漂的事件,在康熙心里,也许肯定了四爷胤禛是接班人,但是时机不成熟,靠举荐上位为时尚早,所以,举荐四爷胤禛一定是个下下之策。

4.真正的新太子上位需要什么条件?邬思道分析得很正确,无论何时,八爷党需要的是一个乱字,而四爷上位需要的是一个稳字。邬思道知道,康熙更清楚,所以,康熙必须要保持稳定的朝局,才能铺陈真正的新太子上位。此时的废太子虽然被康熙否了,但是他不是没有作用了,加之太子出事也是事出有因,他的存在至少可以保持朝局的稳定,不会因为其他儿子觊觎太子之位而互相争斗,而现在扶持真正的新太子上位,即胤禛,看朝廷的风向,还真不一定坐得稳。康熙需要时间来度过这个稳定期。

那最后,就只有保举废太子了,以求得一个稳字。邬思道那是参透了康熙的心里,所谓知大势而为之,必成。就是这个道理。大势是什么?大势就是康熙的心思和朝局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