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2年、沒獎學金、沒參加過學術會議…我是個不完美博士生

2018年11月7日,我即將迎來最後的答辯。(不出意外)從此,我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博士了。介紹自己時,也不再需要小心翼翼的說在讀博士、博士生或博士候選人了。想著輕輕揮別奔赴前程,卻不免回首歲月一嗟二嘆。遂寫下此文,以紀念自己6年多“不完美”的博士生生涯。

延期2年、沒獎學金、沒參加過學術會議…我是個不完美博士生

人們眼中,或多或少有種形象,那就是

“完美博士生”

ta起碼是碩博連讀,最好還是直博;一、二年級就有高質量的paper;國獎一定是有的;國際會議作過報告;當然有海外經歷,國外交流的合作導師還是領域的大牛;海外期間要四處遊歷,走過的地方不插滿地球都不好意思曬;ta一定要熱愛科研,並且有清晰的人生規劃;ta還不能脫髮,因為脫髮是苦逼的標誌;當然ta還要有學業之外的愛好——攝影、健身、馬拉松、音樂節,一定要看起來毫不費力;學位論文外審全優秀;最後提前畢業,還拿到百優;畢業後2018年11月7日,我即將迎來最後的答辯。(不出意外)從此,我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博士了。介紹自己時,也不再需要小心翼翼的說在讀博士、博士生或博士候選人了。想著輕輕揮別奔赴前程,卻不免回首歲月一嗟二嘆。遂寫下此文,以紀念自己6年多“不完美”的博士生生涯。

人們眼中,或多或少有種形象,那就是

“完美博士生”

☟☟☟☟

而我?從來都與“完美”沒有一絲關係。如果找些關鍵詞來形容我的博士六年,想必應該是“生育”“鬱悶”和“延期”。

我28歲才讀博,延期2年多才畢業,只發了兩篇還不錯的期刊論文,沒有拿過任何獎學金,沒有參加過一次學術會議,哪怕國內的,導師不疼學校不愛,沒有課題自己摸索。別說“完美”,土的掉渣的土博,大寫的“苦逼”。

我做夢也想成為一個“完美博士生”。但在即將拿到學位的今天,我卻想通過這樣一篇文告訴大家,“完美博士生”是個陷阱!而且,這個陷阱往往以善意的面貌出現,或語重心長,或諄諄教導,我肯定每一個你都耳熟能詳。

世間感情千百種,惟愛不可強求。貝弗裡奇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中說:“熱情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但是,同一切與感情有關的東西一樣,有時變化無常。”一時的好奇和熱情很容易,但是“當研究人員必須吃力的、緩慢的從事某項研究而又無成果時,保持極大的興趣和高漲的熱情是很困難的。”

所以,持續保持好奇和熱情,必須有所酬報——即科學發現帶來的滿足和激勵。但是,往往人們又會發現自己高興的太早,是一場空歡喜。因此,研究工作中如過山車一般的沮喪→亢奮→沮喪,如福爾摩斯有案可查和無事可做的狀態循環,這才是科研的常態。熱愛本就苦求不來,而原本的熱愛也可能消磨殆盡。因為訴諸於感情的話,總是倏忽來又倏忽去的。

而是否保有好奇之心,則是人的先天特質,這才應該是科研更需要鼓勵的特質。

你做的工作恰是你熱愛的事情,這是世間最難求的事情,不要將這天邊之月當做博士生的准入證。我認為,真正需要自問的,恰恰是已經取得了學位的人,是進了高校和研究所的人,是教授和導師們——您們還熱愛科研嗎?您們還記得初心嗎?

在還沒有取得真正的成績(發表paper或拿到學位)以前,只有已取得成績的人給予的正面反饋才是強大的動力。我的正反饋得到的很晚,但我仍飽含感激,這些話語是我敢繼續上路的激勵。素昧平生的鐘院士對冒昧拜見的我暢談一個多小時。陳教授說我“工作做得很不錯”,“數學和力學功底不錯”“很不容易”。吳教授看到我發的期刊論文,說“論文質量很高”“為什麼不留校呢?”等等。

且不說一個尚沒有受到嚴格學術訓練的人,怎麼能定出學術個人規劃。就說他真的低頭鑽研,做出一套規劃,一年一篇paper,三年畢業,就能實現嗎?科學研究的未知和不確定性,就是它的魅力和痛苦的根源啊。

