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居文化復興及發展趨勢

中華人居文化復興及發展趨勢

研究表明,當經濟騰飛的初期,發展中國家的思想意識、文化取向受西方強烈的影響,而當經濟實力達到一定高度,反而趨向於民族性和傳統文化的迴歸。

伴隨大國崛起的步伐,我國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的同時,包括人居文化在內的中華民族文化必將走向全面復興。相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生活需要現代化,而情感表達卻需要中國化。

重新構建有溫度、有記憶、有鄉愁的中華人居文化,這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過去20餘年我國城市快速建設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遺憾並非只是建了很多低質量的房子,而是大規模建造了沒有任何文化特徵以及全盤照抄外國風格的建築及住區,一個文明古國的傳統人居文化被視為落後、低級的文化,這是事關民族自信心的根本問題。其實我國的人居文化遠比西方要深厚、更豐富,找回民族自信心,人居文化復興勢在必行。

前年曾到景德鎮參觀,我國四大古鎮之一,據導遊說CHINA這個詞就是從景德鎮而來的,原以為是和蘇州一樣充滿江南建築文化風情的古鎮,一路看到的卻是模仿歐洲風格的建築,總體感覺是上身穿西服,下身穿短褲,腳下是涼鞋,可謂四不像,既不匹配也非常難看,而這正是中國傳統人居文化衰落的縮影。沿路都是這樣難看的建築,讓我對景德鎮陶瓷的品質也深感懷疑。

不僅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要趕超西方,我國人居文化更要形成新的特色並普及推廣。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是文化的強大,從人居文化就能看出來,很難想象一個國家首都和大城市以及古鎮主流建築文化都是其它國家風格的,因而我認為人居文化是我國文化復興優先突破的重要方向。

中華人居文化復興及發展趨勢

原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前年在通州考察時提出要建設“有通州味的通州”,而非千城一面的現代城市,通州市委非常重視,邀請我和國務院研究中心嶽頌東局長、傳媒大學副校長丁俊傑等專家考察及獻計獻策,為此我從人居文化角度寫了一份報告文章。去年5月運河邊的建築停工進行立面改造,目前已經建成的一棟棟深灰色玻璃幕牆建築與大運河文化並不匹配,可惜了。

通古今之變,融中西之長,如今在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的建設中,新中式已成為主流,如北京新的行政中心規劃設計仿照首都中心區的規制,雄安新區從規劃到建築更將會淋漓盡致的將中式風格與現代文化相融合,這兩座新城的建設具有示範意義,將全面帶動我國人居文化復興,相信“中國風”將成為新的潮流。

如今官員、富人和中產階層及詩人、畫家、書法家等有文化品味追求的社會精英階層快速崛起,滿足人們在精神文化層面有著更高的追求,以人文精神和人文價值塑造生活空間是大勢所趨。咱們非創群中文化精英非常多,理想的居住和詩意的人居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引領人居文化,創享生活藝術,構建生活舒適、便利、鄰里和睦、身心健康、環境優美的和諧人居環境,這是房地產開發建設的方向。

中華人居文化復興及發展趨勢

有些開發商已經在這個方面有了多年的探索,一般具有人居文化特色的住區住房比周邊一般的住房售價高出20—30%,由此可見人居文化的實用價值已經形成,並已得到了認可。

建議各位今後如果再買房寧可多花些錢,也要買有文化品位的房產,這樣才能保證五年內不落伍。

人居文化建設不僅需要城市的決策者、建設者及建築師參與,也要有更多人文科學,環境科學以及社會學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協作推動中華人居文化復興的進程。

迴歸傳統人居文化,在此基礎上融合西方建築文化元素,由此形成新的中式人居文化特色,這是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