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去年夏天,台湾艺术家汪晓青在Facebook上晒出了一组意义非凡的母子照,记录了她与儿子18年来共同成长的记忆。

当年怀孕时,汪晓青28岁,刚到英国念艺术博士,那时她的人生字典里还从来没有过“孩子”二字,作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生来说,她觉得自己活着就是要倾尽全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她可不想像母亲那辈女人一样,一辈子牺牲自我,在家里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当孩子来临时,从理智上来说,她是抗拒的,可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她又很喜欢孩子。

在百般纠结后,她还是决定将孩子留下,她想尝试一种新型的育儿方式——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可以继续做想做的事情,她想要事业带娃两不误的生活。

预产期的前一天,汪晓青在台北的工作室里拍下了第一张照片。之后每一年,她都会和儿子用以往的旧照片为背景,拍下一张新的照片。

上面的这张照片,汪晓青的儿子也参与了创作的核心部分。他在自己的书桌上放满了他不喜欢的教科书,因为他读高三了,想要考大学,认为上大学后就自由了。

从出生起,儿子就一直随着汪晓青的学业和工作到处奔波,看到母亲的努力和勤奋,他也知道,一个人为了自由,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就必须要去不懈努力,付出该付出的代价。

作为母亲,汪晓青在总结过去时,觉得自己就如同一个创造者。而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过去的18年中,她与儿子一直在共同成长,他们就像两条向前延伸的平行线——“他成长为他,而我依然是我”。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作家周国平曾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所以父母只有自信地做自己,才能养出和你一样自信、独立、有主见的孩子。

01、想管好孩子就要先做好自己

每个人都望子成龙,不遗余力地想成全自己的宝贝。

可是,当我们不能各自成为最好自己的时候,也许,所有的宠爱都是换取一个糟糕的结果的砝码。

去年,网络上曾有一篇小学生日记广为流传。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写日记的是个小女孩,她在日记中写道:她这一些时间以来,天天拿着个手机,一天不是刷个抖音就是打个麻将。我恨不得把她连她的手机扔出我家的大门,她在我家没有一点用处。

她天天说别人家的小孩有多好,却不说别人家的妈妈有多好。她真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

女孩的话语句句扎心,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母亲的厌恶之情。

一个母亲,不能摆脱对手机和麻将的依赖,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了最无意义的事情上,成了孩子眼中最没用的人。

然后,在手机和麻将的缝隙中,抬头声色俱厉地告诉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出人头地,因为,你的老母亲不容易。

试问,孩子又怎么会信服呢?管不好孩子,又腾不出时间,就只好用最粗暴的方式,拳打脚踢或是冷嘲热讽。后来的样子就不难猜了。

要想做好父母,其实就要先做好自己。

不放纵自己的人生,不践踏孩子的生活,各自努力,才能各自成为最好的自己。

儿童作家郑渊洁曾说过:闭上你的嘴,迈开你的腿,走好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有一个天使般的宝贝是父母的幸福,有一位向上生长的父母亲,又何尝不是孩子的幸运呢。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02、聪明的家长,懂得带着孩子一起飞

著名作家毕淑敏的育儿方法也是非常独到的,可以说是身教的楷模了。

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了给儿子做表率,在工作之余,还一直坚持写作,并且从未间断过学习。

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她自学考下了北师大的文学硕士。在46岁时,她想对他人的内心世界有所探索,于是又攻读了北师大的心理学博士,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还跟人合作开心理咨询室。

有这么一位身体力行的作家母亲作榜样,她的儿子芦淼自然也不会差。

芦淼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攻读了心理学和法学硕士,曾任教于北京四中,也曾任网站高管,现就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毕淑敏从小就有一个环球旅行的梦想,在56岁时,她觉得如果再不去实现这个梦想,将来一定会后悔。

她认为生而为人,胸襟和眼界很重要,于是决定带着儿子一起环球旅行。她花了半生积蓄——40多万元为自己和儿子买了环球旅行的船票。

2008年5月14日,他们在日本横滨登上了“和平号”游轮,途中经过几十个国家,走过了52248公里的路程,直到2008年9月4日游轮返回横滨,历时114天,为这次环球旅行划上了圆满的记号,打破了中国大陆公民首次乘坐渡轮环球旅行的记录。

这次旅行,毕淑敏和儿子芦淼都有很深刻的体会、感悟和成长。毕淑敏将这次旅行的经历写成了《蓝色天堂》一书。而芦淼也在母亲精心安排的旅行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以及豁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杨降先生曾说:“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如何去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只有父母好好学习了,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03、子是鱼,(孩)子才能成为鱼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017年4月26日,董卿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宁的采访时,谈到初为人母的经历。她说,在孩子刚刚出生时,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活也因孩子的事情和一些日常琐事变得平庸起来。

那段时间,她很苦恼,总想着该如何去平衡孩子和自我发展的问题,因为她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做不到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后来,是好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她,朋友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她开始筹备一档酝酿了很久的节目——《朗读者》。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重新出发的董卿身份发生了转变,她不仅是节目主持人,还是节目制作人,工作虽然辛苦,但她又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找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点后,董卿说:“我要继续成长,我不想因为他(儿子)变得止步不前了。”

董卿很喜欢著名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墓志铭上的一句话:“我从未长大,但我从未停止成长。”

她希望自己一直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去把自己理想中的事情都付诸于现实;同时她也希望孩子将来能学着她的模样,学会去努力、去实践,去长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

父母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航标灯,只有灯的方向对了,孩子才不会迷路。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那么除了完善自我,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父母都懂得做好以下几点:

(一)、沟通和互动是主题

现代生活压力太大,很多家长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有些家长甚至把监督孩子学习的权利都交给补习班,即便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子女,却也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沟通聊天,慢慢地彼此之间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父母甚至不知道子女每天在做什么。

父母需知道,孩子的童年很短暂,男孩需要从父亲的身上学会坚强,女孩要从母亲的身上学会温柔。学校不是万能的课堂,最好的导师也并非老师而是自己的家长。作为家长,不应该把孩子的成长过程全推给现在的学校,学校只能告诉孩子更多的知识,而家庭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课堂。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二)、管孩子要恩威并施

有的家长崇尚自由教育,有的家长奉行严厉教育。之前心理学家曾经讨论过“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庭棍棒底下能出孝子,有的孩子却越打越坏,他说这主要看孩子如何理解和看待这个棍棒教育的。

事实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那个孩子所理解的不是棍棒的暴力,而是理解了父辈的价值观,继承了前辈的行事逻辑,甚至感到父辈发自内心地爱、关心、珍视自己,在这个角度,他感到了受惠于前代的遗产,所以有些人能够发自内心地“孝”。

而那些被打坏了的人,是因为棍棒给他带来的是分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对自己的怀疑。

所以我们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完全信奉棍棒主义,我们要让孩子从内心懂得父母对他的爱和期待,进而从心底理解我们的价值观,变成真正的“孝子”。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三)、和谐的家庭氛围会促进亲子关系发展

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除了夫妻双方外,还有的就是和祖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起,家长对待老人的态度也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图片,妈妈在给老人洗脚,孩子暖心地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很多东西不需要去说,只需要亲自去做,孩子自然就会继承父母的价值观。

和谐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感受到家人之间的关怀和爱,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家人,就有勇气去面对和克服。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你错了,其实是保持距离

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也说:“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身为家长,不仅要在生活情感上去关爱孩子,还要在言行举止上去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表率。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两条平等线,只有“你成为了最好的你,他才会成为最好的他。”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