而且,個人規劃都是基於一切順利的前提的。誰會在規劃前,確定的考慮到“審稿週期過長”“自己生病”“抑鬱”“家人生病”“家人去世”“愛人/好友事故”“與愛人分手”“實驗失敗”“生育”這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綜合才是造成博士延期的原因!下次再有人說你延期是你沒認真做學術,請禮貌的告訴ta,我可去您的吧。

另外,既然說清晰的個人規劃,或多或少是有參考目標的,也許是自己的導師,也許是科研搞得好的師兄師姐,那就涉及到如何面對別人的建議和指導。如果輕易就接受了別人的指導,或許ta不太會有很高的獨創精神;如果不接受則可能摔跟頭走彎路,但自己選擇的課題硬著頭皮也要做下去。因此所謂要有清晰的個人規劃,不過就是“漂亮而無用”的建議。況且,不自己栽跟頭就不可能有教訓,按別人成功的路再走上一遍又有何意義?是人就有侷限性,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重新開了個山頭。總結下來,不過就是“不聽→栽跟頭→活該→不後悔”和“不聽→柳暗花明→慶幸不聽”兩條路而已。

相比於個人規劃,粗略or詳細,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認清科研工作中的反覆性。推導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開心!為什麼計算不出來,沮喪。終於算出來了,結果十分精確,開心!別人也能做出這些,我的研究又有什麼用,沮喪。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體系,開心!別人早就提出過了,沮喪。亢奮時日夜無休,挫敗後無精打采開始懷疑人生。對待這種反覆性,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認出那些高潮和低谷。而且,這種反覆性帶來的混亂往往是獲得個人洞見的來源。

一般情況下,除了按照正常職場工作付出以外,需要額外付出的行業,都會著重強調“情懷”。典型的如教師,醫生,軍人,科研工作者等。誠然,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教師需要真的愛護兒童,醫生需要有人文關懷,軍人需要家國情懷才能勇往直前逆火而上,科研工作者需要有崇高使命感才能數十年如一日鑽研。這些都對,真的都對,我也無以反駁。

但是,不要將這沉重的枷鎖套在一個博士生身上。博士生最好更坦然面對自己讀博的目的,沒有哪種是更高尚的,哪種是更卑劣的。為了得到一份教職,為了得到一份研究工作,為了得到一個學位,為了圓一個兒時的夢。這都可以成為目的。

那麼,我為什麼要讀博呢?三個階段,三種截然不同的答案。

最初的答案。

我26歲時研究生畢業,然後進入一家設計院工作。工作一年後辭職。gap year一年,2012年開始讀博。讀博的原因不可避免的與為什麼要辭職有些重疊。那為什麼要辭職呢?因為設計中到處是“規範”和“強條”,無止盡的改圖,和毫無道理的甲方。而我喜歡追問,規範的條文解釋不能滿足我的較真,我要知道規範的背後的原理。幹什麼呢?去讀博kill time嘍。

過程中的答案。

豆瓣上有個女博士說過,讀博就像健身一樣,是過程中無限後悔,結束後覺得自己棒呆了的過程。興高采烈,停滯不前,自我懷疑,重新建設,這些情緒反反覆覆伴隨著整個讀博過程。在任一個週期中的不同階段問自己這個問題,答案都是不同的。

現在的答案。

我喜歡《生活大爆炸》中的謝爾頓,我喜歡《老友記》中的Rose,我還喜歡《尋骨識蹤》的布萊南,他們都有個Dr.的頭銜,因此我想有一個Dr.的頭銜。這可是人類所能取得的宇宙最高學位!這樣想,並且敢於這樣說,讓我輕鬆了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扣上大大的帽子呢?情懷和使命感是好東西,但太多了,就成了負擔。

所以,現在我又問了自己一遍。

而這些原因組成的鏈條中,並不一定包含“我喜歡科研”“我要去高校工作”。這也是種初心吧。職位、金錢、榮譽,這些回報很重要,但回報有邊際效應。我只是想慢慢窺見客觀世界的規律,想維護內心的秩序。

說道“平常心”,我想這默認的對立面應該是“功利心”“不安分心”“貪心”“僥倖心”和“勝負心”等等吧。後者的諸“心”,往往誅心。

之前我在科學網上發了幾篇女博士生育的文章:

我科研與生育都想要抓,明理的人會說教育權和生育權都是基本權利,現階段政策有所缺失;但也有人會說你太貪心。另外,如果你起早貪黑科研,孩子也會長大;如果你事事親力親為,孩子也不會多長一兩肉。外人眼中只會看到結果,你拿到了學位,你生了一個孩子,別人就會說你“兼顧”。

