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奇闻:千斤石狮竟被河水冲到上游,15年逆流而上3000米

古史新谈/文

清代乾隆年间,河北沧州有一座小庙,临河而建,香火不盛,无人打理。后来虽然河案满满垮塌,整座寺庙的庙门都掉到了河里,庙门口的两只石狮子也不能幸免。

过了15 年,寺庙的僧人募集资金准备重修庙门,想把原来的石狮子挖上来。结果派人从石狮子掉的地方潜水去找,发现根本没有,两只千斤重的石狮子竟然不翼而飞了。

清代奇闻:千斤石狮竟被河水冲到上游,15年逆流而上3000米

大家就想有可能事被河水冲到下游了,派人去下游打捞,也是不见踪影。有个博学的读书人就说话了,你们真是没有脑子,石狮子那么重,水怎么可能把它冲走。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馀里无迹。

石狮沉重,沙土松软,肯定是在原地越陷越深最后陷到泥里面了,大家一听果然有道理。又在当年掉下去的地方打捞,还是一无所获。

清代奇闻:千斤石狮竟被河水冲到上游,15年逆流而上3000米

这时有一个老河兵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凡是石头掉到河里,都应该去上游寻找,因为石头沉重,水流冲不动,反作用力下,反而会把旁边的沙土吹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大坑。而石头就向坑的这边翻滚。同样的道理,石头一直向上游运动。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漱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清代奇闻:千斤石狮竟被河水冲到上游,15年逆流而上3000米

大家将信将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石狮子能逆流而上。大家顺着河流往上找,竟然在上游6里处找到了石狮子,河兵说的没有错。这告诉我们一个大的道理,经验虽然能帮助我们做好不少事,但是经验也有可能限制我们的思想,所有人都认为应该在下游寻找,偏偏石狮子是在上游,如果没有亲眼看到,真是万万难以置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