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第一附屬醫院任偉主任:預防糖尿病,對抗糖調節異常看這3點!

專家簡介

擅長糖尿病、甲亢、垂體疾病、矮小症、痛風、骨質疏鬆等內分泌及代謝病的診治。

糖調節受損是近年才提出來的一個新概念,它是針對某些易患糖尿病的人群而提出來的。

這些人血糖水平高於正常人但又未達到糖尿病的水平,存在較高的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糖尿病預防的主要對象,需要引起特別重視。

糖調節受損(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介於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與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之間的中間異常代謝狀態,包含了3種類型:空腹血糖受損(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低減(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IFG、IGT二者兼有狀態( IFG/IGT)。

它們是所有2 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us,T2DM)發病前的必經階段。

根據1999年WHO的診斷標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對其作出診斷,具體診斷標準如下:

重醫第一附屬醫院任偉主任:預防糖尿病,對抗糖調節異常看這3點!

哪些人群更易發生糖調節受損

相關研究顯示,在我國12085例成人中, IFG、IGT、IFG/ IGT發生率分別為11.4%、16.0%和6.8% ,以IGT發生率最高。

同時3組人群在性別、年齡分佈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在IFG組和IFG/ IGT組,男性發病比例高於女性;在IGT組,男女比例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以年齡分段可見,IGT組和IFG/IGT組分佈頻率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IGT組高峰在>65歲段( 23.4% ),IFG/IGT組分高峰在55~65 歲段( 9.6% )。

而IFG在各年齡段分佈頻率接近,隨年齡增加的趨勢不明顯,僅在25~34 歲段頻率高於IGT(分別為11.2%和9.1% ),提示IFG發病更趨於年輕化。

IGR是糖尿病的後備軍

數據顯示,入選了1342 例,50歲~75歲無糖尿病者,隨訪5.8年~6.5年後發現,正常糖耐量者糖尿病的發生率為4.5%。

單純IFG的病人糖尿病的發生率為33.0%;單純IGT的病人糖尿病的發生率為33.8% ,而兼有IGT和IFG的病人糖尿病的發生率高達64.5 %。

另一項對印第安人的研究顯示,入選年齡大於15歲的5032例無糖尿病者,經過5年的隨訪,正常糖耐量者糖尿病的發生率為3.6%。

單純IFG的病人糖尿病的發生率為31.0%,單純IGT的病人糖尿病的發生率為19.9% ,而兼有IGT和IFG的病人糖尿病的發生率為41.2%。

雖然各項研究結果之間存在差異,但不難看出正常糖耐量者糖尿病的發生率比IGR者糖尿病的發生率低,IGT和IFG增加糖尿病危險性的趨勢是相似的,而IGT和IFG兩者兼有者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最高。

對IGR人群預防糖尿病的三大建議

針對IGR人群,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的任偉主任在《正確對待糖調節受損》一文中給大家一下三大建議:

1.定期監測,早期發現糖尿病患者

應當重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有IGT/IFG者,應當定期進行OGTT檢查。

專家建議,所有IFG者均應進行OGTT測試,IGT和IFG者各自應根據3個月內兩次OGTT試驗的平均值進行確診。

重醫第一附屬醫院任偉主任:預防糖尿病,對抗糖調節異常看這3點!

最近,“芬蘭糖尿病風險評分”提出用BMI、腰圍、年齡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危險因子進行風險積分,取代OGTT做人群篩查。但是這一方法值得進一步探索。

2.生活方式干預

為了預防糖尿病,首先應對IGT和IFG這些高危人群進行生活方式干預。

干預方式有減肥、控制飲食、適量增加運動等。

重醫第一附屬醫院任偉主任:預防糖尿病,對抗糖調節異常看這3點!

近年的研究顯示,飲食控制和增加體力活動可使IGT的DM發病率分別下降31%和42%。

3.藥物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無效,應該考慮藥物干預,干預藥物主要有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

重醫第一附屬醫院任偉主任:預防糖尿病,對抗糖調節異常看這3點!

早在80年代初,瑞典的Malmohus等研究發現,飲食控制及藥物干預可使IGT的DM發病率分別下降16%和29%。

除了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目前有新的研究探索其它藥物預防糖尿病的療效,如DREAM研究在IGT個體中探討雷米普利和羅格列酮預防糖尿病的療效,AVIGATOR研究在有心血管風險的IGT人群中探討那格列奈、纈沙坦的預防效果,取得了積極的結果,證實了在IGR等高危個體中進行藥物干預具有預防糖尿病發生的作用。

糖調節受損人群,以上三點一定不能忽視,只要在生活方式上及早採取干預措施就有機會離糖尿病越來越遠。

重醫第一附屬醫院任偉主任:預防糖尿病,對抗糖調節異常看這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