不過,哪有所謂的“兼顧”?只是權衡間達到了你能接受的程度。具體你犧牲了哪頭,只有自己清楚。而且,社會一貫以來的價值導向是這樣的:如果你舍家工作,大家會贊你敬業;但你多花時間陪孩子,或許只能得到一句不務正業,甚至說你學術上放水,存在僥倖心。

與生育類似,博士生們還有很多煩惱。補助,論文署名,雜事,放養,住宿,假期……與“完美博士生”這一圖騰對照鮮明的卻是現實中大片沉默的博士生。

對此,Melonie Fullick寫過一篇《The ties that bind》的文章,解釋了博士生們往往沉默的原因,可供參考。大意是說,“博士生反映問題是一件‘政治上’令人擔憂的事情”,“人們往往不會認為學生反映的人有問題,而會認為這個學生是troublemaker,從而影響了這個學生的聲譽”,“人們允許博士生們抽象的談論困境,但是涉及具體和特定的情境時又是默認不允許的”,等等。

當然,如果一定要說博士生是沉默的,似乎也有失公允。博士生們猶如遊魂,混跡於“亞洲博士虐待組織”等網絡世界中。那裡,大家熱鬧的吐槽導師,煩惱脫髮,夢想脫單,自嘲水貨。

如果“平常心”意味著“沉默”,而“沉默”意味著什麼?不敢多說了,到此為止。

以上說的雖是“完美博士生”陷阱,但其實它們本身都是無比正確的。當然你最好熱愛科研,當然你最好有清晰的規劃,當然你最好有無懈可擊的讀博理由,當然你最好有一顆平常心。當然了,這些都是百分百正確的提議和筆直的價值觀,我可不是要挑戰這些。

只是不要忘了,這些只是求全的理想建議。追求完美是人間至苦。當你將完美當做目標而執著於此的話,它們就變成溫柔但叵測的陷阱,讓你惶惶不可終日。我一個一個跳了進去,最終我鼻青臉腫的爬出來,狼狽的拽下標誌著勝利的小旗子,然後急匆匆鑽進另一局準備去打更大的怪。

我即將拿到博士學位(截至本文發表作者已順利畢業),但是給不了任何人是否應該讀博的建議。這不是一道要不要讀的“是非題”,不是一道該不該讀博的“價值題”,這只是一道願不願意的“趣味題”。僅對我個人而言,讀博6年間,有怨而無悔。有怨是真的——面對挫敗的茫然,無人過問的無助,科研與生育的矛盾,都是真切的痛苦;無悔也是真的——新發現時的狂喜,頓悟定理普遍性的欣慰,文章接受時的輕鬆,盡歸於 i deserve it 的坦然。

沒有感同身受這種事情,即使身受,感也不一定同。

留在海外或起碼國內雙一流,成為師弟師妹口中的人生贏家。

而我?從來都與“完美”沒有一絲關係。如果找些關鍵詞來形容我的博士六年,想必應該是“生育”“鬱悶”和“延期”。

我28歲才讀博,延期2年多才畢業,只發了兩篇還不錯的期刊論文,沒有拿過任何獎學金,沒有參加過一次學術會議,哪怕國內的,導師不疼學校不愛,沒有課題自己摸索。別說“完美”,土的掉渣的土博,大寫的“苦逼”。

我做夢也想成為一個“完美博士生”。但在即將拿到學位的今天,我卻想通過這樣一篇文告訴大家,“完美博士生”是個陷阱!而且,這個陷阱往往以善意的面貌出現,或語重心長,或諄諄教導,我肯定每一個你都耳熟能詳。

陷阱1

你應該熱愛科研

世間感情千百種,惟愛不可強求。貝弗裡奇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中說:“熱情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但是,同一切與感情有關的東西一樣,有時變化無常。”一時的好奇和熱情很容易,但是“當研究人員必須吃力的、緩慢的從事某項研究而又無成果時,保持極大的興趣和高漲的熱情是很困難的。”

所以,持續保持好奇和熱情,必須有所酬報——即科學發現帶來的滿足和激勵。但是,往往人們又會發現自己高興的太早,是一場空歡喜。因此,研究工作中如過山車一般的沮喪→亢奮→沮喪,如福爾摩斯有案可查和無事可做的狀態循環,這才是科研的常態。熱愛本就苦求不來,而原本的熱愛也可能消磨殆盡。因為訴諸於感情的話,總是倏忽來又倏忽去的。

而是否保有好奇之心,則是人的先天特質,這才應該是科研更需要鼓勵的特質。

你做的工作恰是你熱愛的事情,這是世間最難求的事情,不要將這天邊之月當做博士生的准入證。我認為,真正需要自問的,恰恰是已經取得了學位的人,是進了高校和研究所的人,是教授和導師們——您們還熱愛科研嗎?您們還記得初心嗎?

