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縱觀古今中外,文人騷客和歷史愛好者最津津樂道的歷史時期非三國莫屬。但是,在一眾王侯將相和文臣武者中,最受後人愛戴與追捧的卻既非一代梟雄曹操,也非人主典範劉備,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是一個被神化了的歷史人物,他的神機妙算和通神智謀都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或真或假,或寫實或誇張,有關諸葛亮的典故傳說數不勝數,在民間的流傳度極高,千百年來,一直是文學作品和評書演義中的一大主流。


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對於諸葛亮這樣一個千年不遇的神人,後世評價頗多,盛讚聲不絕於耳,其中我們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杜甫的那首《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把諸葛亮畢生功績濃縮在短短數語中的又何止杜甫的這首《蜀相》,論精妙絕倫,論對仗工整,另外一副千古絕對那才稱得上是構思巧妙,令人歎服。


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上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下聯: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先簡單分析這副對聯的絕妙之處。

首先自然是對仗工整,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是“東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不但一一對應,盡善盡美,而且每一句每一字都有典故,說的都是諸葛亮的畢生經歷和功績。


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分別分析如下。

典故一——收二川:

諸葛亮收取東川、西川,即荊益二川,為蜀漢江山打下不朽基業。

典故二——排八陣:

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諸葛亮曾排八陣圖,用以教練將士演習陣法,這是諸葛亮在前人發明下的改良創新,更是諸葛亮軍事才能的集中體現。

典故三——六出:

“六出”即“六出祁山”,是諸葛亮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其目的是“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只可惜,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典故四——七擒:

“七擒”即“七擒孟獲”,說的是諸葛亮出兵南方時,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又放了七次之事。“七擒孟獲”不僅使孟獲本人從此真心臣服,不再為敵,更樹立了諸葛亮的偉岸形象,使南方諸部落也甘願對蜀漢俯首稱臣。這是諸葛亮一次十分成功的計謀,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典故五——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

諸葛亮最終還是死於征途。在病逝五丈原前,他曾試圖用七七四十九盞長明燈續命,不為偷生,只為繼續北伐大業,只可惜遭魏延闖帳,蹋滅七星燈,最終功虧一簣。對此,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詳盡而精彩的描寫。

典故六——一心只為酬三顧:

這一句是對上訴所有事件的總結,為什麼要“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呢?

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報答劉備當年三顧茅廬之恩。


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再看下聯。

典故七——取西蜀:

“取西蜀”是指設計從劉璋手中騙取了西蜀之地,將益州作為了劉備的大本營。

典故八——定南蠻:

“定南蠻”是指捕獲南蠻首領,平定南方諸地。

典故九——東和:

“東和”就是“東和孫權”。

典故十——北拒:

“北拒”則是“北拒曹操”。

典故十一——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最後這三句說的其實都是赤壁之戰的事情,當時諸葛亮在軍帳中擺陣算卦,定出“火燒赤壁”的良策,最終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確立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一副千古絕對,56個字11個典故,寫盡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


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副對聯用區區56個字,概括了11個歷史典故,寫盡了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文采不輸杜甫,堪稱千古絕對。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