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何一枪不放便把东北让给了日本?专家:实情引人深思

提起张学良,很多人都会想到“西安事变”,当年面临日军侵略者,蒋介石的方针竟然不是中国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日,而是说要想抵抗外部的侵略,首先要平定内部的战乱。后来杨虎城和张学良,共同在西安发动兵谏,劝诫蒋介石停止和共产党内战,国共联合起来抗日,最终蒋介石同意了暂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在这次事变当中,张学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父亲张作霖乘坐的列车,被日本军炸毁,张作霖也因此身负重伤而逝世,可以说日本侵略是张学良的杀父仇人,那么少将张学良为何一枪不放而且没有抵抗日军,而是把东北拱手相让给日本人呢?来听听专家说的实情是否引人深思。

张学良为何一枪不放便把东北让给了日本?专家:实情引人深思

张作霖所统领的队伍叫作奉系军阀,后来由他的儿子张学良统领,在皇姑屯事件之后,东北军将旗帜换成了青天白日旗,自此以后开始服从国民党,因此蒋介石成为了他的领导,这件事在当时还引起了轰动。年轻时候的张学良,曾经向俄国宣战,因为在日俄战争后。俄国占领了东北北部,张学良想要把中长铁路的控制权要回来,俄方当然不给,于是两国就打了起来,没想到张学良的军队一败涂地,不但没有要回铁路的控制权,他的部队还损失惨重,还被迫签订了《伯力协定》,黑瞎子岛也丢掉了。这也让张学良长了一次教训,因为南京并没有发兵支援他,日本人打到东北,后方也没有援兵,此时的在张学良心里知道,如果和日军硬碰硬,自己并没有什么优势,因此他不得不选择撤退。

张学良为何一枪不放便把东北让给了日本?专家:实情引人深思

其实张学良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从小被家里的人宠惯,他没有像他父亲张作霖那样的勇气闯荡天下,张学良的性情比较软弱。当时东北的兵力战斗力也不是很强,当时东北地方的将领曾问张学良是否要还击,而是张学良却听从蒋介石的话,如果有日本军队进攻,可以不抵抗,等待国际调停。所以张学良下令,让队伍撤退下来,日军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将东北地区占领了。

张学良为何一枪不放便把东北让给了日本?专家:实情引人深思

其实,当时的东北军虽然兵力不是很强,但是当时也有兵工厂,能够自己生产武器,而且还有十多辆重型坦克,以及上千们迫击炮,还有最先进的战斗机,如果军队奋力抵抗,或许有机会胜利。但是张学良晚年时说,他也有心抵御日军侵略者,但是以当时的兵力和日军抗衡,胜算微乎其微,而蒋介石当时又不支持,如果反击,不但保不住东北,自己的东北军还会损失惨重,如果让自己的东北军奋力抵抗,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实的情况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复原,所以只有从不同的角度理性的看待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