在還沒有取得真正的成績(發表paper或拿到學位)以前,只有已取得成績的人給予的正面反饋才是強大的動力。我的正反饋得到的很晚,但我仍飽含感激,這些話語是我敢繼續上路的激勵。素昧平生的鐘院士對冒昧拜見的我暢談一個多小時。陳教授說我“工作做得很不錯”,“數學和力學功底不錯”“很不容易”。吳教授看到我發的期刊論文,說“論文質量很高”“為什麼不留校呢?”等等。

陷阱2

你應該有清晰的個人規劃

且不說一個尚沒有受到嚴格學術訓練的人,怎麼能定出學術個人規劃。就說他真的低頭鑽研,做出一套規劃,一年一篇paper,三年畢業,就能實現嗎?科學研究的未知和不確定性,就是它的魅力和痛苦的根源啊。

而且,個人規劃都是基於一切順利的前提的。誰會在規劃前,確定的考慮到“審稿週期過長”“自己生病”“抑鬱”“家人生病”“家人去世”“愛人/好友事故”“與愛人分手”“實驗失敗”“生育”這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綜合才是造成博士延期的原因!下次再有人說你延期是你沒認真做學術,請禮貌的告訴ta,我可去您的吧。

另外,既然說清晰的個人規劃,或多或少是有參考目標的,也許是自己的導師,也許是科研搞得好的師兄師姐,那就涉及到如何面對別人的建議和指導。如果輕易就接受了別人的指導,或許ta不太會有很高的獨創精神;如果不接受則可能摔跟頭走彎路,但自己選擇的課題硬著頭皮也要做下去。因此所謂要有清晰的個人規劃,不過就是“漂亮而無用”的建議。況且,不自己栽跟頭就不可能有教訓,按別人成功的路再走上一遍又有何意義?是人就有侷限性,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重新開了個山頭。總結下來,不過就是“不聽→栽跟頭→活該→不後悔”和“不聽→柳暗花明→慶幸不聽”兩條路而已。

相比於個人規劃,粗略or詳細,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認清科研工作中的反覆性。

推導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開心!為什麼計算不出來,沮喪。終於算出來了,結果十分精確,開心!別人也能做出這些,我的研究又有什麼用,沮喪。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體系,開心!別人早就提出過了,沮喪。亢奮時日夜無休,挫敗後無精打采開始懷疑人生。對待這種反覆性,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認出那些高潮和低谷。而且,這種反覆性帶來的混亂往往是獲得個人洞見的來源。

陷阱3

你讀博的目的最好高尚一些

一般情況下,除了按照正常職場工作付出以外,需要額外付出的行業,都會著重強調“情懷”。典型的如教師,醫生,軍人,科研工作者等。誠然,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教師需要真的愛護兒童,醫生需要有人文關懷,軍人需要家國情懷才能勇往直前逆火而上,科研工作者需要有崇高使命感才能數十年如一日鑽研。這些都對,真的都對,我也無以反駁。

但是,不要將這沉重的枷鎖套在一個博士生身上。博士生最好更坦然面對自己讀博的目的,沒有哪種是更高尚的,哪種是更卑劣的。為了得到一份教職,為了得到一份研究工作,為了得到一個學位,為了圓一個兒時的夢。這都可以成為目的。

那麼,我為什麼要讀博呢?三個階段,三種截然不同的答案。

最初的答案。

我26歲時研究生畢業,然後進入一家設計院工作。工作一年後辭職。gap year一年,2012年開始讀博。讀博的原因不可避免的與為什麼要辭職有些重疊。那為什麼要辭職呢?因為設計中到處是“規範”和“強條”,無止盡的改圖,和毫無道理的甲方。而我喜歡追問,規範的條文解釋不能滿足我的較真,我要知道規範的背後的原理。幹什麼呢?去讀博kill time嘍。

過程中的答案。

豆瓣上有個女博士說過,讀博就像健身一樣,是過程中無限後悔,結束後覺得自己棒呆了的過程。興高采烈,停滯不前,自我懷疑,重新建設,這些情緒反反覆覆伴隨著整個讀博過程。在任一個週期中的不同階段問自己這個問題,答案都是不同的。

現在的答案。

我喜歡《生活大爆炸》中的謝爾頓,我喜歡《老友記》中的Rose,我還喜歡《尋骨識蹤》的布萊南,他們都有個Dr.的頭銜,因此我想有一個Dr.的頭銜。這可是人類所能取得的宇宙最高學位!這樣想,並且敢於這樣說,讓我輕鬆了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扣上大大的帽子呢?情懷和使命感是好東西,但太多了,就成了負擔。

所以,現在我又問了自己一遍。

為什麼讀博呢?因為我喜歡博士的頭銜。

為什麼喜歡博士的頭銜呢?因為這是宇宙最高學位。

為什麼想要得到最高學位呢?因為某種程度上智力的承認。(要不可就是民科了)

為什麼希望得到智力上的承認?因為我喜歡思考問題,而思考問題需要智力。

為什麼喜歡思考問題?因為思考問題可以接近真理。

為什麼要接近真理?人活在世,接近真理是終極目標,思考是必備工具。

而這些原因組成的鏈條中,並不一定包含“我喜歡科研”“我要去高校工作”。這也是種初心吧。職位、金錢、榮譽,這些回報很重要,但回報有邊際效應。我只是想慢慢窺見客觀世界的規律,想維護內心的秩序。

陷阱四

你應該有一顆平常心

說道“平常心”,我想這默認的對立面應該是“功利心”“不安分心”“貪心”“僥倖心”和“勝負心”等等吧。後者的諸“心”,往往誅心。

之前我在科學網上發了幾篇女博士生育的文章:女博士的生育困境:為什麼我不願意生二胎?

我科研與生育都想要抓,明理的人會說教育權和生育權都是基本權利,現階段政策有所缺失;但也有人會說你太貪心。另外,如果你起早貪黑科研,孩子也會長大;如果你事事親力親為,孩子也不會多長一兩肉。外人眼中只會看到結果,你拿到了學位,你生了一個孩子,別人就會說你“兼顧”。

不過,哪有所謂的“兼顧”?只是權衡間達到了你能接受的程度。具體你犧牲了哪頭,只有自己清楚。而且,社會一貫以來的價值導向是這樣的:如果你舍家工作,大家會贊你敬業;但你多花時間陪孩子,或許只能得到一句不務正業,甚至說你學術上放水,存在僥倖心。

與生育類似,博士生們還有很多煩惱。補助,論文署名,雜事,放養,住宿,假期……與“完美博士生”這一圖騰對照鮮明的卻是現實中大片沉默的博士生。對此,Melonie Fullick寫過一篇《The ties that bind》的文章,解釋了博士生們往往沉默的原因,可供參考。大意是說,“博士生反映問題是一件‘政治上’令人擔憂的事情”,“人們往往不會認為學生反映的人有問題,而會認為這個學生是troublemaker,從而影響了這個學生的聲譽”,“人們允許博士生們抽象的談論困境,但是涉及具體和特定的情境時又是默認不允許的”,等等。

當然,如果一定要說博士生是沉默的,似乎也有失公允。博士生們猶如遊魂,混跡於“亞洲博士虐待組織”等網絡世界中。那裡,大家熱鬧的吐槽導師,煩惱脫髮,夢想脫單,自嘲水貨。

如果“平常心”意味著“沉默”,而“沉默”意味著什麼?不敢多說了,到此為止。

以上說的雖是“完美博士生”陷阱,但其實它們本身都是無比正確的。當然你最好熱愛科研,當然你最好有清晰的規劃,當然你最好有無懈可擊的讀博理由,當然你最好有一顆平常心。當然了,這些都是百分百正確的提議和筆直的價值觀,我可不是要挑戰這些。

只是不要忘了,這些只是求全的理想建議。追求完美是人間至苦。當你將完美當做目標而執著於此的話,它們就變成溫柔但叵測的陷阱,讓你惶惶不可終日。我一個一個跳了進去,最終我鼻青臉腫的爬出來,狼狽的拽下標誌著勝利的小旗子,然後急匆匆鑽進另一局準備去打更大的怪。

我即將拿到博士學位(截至本文發表作者已順利畢業),但是給不了任何人是否應該讀博的建議。這不是一道要不要讀的“是非題”,不是一道該不該讀博的“價值題”,這只是一道願不願意的“趣味題”。僅對我個人而言,讀博6年間,有怨而無悔。有怨是真的——面對挫敗的茫然,無人過問的無助,科研與生育的矛盾,都是真切的痛苦;無悔也是真的——新發現時的狂喜,頓悟定理普遍性的欣慰,文章接受時的輕鬆,盡歸於 i deserve it 的坦然。

沒有感同身受這種事情,即使身受,感也不一定同。

延期2年、沒獎學金、沒參加過學術會議…我是個不完美博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